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人生至今最棒的一年尚未來臨。」
你現在想要達成的目標是什麼呢?相信大家信手拈來都有好幾個想要實現的項目吧!但光是要成功達成其中一個都不容易了,要怎麼實現這麼多的目標呢?知名創業家麥可.海亞特(Michael Hyatt)分享他如何透過自創的步驟和表格,在5小時內盤點自己的人生,預約好「最棒的一年」~
《最棒的一年》書摘轉載
成就與習慣相輔相成
大部分人無法達成目標的原因,是因為他們不曾去定義目標。──知名演說家及激勵大師丹尼斯.魏特利(DENIS WATLEY)
蘇珊現在擁有有生以來最棒的身材和體能。她從三十多歲時開始跑步,幾年後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馬拉松。在即將邁入四十歲之際,她想尋找一個具有挑戰性、啟發性的目標,於是決定要在五十歲生日之前,在美國五十個州跑完五十次馬拉松。她把這個目標稱為「50/50×50挑戰」,並且積極展開行動,現在她四十四歲,已經成功在二十個州完成挑戰。
理查五年前由空軍退役,目前在社區大學教歷史。他發現學生們缺乏領導人才所需的批判性思考和社交技巧,因此向校方提出這個問題。校方的課程委員會同意的確有此必要,於是請他在新學期開設一堂領導力課程。理查為此休了一段時間的假,全力準備課程內容,並順利在暑假結束前完成,然後按照計畫在新的學期開課。
湯姆為自家室內裝潢生意研發出一套擁有專利的色彩配對系統,工作夥伴伊莎貝爾則想到一個主意,她找了一位程式設計師幫他們開發App,這樣客戶就能用手機或平板電腦拍下顏色,讓App提供適合的配色建議。他們花費數幾個月才解決了一些技術上的難題,不過在接到試用版客戶提供的回饋後,他們決定將發行日期定在三月一日。在兩星期內,他們就按照計畫達成了目標。
上述這些範例──50/50×50挑戰、領導力課程、App發行日──代表的都是一次性的成就。它們的關鍵特徵很好辨認,涉及的範圍和完成時間都很清楚、明確,這就是所謂的成就型目標。但還有另外一種形式的目標,也是我們必須納入考量的。
比爾和南西婚姻十分美滿,這不單是因為幸運和對的人共結連理,也因為他們會有意識地去培養親密度。方法說來簡單,他們二十多年來,每個星期都有一晚會固定約會,這個習慣讓他們有機會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進行深入、有意義的對話。
史班塞身體健康、體態精實,每次的年度體檢結果,都讓醫生讚嘆不已。過去五年來,他的健康狀況一年比一年更進步,但史班塞去年已經邁入六十歲大關!他的健康狀況可不是憑空而來的,這一切都要歸功於他開始培養每週健身四天的習慣。
拉瑞莎在短短三年內,就發展出營業額達七位數的事業。一般人或許會輕易將她的成功歸因於,是在對的時機碰巧想到一個好點子。這當然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但你如果問她成功的祕訣,她會告訴你,這都是獲益於每星期打五通推銷電話的習慣。
和之前的三個例子不一樣,後面這三個例子都沒有明確的範圍或時限,代表的是持續進行的活動,這就是所謂的習慣型目標。成就型和習慣型的目標,兩者都能幫助我們設計自己想要的未來,如果我們能適當地搭配混合,並善加利用兩者之間的差異,成效更是驚人。
差異所在
從上述的例子可以看到,成就型目標的重點在於「一次性」的目標達成。這樣的目標可以是還清信用卡債、達到某種財務基準或寫完一本小說。有完成期限,也是成就型目標的一大重點。
至於習慣型目標,則是規律、持續進行的活動,像是每日冥想、每個月與朋友來場下午茶、每天午餐後散步等等。
這種目標沒有期限,因為你並非只專注於完成單一事件,而是要維持一個慣例,不過開始日期是相當必要的,這樣才有一個起始點。
成就型目標符合SMARTER架構,是明確、可計量的,而且也有時間提示,全都是可驅使我們專注、努力的特徵。等完成期限一到,我們就知道自己是否達成目標。
習慣型目標同樣也符合SMARTER框架,這對了解自己想持續什麼樣的活動、頻率又是多少,是非常重要的。雖然習慣性目標不包括完成期限,但最有效的習慣型目標應該具備下列四個時間關鍵:
- 開始日期:指的是你打算何時開始建立這個習慣。
- 習慣頻率:指的是你將多常執行這個習慣,可以是每天、每星期裡特定的一天、每星期、每個月︙︙諸如此類的。
- 時間點:指的是你想在哪個時間執行這個習慣,可以是每天或每星期的某個特定時間。如果能在固定的時間進行,會比較容易堅持下去。
- 達標進程:指的是你覺得要連續執行幾次之後,這個習慣才能夠固定下來。大部分習慣型目標在達成後,就不需要你再多花費心思了。
對這種目標來說,風險來自於如何維持進度,因為習慣的養成需要一段時間,而且可能比你想像得要久。我在步驟四會再詳細討論這個問題。書末所附的習慣型目標模版裡,不只包含上述這些時間關鍵,還有一個進度追蹤表,讓你檢視自己的進程。
何者才適用?
如果你預計設定的目標有七到十個,或許應該結合成就型和習慣型目標,兩者並行。訣竅在於了解「何時」和「如何」利用它們。成就型目標適用於範圍明確或有期限的狀況。假設你想增加收入,就可以加入明確的說明和完成期限,設定出「在這個會計年度結束前,將銷售佣金提高到20%」這樣的計畫。假設你想創立新事業,就可以設定「六月一日前,成立一間顧問公司」。
習慣型目標,則適用於沒有明確範圍或時間限制的狀況。譬如說,你想更親近上帝或在靈性上有所成長,這些目標追求的不是一次性的成就,而是一種持續的狀態。此時你可以設定這樣的習慣型目標:「每天花二十分鐘閱讀聖經和祈禱,早上六點,每星期五次,一月一日起,並連續進行七十天」。或者,你想和配偶建立更親密的關係,那你可以設定:「每星期和配偶一起外出晚餐和深入溝通一次,每星期五晚上六點,從三月一日起,連續五十二週」。
你也可以利用習慣型目標,作為完成成就型目標的方法。比方說,你想在六月三十日前寫出一本五萬字的書,那麼你可以將目標拆成幾個步驟去完成,也可以索性把重點放在養成寫作的習慣上,像是:「每天寫五百字,早上六點寫,每星期五天,從二月一日開始,連續一百天」。
如果你希望在年底前增加30%的收入,可以將目標拆成幾個步驟去完成,也可以選擇養成某種習慣。還記得拉瑞莎的例子嗎?要達成成就型目標,你可以設定這樣的習慣型目標:「每星期打五通銷售電話給潛在客戶群,一月一日開始,連續五十二週」。
不同的目標適用於不同的人,你可以依個人情感和身體需求,量身訂做屬於你的目標。對某些人來說,關於健康的成就型目標是他們最不需要的;對另外一些人來說,這樣的目標卻能提供他們執行的動機,你必須找出自己到底適合什麼。你或許可以輕鬆做出選擇,也或許需要兩者都實驗一番,才能確定最好的方向。
適合你的組合
你該做的,是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成就型和習慣型目標組合。在我們進入下一個步驟,討論如何持續保有積極性之前,我要再次針對「風險」這個主題,探討該如何利用風險來幫助我們達成目標。
本文摘自《最棒的一年:5個步驟,100%實現目標,讓計畫不再是空話》
★這是一封邀請函,邀請你在未來一年裡,體驗這輩子最有意義也最重要的十二個月
信心、快樂和對生活的滿足感,都是個人成長的副產品,
接下來的這一年,將成為你最突破的一年。
有人說,想達成目標的最佳方法是,一次只設定一到兩個目標就好。但這種作法太保守了。
真實的人生本來就是多面向的。我們的生活絕不僅止於工作,還包括財富、情感、健康、興趣等十大領域。
每一個領域都很重要,因為彼此會相互影響。如果你決心改善生活中的某些事情,表示都是至關緊要的事,那為何要留下那麼多願望不去實現?
你或許會想,我連一個目標都會半途放棄,怎麼可能設立好幾個計畫、完全達標呢?放心,這就是本書的目的。我們需要的不是縮減目標,而是一套適合的運作方法。
本書依據幾十年的實務經驗,以及有關實踐目標的最新研究,專門設計來幫助你找到清晰的思路、培養勇氣,並且讓你付出的心力發揮最大的效果。
只需要「5個步驟」和「2張重點表格」,根據書內的目標模版範例,你也能在5小時之内,盤點自己的人生,預約好「最棒的一年」!
★五大步驟
1 克服對於自己親歷「人生至今最好的一年」可能懷有的所有疑慮。
2 如何將過去做個了結。
3 設定目標的框架,其中包含七個特徵,讓你設定出的目標更有效。
4 認識這世上最強有力的動機:你的「為什麼」。另外還有一個萬無一失的小訣竅,讓你在養成有益的新習慣之際,持續擁有動力。
5 將所有部分組合在一起,讓你有能力採取行動,運用三種最佳戰術,去達成你所設定好的目標。
★成功計畫的關鍵,就在突破盲點的新觀念,你將在書中學到:
▼不要把目標和策略混為一談,我們太常抓著錯誤的策略不放而失敗。
▼過去的後悔和失敗不是在提醒我們不可能,而是指出可能性在哪裡。
▼找出能夠產生強烈連結的動機,因為一個忘記「為什麼」的人,終將迷失方向。
▼透過「成就型」和「習慣型」兩種目標的搭配,大大提升執行效率。
▼目標要設在「不舒適圈」,但執行時要從最簡單的任務開始。
▼如果某個目標和你已經無關,也無法修正,就乾脆地移除!沒必要多付「自我譴責」的情感稅。
作者:麥可‧海亞特
出版社:遠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