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幼兒園申請入學的季節,許多媽媽都戰戰兢兢地守在電腦前,祈禱自己的小孩有抽中幼兒園;但相較大人的期盼,小孩對上學的心態可能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我在家玩得好好的、還有最愛的媽媽陪我,我幹嘛要上學、適應新環境?」
於是,給孩子做上學前的心理建設就變得非常重要。雖然真正上學那天可能還是要花時間安撫,但至少孩子不會對未來一無所知、那麼的沒安全感。
上學前的心理建設1.事前預告
source:Pexels
在小孩上學前一個月,就可以開始介紹幼稚園是做什麼的:「幼兒園裡有好多小朋友可以陪你玩」、「幼兒園有更多更好玩的玩具」、「你不是常抱怨爸爸媽媽太忙,沒時間帶你出去動物園,幼兒園有時候會舉辦戶外教學,會帶你去動物園、兒童遊樂場玩喔!」
溝通時要特別注意小孩的興趣,將興趣與幼兒園提供的服務作連結,而不是自顧自的講幼兒園的好處,例如有的小朋友對「交朋友」沒什麼興趣,但如果爸媽一直強調可以交朋友,小孩也是無動於衷。
上學前的心理建設2.繪本引導
source:Pexels
如果只靠父母說,小孩還是無感,那還可以藉由超級育兒小幫手—繪本的引導,幫小孩更認識幼兒園。通常,繪本的製作都有經過專人審查、認證,因此更能貼近小孩的用語、內心的變化。藉由故事一步一步打開小孩的心房,讓孩子逐步接受、甚至期待「上學」。
上學前的心理建設3.調整作息
source:Pexels
有的小孩在家晚睡晚起,根本無法適應幼兒園早起的生活。因此在上學前1個月也可以開始逐步調整成跟幼兒園一樣的作息,幫孩子更容易適應環境。爸媽在參觀幼兒園、申請的時候,就可以先要一份幼兒園的課程表,幫孩子逐步調整。
上學前的心理建設4.讓孩子自己選擇安撫物
source:Pexels
小孩或多或少有自己的安撫物,例如有自己的小被被、或是喜歡某個特定的玩偶,家長都可以提前跟校方溝通,請孩子帶自己專屬的安撫物。妞編輯甚至有見過孩子帶著媽媽的外套或是大頭照,雖然看起來很怪(?)但孩子情緒確實穩定不少。
上學前的心理建設5.預告校園作息
source:Pexels
再來,就是跟孩子預告學校的作息。如果小朋友真的很想回家,大人可以一步一步解釋校園的課程:「早上到學校後會先吃點心、然後玩、吃飯、睡午覺,午覺睡起來後會再玩、吃個小點心。你吃完第二次的點心的時候,媽媽就會來囉~」強調吃完第二次點心就能回家,孩子就不會那麼沒安全感,一直期待、又失望的想著媽媽怎麼還不來接我。
source:Pexels
但妞編輯老實說,就算做了以上5件事,等真的到了上學那一天可能還是會有場拉鋸戰,各種聲嘶力竭「媽媽不要走」、「媽媽我不要進去」、「媽媽我愛你,你不要把我留在這裡」。但為了讓孩子更快速地適應校園生活,「留戀」、「依依不捨」是最沒有效率的做法。
你的三步一回頭,只會讓小孩、覺得媽媽好像要留下來了、但怎麼又走了?所以速戰速決、交代完「吃完兩次點心媽媽就會來接你」,就該狠心轉頭就走,幼教老師們都經過專業訓練,也見過各種大風大浪,家長就放心的把小孩留給老師們吧!
回家後,家長還是可以重複以上動作,並跟孩子溝通「很多事情,是不想做但還是必須得做的事情」,這才是人生的重要觀念:「爸爸媽媽也不想上班,但我們必須要上班,才能賺錢買食物、買玩具」、「有時候天氣好冷,我們也不想要洗澡,但為了身體乾淨我們還是必須洗」,從小地方舉例給孩子聽,他們逐漸會明白自己年紀到了,就是必須得上學。
長大是很殘苦的事情,但有時候我們就是必須下定決心,孩子也還能學會成長、獨立。
你不孤單!你擔心的、傷心的、焦慮的我們都懂。
快來加入私密社團「媽媽妞真心話」,一個屬於媽媽們的交流小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