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出心智強大孩子,不代表孩子悲傷時不能哭,不會失敗。孩子心理素質強,不代表他能免疫於逆境,也不代表必須強壓自己的情緒。
事實上,恰恰相反。
強大的心理素質可以讓孩子從挫折中反彈,即便對自我還有些懷疑,他還是可以獲得持續前進的力量。強大的心智可以讓孩子發揮潛能,活出最好的人生。
source: unsplash
想撫養出心理強大的孩子,父母必須避免一些不健康、但非常容易犯的教養方式。《心智強父母,不做的13件事》列舉了如果想養出心智強大孩子,父母該避免哪些事:
1.容忍受害者心態
在班上的期末表演中沒被選中當主角,或是考試成績輸給了隔壁鄰居……,被拒絕、失敗,甚至是遭遇不公平對待,都是人生的一部分。
當孩子遭遇上述不順遂的結果,不要跟他一起抱怨、自艾自憐。教導他們,不論情況多麼不如己意,他們還是可以做出正面行動。
2.屈服於罪惡感
太容易屈服於罪惡感是不健康的,如果孩子認為罪惡感是可怕的魔鬼,那麼他將容易受到「情緒勒索」。因為他會發現,他無法拒絕「是朋友就讓我抄你的考卷」、「如果你真的在乎,就幫我做這件事」這類要求。
教導孩子,人有時的確會感到罪惡,但不該讓這種不舒服的情緒,阻撓你做出明智的抉擇。
3.把孩子當宇宙的中心
如果你一直以孩子為中心打轉,他們成長後,很可能以為每個人都應該以他為中心。想想職場內是不是也有那種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只想享受權利、覺得大家都欠他」這種個性的人,這種性格很可能就是父母慣出來的。
教導孩子專注於他們可以為社會、為世界帶來什麼,而不是只想等好處、福利降臨在自己頭上。
source: unsplash
4.讓恐懼決定他們的選擇
讓孩子生活在保護罩裡,能省去的,只有你的焦慮;相反地,你應該教導孩子如何戰勝恐懼,當孩子願意踏出舒適圈時,給予獎勵。
5.什麼都讓孩子作主
讓孩子決定全家人晚餐要吃什麼,旅遊地點也是孩子說了算,而非由思想成熟的大人做決定。從表面上看來,這好像是讓他們學習做決策,但其實,這反而會干擾他們的心智發展。
心理治療師莫琳(Amy Morin)說,其實,父母更應該循序漸進地讓孩子做決定,同時要讓他們學習聆聽不悅耳的話。事事無法盡如己意,告訴他們,如果最終結果不是自己的首選,該如何學著接納,並配合。
成人世界存在階層,父母應該讓孩子在家裡就學會「長幼」這件事。
6.期待完美
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表現好,但期待孩子事事完美則會適得其反。教導孩子,「失敗是OK的」、「你不用在每一件事上都是最厲害的」。讓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什麼都是最好的」。
7.讓孩子卸責
給孩子無憂無慮的童年,不代表應該要讓他們逃避自己的責任,如收拾玩具、寫回家作業。讓孩子承受該年齡該承受的責任,如此心智才能隨著年歲茁壯。
source: unsplash
8.不讓孩子嚐到任何痛苦
痛苦、悲傷、焦慮都是人生的一部分。讓孩子經歷這些痛苦,就是給他們機會去練習忍受「不舒服」。循循善誘並支持孩子面對痛苦,在未來人生的路上,他們才有信心跨過無可避免的逆境。
9.認為孩子的情緒都跟自己有關
孩子一難過或一沮喪,你就使出渾身解數安慰他、讓他開心,某種程度上這代表,你覺得他們的情緒是你的責任。但孩子需要培養情緒能力(emotional competence),學習管理自己的感受。
教導孩子應對自己的情緒,別讓他們仰賴別人來讓自己心情好。
10.避免孩子發生任何錯誤
幫孩子檢查作業,反覆檢查他有沒有帶老師交待的東西去上學,你真的需要這麼做嗎?其實,「後果」有時候是人生最偉大的老師。有時候,讓孩子為自己的粗心或失誤負責,才能讓他們成長,也變得更茁壯。
source: unsplash
11.讓孩子搞不清楚規範和懲罰
懲罰意味讓孩子為自己的錯誤承受後果,而規範則是教導他們如何在未來有更好的表現。
把懲罰和規範搞混了,將讓孩子以躲避受罰為出發點做決定,而非真正發展出自律的穩定性格。
12.抄捷徑、求舒適
孩子在「番」的時候,直接把他想要的東西給他;要他自己收拾玩具,實在太耗費精神,父母還不如自己收拾比較快。上述的作法和想法,只是讓教養變得簡單,但這種抄捷徑的方式,並無助於孩子培養好習慣。
父母應該向孩子示範,如何延遲享樂,而且在面對誘人的偷吃步捷徑時,你可以不為所動。
13.忽略價值
許多父母忙於日常瑣事,忘了教導孩子正確的價值觀。確保你的優先事項精確地對齊你人生中最珍視的價值,給孩子力量,活出有意義的人生。
【延伸閱讀】
Jasper做錯事後再度展現高情商!應采兒:「希望他能多碰到挫折,培養抗壓性!」
打針是好事,為什麼要跟孩子說「對不起」?黃瑽寧醫師教孩子不怕打針的「5不5要」
本篇文章由『親子天下』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你不孤單!你擔心的、傷心的、焦慮的我們都懂。
快來加入私密社團「媽媽妞真心話」,一個屬於媽媽們的交流小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