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近期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群聚事件檢出病原體以「諾羅病毒」為主,且多發生在餐飲旅宿業,推測與春節及228連假出遊劇增有關。
腹瀉單週激增13.8萬人,多是諾羅病毒引起
根據衛福部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上週(2月21日至2月27日)腹瀉門急診就診累計138,462人次,近二週呈上升,往年春節連假後出現腹瀉就診人次上升;全國近四週(第5至8週)共接獲87起腹瀉群聚通報,其中86%案件有症狀人數為10人(含)以下;檢出病原體陽性案件計58起,有97%是感染諾羅病毒,其中又以餐飲旅宿業為多(71%)。
不過,疾管署預防醫學辦公室防疫醫師林詠青指出,今年腹瀉急診人數較往年低,可能與防疫期間大家勤洗手有關。
往往一人感染,全家中獎
諾羅病毒流行於每年的11月至隔年的3、4月,諾羅病毒具多種型別,任何年齡層都可能經由吃到被污染的食物或飲水、手部接觸受污染的物品再碰觸自己的口鼻或眼睛黏膜、與病人密切接觸或吸入病人嘔吐物及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而感染,所以常造成校園、餐廳等大規模群聚感染。
通常感染後1至3天出現水瀉及嘔吐等腸胃道症狀,也可能有噁心、發燒、頭痛、腹部痙攣、胃痛、肌肉酸痛等情形,症狀可持續1至10天,即使腹瀉症狀停止後,48小時內仍可能有傳染力。
諾羅病毒也是嬰幼兒常見引起急性腸胃炎原因之一,其傳染力比輪狀病毒更強,往往一人感染,全家中獎,一旦感染,就會出現嚴重的腹瀉、腹痛。若要恢復上學或工作,一定要等到嘔吐或腹瀉等症狀解除至少2天後,並注意正確洗手,降低病原藉著人與人接觸而增加傳播風險喔!
為降低病原傳播的風險,如有受病患污染的衣物、床單,應立即更換;馬桶、門把等器物表面如被污染,應用20cc漂白水加1公升清水擦拭;處理患者嘔吐物及排泄物前應戴上手套與口罩,並用100cc漂白水加1公升清水消毒清理。
到底要怎麼預防呢?
source:pexels
1.勤用肥皂洗手
林口長庚兒科急診醫師吳昌騰表示,由於諾羅病毒屬於沒有外套膜的病毒,因此噴酒精的效果不好,還是要用肥皂做手部清潔。
提醒家長在飯前一定要幫孩子洗手,建立良好的衛生習慣。尤其小寶寶都喜歡東抓西抓後,又把手放嘴巴,很可能會把病毒吃進去,而其他小朋友觸摸到沾有病毒的物品時,也會讓病毒趁虛而入!所以要經常幫寶寶以肥皂或洗手乳濕洗手,除此之外,較大孩子也要教他們常洗手。不僅如此,家長在照顧嬰幼兒時,更要特別注意清潔及衛生,例如:處理寶寶便便後,務必徹底洗手。
2.食品清潔
處理食物時應注意保持食品清潔,生食、熟食必須分開,應使用安全的食材來源、食品調理過程應符合衛生條件,烹調時一定要將食物完全煮熟,尤其是蛋、肉類、貝類水產品(如:生蠔)等高風險食物。有疑似症狀者應避免處理食材,並儘速就醫及在家休息。
有鑑於這次腹瀉群聚大多為餐飲旅宿業,疾管署提醒業者應落實廚房及廁所等環境的消毒與清潔,並留意工作人員(尤其是廚工)衛生及健康情形,如有不適症狀請暫停工作,並於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後才可上班,以確保其他員工及顧客健康。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