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突發狀況
1.臍帶脫垂
一名35歲孕婦在待產時突然感受到強烈胎動,醫師檢查後發現該孕婦陰道內竟塞滿臍帶,緊急剖腹才保住母嬰性命…
劇烈胎動又突然停止 小心臍帶脫垂!
臍帶脫垂指的是羊膜破裂以後,臍帶滑落到子宮頸口或陰道中。此時胎兒會因為缺氧劇烈掙扎,大概持續2、3分鐘才會停止動作,媽媽可以明顯感覺肚子裡面的寶寶出現異常表現。
沒及時處置 恐傷智力甚至死亡
由於臍帶被壓迫會造成胎盤缺氧,若沒有及時處置,寶寶的心、腎等重要器官將出現嚴重損傷,短期影響為嗜睡、肌肉張力低下、瞳孔變小、腦水腫,長期影響為智力及神經受損。寶寶也可能終身殘疾甚至胎死腹中。
避免臍帶被壓迫 快做膝胸臥式
臍帶脫垂時,產婦必須趕快採取膝胸臥式(趴著抬高屁股),護理師會先將手伸進陰道確認臍帶位置,再把寶寶的頭往上推、避免臍帶被壓迫。醫師則會在打點滴、給氧的同時評估生產狀況。如果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生產,會做緊急剖腹產,請小兒科醫師協助治療。
胎位不正風險大 把握時機矯正
臍帶脫垂通常是因為胎位不正;媽媽骨盆窄小、骨盆不對稱也是可能的原因。宏其婦幼醫院婦產科主任胡中和表示,在正常情況下,寶寶的頭往下卡進產道,不會有多餘空間讓臍帶掉落。但是當寶寶轉成臀位或肩位,就可能讓臍帶有機會脫落。正常胎位臍帶脫垂的機率大約是千分之2,臀位脫垂的機率約百分之4,肩位則是高達百分之14,若在懷孕36週以前發現胎位不正,最好多做膝胸臥式矯正胎位。
由於早產也可能會引發臍帶脫垂風險,孕期若有早產疑慮,應儘快做陰道超音波測量子宮頸長度。只要出現規律宮縮、出血、破水等產兆,就要馬上就醫。
2.早期破水
source:pexels
胸悶、腹痛 早期破水徵兆
早期破水是指產兆發生前,羊膜自發性破裂的情況。可分為在子宮頸口的「低位破水」和在子宮底部的「高位破水」。胡中和比喻,低位破水就像是上下顛倒、沒蓋瓶蓋的水瓶,瓶中的水會在短時間內流乾;高位破水則是瓶底破洞的水瓶,水只會間歇性溢出,不會一下就流光。媽媽通常會感覺陰道湧出大量灼熱的液體,同時合併胸悶、腹痛。腹痛的感覺有可能類似經痛,也可能是難以忍受、規律性的陣痛。
一旦引發細菌感染 寶寶恐罹敗血症
早期破水會增加細菌感染風險,可能會造成子宮絨毛膜發炎或敗血症(胎兒),若沒有及時發現,寶寶可能會被子宮壓迫而窒息。如果寶寶尚未進入骨盆腔,可能會因為臍帶脫垂而缺氧或胎死腹中。
要安胎或催生?看妊娠週數
處置時會根據妊娠週數決定要安胎或催生。若胎兒小於34週、媽媽尚未施打乙型鏈球菌,會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及促進胎兒肺部成熟的類固醇,在安胎期間監控母體發炎指數及紅血球的數量,並透過胎兒監視器監控子宮收縮情形。若胎兒大於34週,則可以催生促使產兆發動,直接進行自然產。
預防早期破水 孕期做好3準備
source:pexels
由於陰道發炎感染、早發性子宮收縮、子宮頸閉鎖不全、多胞胎、羊水過多都可能會引發早期破水,孕期一定要規律產檢並隨時留意分泌物的狀態。
1.規律產檢
規律產檢可以評估羊水及子宮收縮的狀態,提早裝設胎兒監視器或測量子宮頸長度。
2.留意分泌物是否異常
女性分泌物在正常情況下通常會呈現乳白色或淡黃色。若分泌物突然變多、偏黃、散發臭味或形成塊狀,可能是感染念珠菌或細菌。當分泌物出現異常,最好趕快就醫治療。
3.避免過度勞累
過度勞累會增加子宮收縮的機率。如果本身是早期破水的高危險群,孕期最好以散步、游泳等低強度的運動為主。
生產時的突發狀況防不勝防。孕期按時產檢了解自己與寶寶的狀況、和醫師討論生產時可能發生的風險、上媽媽教室或閱讀孕產相關書籍了解相關資訊、待產時配合醫護人員指示,多一分準備,就能讓生產多一分保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