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身邊是不是有一些人,他們的工作能力特別強,可是卻很難讓人將工作交付給他們。或者說他們雖然有實力,但人緣卻不是太好。如果能夠和這些人深交,可能會發現他們其實都是好人,但要我們主動伸出友誼的手卻很困難,因為他們身上散發出來的氣息讓人敬而遠之。
我在前面提過,每個人的姿勢都受到日常生活中個人習慣的影響,而能讓氣氛變好的未必就是好姿勢。前述這些人並非心情不好而散發出生人勿近的氣氛,他們只是以自己的習慣採取了特定的姿勢而已。如果你習慣將「負面情緒」傳達給對方,就像在自己胸前掛了一塊「請勿靠近」的牌子一樣。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在對話中容易把「負面情緒」散發出去的4個代表性「動作」吧!
1.習慣性托腮
Source:GIPHY
無論是在公司內部或外部,只要是在桌上的商談及會議時,托腮都不是一個好習慣。雖然坊間已有不少關於禮儀的書裡都有寫到這一點,可是實際上,還是有許多人喜歡托腮說話。有些人只用單手,有的人用雙手,風格各異。
最近,我發現當自己在認真聽對方說話的時候,會有托腮、身體往前傾的習慣。雖然自己也知道這樣不好應該要改掉,可是在不知不覺中,還是會習慣性的做出這個動作。
會有這種動作其實是有理由的,因為我本身有習慣性駝背的不良姿勢。對長時間必須面對電腦的人來說,他們的脊椎通常是彎曲的,背部呈圓形,也就是一般所謂的駝背。為了支撐向前傾的身體,使得我必須做出托腮的姿勢。當然,把自己晾在椅子上托腮說話的姿勢,不在這裡的討論範圍內。
雖然每個人的體型和習慣各有千秋,但托腮這個動作絕對是你的姿勢正在惡化的證據,因為只用手肘支撐頭部乃至身體的重量,身體便無法自由活動,無法回到前面說的正確姿勢。
2.交叉手臂
這也是一個容易下意識就做出來的動作。當我們在思考事情或面對一個重大的案子,許多人都會有反射性交叉手臂的習慣。但你們可知道,交叉手臂其實是一種防禦性姿勢。這個動作是在告訴對方,你在保護自己,並且不會把事情全部如實交代出來。
當感到不安時,人們會傾向用手或手腕去碰觸身體上的其他部位,藉此獲得某種安心感。所以有人在心神不寧時,會用手去撫摸自己的臉頰,或是透過交叉手臂,讓手腕能碰到自己的胸口。然而這種安撫自己的動作,看在對方眼裡,就像是在對外昭告「我現在很不安」而已。
我們每個人其實都像一面「無限鏡」(Infinity Mirror),自己的不安會影響到其他人,如果對方受到你的影響也開始不安,你看在眼裡只會更加心慌意亂。倘若這是你所不樂見的負能量連鎖效應,就不要在動作上傳遞出不安訊息。
所以當你注意到自己又在交叉手臂時,就立刻鬆開雙手,然後做一些能讓自己放鬆的動作。
3.點頭如搗蒜
當我們在聽別人說話時偶爾點個頭,表示我們理解對方在說什麼,這麼做能讓彼此之間的溝通更加順暢。
可是有些人頭部上下擺動的速度之快,就像製作手搖飲料的機器一樣。他們甚至對自己說的話,也是點頭如搗蒜。或許對他們來說,只點一次頭無法表達出自己的認同,所以才發展出這種習慣。還有一些人,他們點頭幅度雖然沒有那麼大,可是卻有在密集點頭的過程中,加上「嗯、嗯、嗯、嗯」這類「音效」的壞習慣。
動作者本身因為已經習以為常了,不容易注意到自己的問題。可是從對方的角度來看,帶來的印象卻可能是「太超過」或「不自然」,所以點頭次數還是點到為止就好。特別是手搖飲料機器型的激烈點頭,會讓人感到頭暈目眩。還沒說話就覺得累了。
當你要附和對方說的話時,記得要利用對話之間的空白和節奏感。也就是說,請在一個話題結束、做結論或談到重點時才點頭。唯有當你知道對方在說什麼,才可能隨著談話的進展用點頭表示理解。如果不是這樣,就只是傻傻的搖頭晃腦而已,對談話一點幫助也沒有。
4.身體搖搖晃晃
有些人會配合所在場合播放的背景音樂打拍子。如果今天你是單獨一人在享受音樂,當然喜歡怎麼做都行。可是當你在和其他人對話時,隨著旋律搖晃身體既不自然,也不禮貌。
有些人不需要背景音樂,也可以憑著自己腦中的音符和節拍搖晃身體。我認為這種行為顯然是沒有把心思放在對話上的證據,因此還是別做為妙。若你是個喜歡音樂的人,很有可能會在無意間配合旋律舞動起來,這點還需多加留意。
本文摘自《操控阿德勒幸福說服術,無論誰都會喜歡你:最強人際溝通術,不在你怎麼說,而是運用「情緒」和「表情」操縱對方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