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上小一了,是孩子人生很重要的里程碑,代表他們從幼兒園進入到吸收知識、正式學習的學校教育階段。對家有小一新鮮人的家庭來說,是一個全新體驗和挑戰的開始。
陪孩子一起懂:熟悉校園、校規和校園安全
幼兒園時期的學習環境自由度較高,多以生活常規建立、聽懂指令為主,例如:有上下課概念、自主上廁所、簡單書寫、衛生習慣建立、適應團體活動等;小學以後,則是要求孩子們加強遵守校班規、練習專注學習、面臨正式考試等關卡。
1.帶孩子熟悉校園
幼兒園小小的,地方不大,學習環境單純,但上了小學之後,學習環境一下變得很大,可提早帶孩子認識學校的環境,如:班級教室、科任教室、操場、廁所、保健室、學務教務處等地方,分別說明這些場所有什麼不同的功能,讓孩子對未來6年的小學生活有初步了解,這樣就能減少他們對小學的陌生感,並減輕焦慮。
*學校網站上大多有學校地圖,可供家長列印下載校園圖和校園照片,和孩子一起提前看看校園環境。
2.強調規則與責任
小學生活比幼兒園更看重責任感的建立,尤其進入小學之後開始獨立面對不同事,按時上學、遵守上下課鐘聲、完成家庭作業、開始隨堂測驗等。家長可以先模擬情境,讓孩子練習面對小學生活。
*【趣味一下】學校鐘聲冷知識
「噹~噹~噹~噹!」這熟悉的旋律,是臺灣中小學校園內上下課鐘聲的標誌性音樂。它源自英國,最早出現在倫敦西敏寺的鐘樓中,原本是用於報時,每15分鐘敲響一次,因此被稱為「西敏鐘聲」。這段旋律實際上由四個簡單的音符組成,由於旋律簡單且節奏感強,容易被記住,還能在不打擾學習的情況下提醒學生時間的流逝。台灣和日本都青睞這段旋律,變成無數學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3.鼓勵孩子建立自信
新環境中難免會遇到挫折,例如:書寫國字、考試等。家長此時更應該鼓勵孩子挑戰新的學習,給予支持與肯定,小學之後也有許多社團可以參加,可通過參加團體活動,增加社交能力以及提升自信心。
4.加強校園安全知識
小一新生開始會跟著各路隊前往家長、安親指定接送位置,需加強安全意識,例如:過馬路時要看紅綠燈、跟緊路隊長的錦旗不脫隊等。另外,不要在走廊上奔跑嬉鬧,遠離學校的危險區域(如景觀水池、攀爬架等)。
如果遇到困難或感到不安全,或看到同學身陷危險,應該馬上告訴老師或家長。
陪孩子一起適應:不同的小學變化
幼兒園已建立孩子良好的作息和習慣,幫助幼銜小的孩子更快適應小學生活。
1.固定作息
小學上學時間較幼兒園約早 1~2 小時,按時上學是上小學最基本的要求,且學校對於遲到、早退或不到,開始有正式的規範必須遵守,還沒固定作息的孩子,最晚在開學前幾週可開始幫孩子建調整固定作息的習慣,習慣小學的時間,做到早睡早起,對未來的小學生活很有幫助。
小學一堂課的時間是 40 分鐘,家長可以提前幾週安排一些活動,以 40 分鐘為限,提醒孩子遵守上下課的規矩。
2.建立自主學習能力
小學階段,開始每天都有回家功課,這階段要建立孩子養成獨立完成作業、複習功課的習慣。家長可在輔助孩子制定學習計劃,順練規劃的能力。做到每日先完成回家功課,在開始自由活動時間。
*小一新生國語分兩冊:首冊和第一冊。
首冊學習注音,於第1~10週學完,緊接著開始學習國字書寫。進入國字書寫常是孩子上小一的第一個魔王關,萬事起頭難,寫不好是很正常的,家長需更多的耐心等待孩子慢慢成長。
3.強化基本生活技能
小學生應該具備基本生活技能,如:自己整理書包、準備隔天學用品、穿脫衣物、使用餐具、清洗餐具、餐後漱口潔牙、飲水機裝水等。
小學開始使用「蹲式馬桶」,尤其是小女生更需提早適應學習,認識蹲式馬桶的使用方法,提醒孩子如廁後使用衛生紙、洗手的習慣。
陪孩子一起做:加分社交技能
小學後是一個全新的社交環境,開始有分組活動、分組競賽的課程出現,這階段首要幫助孩子培養社交技能,順利融入集體生活。
1.教導孩子以禮貌待人
禮貌是人際交往中最重要的事,家長應該教導孩子如何禮貌地與他人相處,如:見面問好、與人分享、輪流使用物品、排隊、互助等。
可以列舉一些可能遇到的狀況,跟孩子互相練習該如何禮貌應對。小細節能做好,不僅可以幫助孩子贏得同學和老師的好感,還能讓他們更快適應集體生活。
*小學開始會有班級幹部以及小老師的出現,可提早跟孩子說幹部應有的責任感,但幹部職位僧多粥少,有些孩子會很介意未被選上班級幹部或小老師,家長應該多多關懷孩子在校的狀況,及時疏導未被選上幹部的失落感。
2.培養合作與分享的精神
小學課程常有分組活動,合作學習在小學階段顯得重要許多。家長可以利用日常生活的家庭活動、遊戲分配或是繪本,讓孩子更加了解合作、分享、協作的重要性。
有時分組活動會有落單的時候,也可以跟孩子討論面臨落單的情況要怎麼面對和解決。
3.應對衝突與困難的能力
團體合作多、衝突自然變多,家長可增加每日談心時間,教導孩子面對衝突和摩擦應該怎麼表達感受、建立與人溝通的技巧。
學校霸凌事件頻傳,發生年齡也逐年下降,平常多多注意孩子情緒變化,觀察有無惡意霸凌、關係霸凌的狀況產生,必要時要請孩子像師長尋求幫助。
陪孩子一起買:學用品清單
入學前的物品準備是孩子能否順利適應小學生活的基礎之一。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用品清單,家長可以根據學校的要求和孩子的需求進行準備。
1.學習用品
*書包:學童書包減重一直是教育界年年力推的目標,2024年1月還統計出小學學童書包重量平均達5KG。為了減輕負擔,選擇護脊的書包很重要,可帶孩子一起去挑選,找到一個符合孩子身材、輕便且容量足夠的書包。書包內部盡量挑選分層多,有助於孩子整理書本和文具。
*科任袋:上小學之後,一些課程會在科任教室授課,除了提醒孩子提早認識教室位置外,也可幫孩子多準備一個科任袋,讓他們在移班上課時,能將課本、鉛筆盒放入袋中前往教室,避免拿在手中容易遺失或散落。
*文具袋:準備一個鉛筆盒(袋),放置鉛筆、橡皮擦、直尺、膠水(口紅膠)等文具。另外有些文具常用但無須天天放在書包裡帶回的,還可以準備一個文具袋,如:彩色筆、粉蠟筆、剪刀、白膠、水彩等美術用品。
*姓名貼:可幫孩子準備姓名貼或姓名章,幫助孩子減少遺失學用品。
2.個人衛生用品
*口罩:走過疫情,口罩已是必不可少的防護用品,建議一次準備一盒備用口罩放在學校,建立孩子衛生觀念。
*衛生紙、濕紙巾:方便孩子在需要時使用,保持清潔。有些家長會給孩子帶小瓶裝的酒精噴霧,也是建立孩子衛生習慣的好方法。
3.午餐和飲水設備
*水壺:學校有飲水設備,可提前訓練孩子裝水,孩子會裝水就不用帶太大的水壺,減輕書包重量,也能確保孩子在學校能喝到足夠的水。
*午餐盒:小一週二是整天課,學生需要在校用餐,如果學校沒有提供餐具,家長可幫孩子準備一套餐袋、餐具。
4.衣物與配件
*制服:一、二、四、五通常要根據學校要求著制服,提前準備制服、繡好學號,確保尺寸合適、舒適。小一生成長快,不用一次準備太多套。
*鞋子:雖無規定,但上學盡量穿運動鞋,確認合腳、舒適,這樣在校活動可以提高安全度以及靈活度。
*帽子:小學體育課多在戶外進行,加上夏日陽光猛烈,家長可為孩子準備帽子防曬,保護他們免受陽光的傷害。
*雨具:雨日多,可幫孩子準備一套雨具。
5.安全用品
*姓名標籤:在孩子的所有物品上貼上姓名標籤,方便識別和防止丟失。
*聯絡卡:為孩子準備一張聯絡卡,上面寫有家長的聯絡方式,以備緊急情況下使用。
陪孩子上小學4建議,家長還可以這麼做
1.定期進行親師交流
家長應該定期與孩子的導師、科任老師進行親師溝通,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現和學習進度,並在家庭教育中加以配合和指導。
2.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初入學時,孩子可能會因為環境變化而感到壓力或不適。家長應該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況,及時給予支持和安慰。如果發現孩子有明顯的情緒問題,可與導師、輔導老師或尋求專業輔導機構聯合幫助。
3.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上小學是一個全新的開始,讓孩子有一個獨立的學習空間,可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應付國小日益繁重的課業。週末為親子日,家長可多帶孩子外出踏青郊遊,做到學習和生活平衡。小學兒童坐著學習的機會多很多,肥胖、肌耐力不足的狀況常出現,因此鼓勵家長也可多安排固定的運動。
4.參與學校活動
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各類活動,如班親會、班級活動、志工。除了更多的建立親師之間的溝通外,還可以更了解學校活動以及資源運用,這對支持孩子適應新挑戰和學習新事物上,都有很顯著的幫助。
小一新生的入學過程是孩子人生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透過參與班親會、準備適當的學習用品、給予孩子足夠的情感支持,一起幫助孩子更順利地過渡到小學生活。
本篇文章由『嬰兒與母親』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獎金、加班費喬不攏,和保母有糾紛?送托常見 3 大糾紛,解決看這裡!
生活過度以孩子為重心了嗎?當親子發生衝突時,教養地圖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