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情迷
Blue Persuasion
●俗名:大藍環章魚Greater blue-ringed octopus
●學名:Hapalochlaena lunulata
●分布範圍:印度洋-太平洋海域
© 繪者梅根‧蓋文(Megan Gavin)、臉譜出版
自己到底在海灘躺了多久?這名德國潛水客恐怕再也搞不清楚了。雖然不能動, 但他可以清楚意識到周遭環境。他或許仍聽得到浪花在附近礁岩上碎裂的聲音;聽得到自己的心臟在跳動;能從略微張開的眼皮底下,清楚感受白晝光線落下來。他的呼吸愈來愈淺薄,空氣已經無法填滿他的肺。有些來到安達曼海度假的人,確實落得這種下場。「笨蛋」,他可能這樣暗罵著自己,明明知道該水域禁止單獨下水。他撿起了那隻看起來絲毫無害、甚至模樣很是開心的小章魚,看著章魚身上美麗的小藍點閃閃發光。如果走回岸邊的時候,把章魚當做鸚鵡,放在肩膀上如何?他準備把章魚放回海裡了,他真的打算這麼做。「天啊,這麼一大片海灘上難道就沒有別人了嗎?」,無法吸入空氣的他,終究還是眼前一黑,失去了意識,沒有人及時發現這可憐的傢伙。
雖然藍環章魚小到可以放在手掌心,不過倘若遇見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海域的三或四種藍環章魚屬的成員,可千萬別這麼做。一般來說,淡褐色的藍環章魚和其他棲息在珊瑚礁的章魚一樣, 擁有隱蔽性極高的體色,不易被人發現。
章魚擅長隱身, 不僅可以配合周遭環境改變體色, 還可以隨心所欲地改變體型結構, 光滑的外表可以在轉瞬之間變得凹凸不平,布滿疣突。大型的章魚除了八隻強而有力的腕足,還可以用大而尖銳的嘴喙制伏、掠食獵物,不過體型小的藍環章魚沒有這種天生蠻力。於是,藍環章魚轉而撲向體型比自己小一半的螃蟹,或受困淺灘但體型比自己大得多的魚類,咬住獵物、注射致命的毒液,奪取獵物的性命。藍環章魚的毒液混合了多種具有神經活性的傳導物質, 如多巴胺(dopamine)和乙醯膽鹼(acetylcholine),不過這些毒素劑量尚不至於對人類造成大問題。然而,除了這些毒性較低的物質之外,藍環章魚還擁有河魨毒素這項殺手鐧。
幸好,多數浮潛者和潛水客都知道要謙恭有禮地對待珊瑚礁周圍的各種奇特動物,謹守只看不摸的原則。少數三、四起被藍環章魚咬傷而丟了性命的人,以及眾多因此受傷的民眾,都違反了這項至高無上的原則。只有被人粗暴無禮的拉出水面時,受到騷擾的藍環章魚才會使出令人癱瘓的致命一擊。同樣是河魨毒素,以吃河魨為例,要中毒毒素還得經腸胃吸收後才能發揮效用;相比之下,直接注入河魨毒素的手段快多了,其典型症狀就是快速的僵化。受害者(或者其實該稱他們為加害者)很快陷入癱瘓,四肢癱軟,沒有反應。最後,毒素作用在呼吸作用所需的肌肉上, 最終缺氧休克死去。上述這些都會發生,而且受害者的意識仍相當清楚。最近,澳洲有一名孩童在肯因司(Cairns)附近的淺灘戲水,因為把一隻模樣討喜的章魚抓出水中,而遭章魚咬傷。和其他人一樣,在醫院接受一整天的加護治療和呼吸器治療,直到體內毒素消退後,這孩子才撿回了一命。後來,這孩子告訴大家在整個漫長且痛苦的折磨過程中,他的意識紿終是完全清醒的(而且害怕的不得了)。
藍環章魚屬的成員都是游泳好手。當牠們外套膜和觸手上顯現出令人眩目的藍色圈環,表示牠們已經發現你的存在。這種警戒色代表章魚非常害怕,牠們雖然不會立刻發動攻擊,但請給牠們該有的空間,你所要做的不過是給牠們一點尊重罷了,否則……
本文摘自《毒生物圖鑑》
有毒勿近奇異生物 X 以身試毒冒險家的奇妙相遇
海 + 陸 + 空36種有毒物種的祕密武器
怪奇生物知識考 X 自然風格線條畫
摸了會痛到骨子裡的毛毛蟲、零解毒劑的海中芋螺、
羽毛上有神經毒的美麗鳥兒、讓宿主癱瘓的吸血怪物……
這些不該碰、不該吃、會叮咬人的致命動物究竟有何魅力,
讓冒險家們寧願送命也想一探究竟?
隔著玻璃櫃看也讓人怕得要命的有毒動物,
就讓毒物博士告訴你,這些東西為何不該碰也不能吃!
∣美國自然史博物館巡迴大展【毒物威力】
∣動物的毒器與演化
∣毒物(poison)X 毒素(toxin)X 毒液(venom)與人類痛不欲生的故事「總之活物勿近!」
|嗜毒饕客 X 野外求生專家 X 生物學家的現身說法!|
作者:馬克‧西德Mark Siddall
出版社:臉譜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