長槍武士
Jousting Knights
●俗名:鴨嘴獸Platypus
●學名:Ornithorhynchus anatinus
●分布範圍:澳洲東部及塔斯馬尼亞島
© 繪者梅根‧蓋文(Megan Gavin)、臉譜出版
鴨嘴獸(Ornithorhynchus anatinus)的外型和長頸鹿一樣怪異,彷彿當初有誰號召眾人,針對動物身體部位各自發想,看誰能設計出最成功的野獸,最後集結所有人的意見,拼湊出這些長相獨特的動物。第一個人設計了像水獺一樣的身體; 第二個人打造了能捕捉昆蟲的鴨嘴;第三個人想出像河狸一樣可以儲存脂肪的尾巴;第四個人知道鵝掌最適合游泳。哎呀,沒人負責設計排泄器官!這項任務得交給婦科醫生,他只要拿出他的專業知識就成了。鴨嘴獸只有一個對外的開口,負責排泄、交配和生產的孔洞,屬於單孔類動物(monotreme,mono 意為「單一」,treme 意為「孔」)。鴨嘴獸和針鼴(echidna)是地球上僅存的單孔類動物,都只有一個泄殖孔,在演化樹上,這是魚類之上所有脊椎動物的共同特徵—只是單孔類之後演化出來的哺乳類動物又變出新花招。鴨嘴獸的英文俗名是「duck-billed platypus」,個人認為「duck-billed」實在多餘,因為全世界只有一種「platypus」啊!—稱牠「platypus」就夠了。雖然「platy」意指「扁平」,然後「puss」在蓋爾語(Gaelic)俗話裡是指
嘴或臉,但「platypus」在字義上跟鴨嘴並無關聯,其實這個字源自於希臘文「platupous」,代表「扁足」,這樣清楚明白了吧!
只可惜, 一七九九年, 當著作等身的英國博物學家喬治.蕭(George Shaw)要給這種古怪動物一個分類學描述時,發現Platypus 這個屬名早被另一種也是扁足的動物用去了。老蕭以注重細節聞名,他甚至懷疑自己收到的標本是標本師精心設下的狡詐騙局。鴨嘴獸之所以能有更恰當的屬名Ornithorhynchus (意指鳥喙),得歸功最先在加拿大紐芬蘭磨練技能的英國博物學家,也就是知名的約瑟夫.班克斯爵士(Sir Joseph Banks, 1743-1820)。約瑟夫爵士和英勇的庫克上校(Captain Cook,見p.74) 相遇之時, 他正在紐芬蘭大淺灘(Gr and Banks)研究企鵝,不過他研究的其實是Pinguinus 屬的大海雀(Great auk),而不是住在南極的王企鵝屬(Aptenodytes)成員。兩人的友誼發展順利,庫克上校率領奮進號(HMS Endeavor)進行第一次環球探險時,隨船的博物學家正是約瑟夫爵士。一七七二年,庫克準備指揮決心號(HMS Resolution)進行第二次環球探險,自然也想網羅約瑟夫爵士隨船,不過對方卻為了船上環境小題大作地吵鬧了一番,即便英國海軍總部願意砸下超過一萬英鎊的經費,成就約瑟夫爵士的要求,他依然拒絕隨行。後來,庫克上校選擇約翰.福斯特來(John Forster)頂替約瑟夫爵士的位置,走了一個老古板,換來一個牢騷鬼。福斯特後來在南極發現的動物,就是我們現在所稱的企鵝(1),而這傢伙還差點因為吃了河魨而喪命(見p.80)。說來諷刺,和約瑟夫爵士有關的兩種生物,外型古怪笨拙的鴨嘴獸仍然安在,模樣看起來比較正常的大海雀卻已經滅絕。
(1)注: 因此penguin一詞原先是描述北半球的海雀,後來發現南極的企鵝長得很像北極的大海雀,因而也有了penguin的俗稱。
澳洲阿瑟頓(Atherton Tablelands)亥皮帕密山(Mount Hypipamee)約在十萬年前經歷一場火山噴發,造成寬達一百八十呎的火山口,在二百四十呎高的花崗岩峭壁環繞下形成了一深邃水坑,這種地貌我們稱之為火山筒(diatreme)。
當我小心翼翼貼著峭壁緩慢移動時,才發現要在沒有出入口的水坑裡尋找水蛭,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不過,這裡勢必曾經存在容易進去的入口,畢竟我眼下就看見一隻孤單的鴨嘴獸。這隻意外出現在火山筒裡、徜徉在綠水之中的鴨嘴獸,看來極其悠然自得。我不知道最後到底有沒有人拯救這可憐的小傢伙,牠的前途堪慮。話說回來,鴨嘴獸是有毒的,說的更精準一些,鴨嘴獸可以分泌毒液。
約瑟夫爵士觀察標本的時候,沒發現鴨嘴獸後腿上向外突出半吋的毒刺。這個公鴨嘴獸身上才有的奇異特徵一直受到忽略,直到好奇的埃弗拉德.荷姆爵士(Sir Everard Home)發現了它。埃弗拉德爵士較為人知的成就便是率先描述約瑟夫和瑪莉.安寧(Joseph and Mary Anning)這對傳奇兄妹在來姆利吉斯(Lyme Regis)住家附近發現的史上首件魚龍(Ichthyosaur)化石。埃弗拉德爵士在英格蘭研究鴨嘴獸標本,他認為在交配過程中,公鴨嘴獸可以利用這根刺來控制不願配合的母鴨嘴獸。
一八一八年,約翰.賈米森爵士(Sir John Jamison,1776-1844)正打算把一隻公鴨嘴獸從水裡拉出來,卻在無意間把鴨嘴獸的毒刺刺進自願相助的幫手手裡,從而發現了鴨嘴獸有毒這個令人痛苦的構造。身為澳洲第一位封爵的自由移民者,約翰爵士得以隨心所欲研究這片土地上的奇異動物,同時盡可能把土地據為已有。最後,坐擁大量土地和財富的約翰爵士,成立了新南威爾斯銀行,就此過著揮霍享樂的生活,直至一八四四年過世為止。至於鴨嘴獸如何毒害他的幫手,被刺到的傷口處腫脹狀況為何,對此他留下了詳細紀錄:大量出汗、嘔吐、牙關緊閉貌似非常痛苦。向來自大的約翰爵士認為是自己在傷患傷口塗抹沙拉醬,再讓傷患服用鴉片,才救回這條人命。不久,這個謊言已經甚囂塵上—幸好,當地原住民知道鴨嘴獸的毒刺雖然令人痛苦萬分,卻不至於取人性命。
而在埃弗拉德爵士腦裡,他仍推想這根刺的功能與交配有關,聽來性感但其實大錯特錯,他甚至賣力聲稱母鴨嘴獸的後腿上有與這根突刺相合的袋狀構造。
只可惜,從來沒有人看見母鴨嘴獸後腿上的袋狀構造,埃弗拉德爵士的聲望也因此下滑。生物學家理查.歐文爵士(Sir Richard Owen)甚至還在幾隻母鴨嘴獸的標本上看見發育不全的突刺痕跡。儘管如此,演化學家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仍堅持公鴨嘴獸後腿上的突刺並無毒液,但這樣的錯誤情有可原,畢竟公鴨嘴獸的毒刺裡並非時時都有毒液。有關這根刺的爭議,終究在威廉.史賓瑟(William Webb Spicer)這位虔誠的牧師手上平息,他的誠實正直可謂約翰爵士的最佳對照。威廉牧師—他還創辦了一家有如慈善機構、專幫人省錢的銀行—最後做出了精確描述:公鴨嘴獸的毒液是有季節性的。只有臨近交配季、為了爭奪母鴨嘴獸而互相爭鬥時,公鴨嘴獸的毒刺才會分泌毒液,這倒和長槍比武有幾分相似。前面我們提到的探險家中,有多人受封爵位,僅有庫克和達爾文兩人既非貴族,也沒有貴族血統。
本文摘自《毒生物圖鑑》
有毒勿近奇異生物 X 以身試毒冒險家的奇妙相遇
海 + 陸 + 空36種有毒物種的祕密武器
怪奇生物知識考 X 自然風格線條畫
摸了會痛到骨子裡的毛毛蟲、零解毒劑的海中芋螺、
羽毛上有神經毒的美麗鳥兒、讓宿主癱瘓的吸血怪物……
這些不該碰、不該吃、會叮咬人的致命動物究竟有何魅力,
讓冒險家們寧願送命也想一探究竟?
隔著玻璃櫃看也讓人怕得要命的有毒動物,
就讓毒物博士告訴你,這些東西為何不該碰也不能吃!
∣美國自然史博物館巡迴大展【毒物威力】
∣動物的毒器與演化
∣毒物(poison)X 毒素(toxin)X 毒液(venom)與人類痛不欲生的故事「總之活物勿近!」
|嗜毒饕客 X 野外求生專家 X 生物學家的現身說法!|
作者:馬克‧西德Mark Siddall
出版社:臉譜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