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疫情爆發,有不少確診是在幼兒園發生,大人緊張的情緒也難免會傳遞給小孩。但對懵懂的孩子而言,一知半解的緊張生活會讓他們更為緊繃。想想真的很心疼啊~明明應該無憂無慮、盡情玩樂的小小孩,怎麼會因為疫情就如此恐慌呢?
台中慈濟醫院重症專科醫生黃軒在臉書上也提及,國外專家學者是如何跟孩子溝通、度過Covid19蔓延的日子。妞編輯個人也覺得非常實用且有道理,一起分享給大家。
1.注意孩子的焦慮跡象
source:Pexels
小孩通常無法清楚明瞭的分辨自己的情緒,尤其是大人因為小孩又要停課在家而覺得煩躁時,小孩也會跟著壓力變大,而出現各種講不聽、反叛,甚至是行為再度退化的行為,如果是小小孩可能就會黏人、睡眠品質不好;小孩不乖又為讓大人覺得各種不順心、脾氣更差,形成惡性循環。
2.篩選孩子接觸的媒體
source:Pexels
現在資訊發達,要取得資訊是容易的事。但真的有必要讓這些消息24小時轟炸我們嗎?與其讓名嘴們預估未來的生活有多糟,或是聽政治人物互相責怪疫苗數量、防疫措施,不如只讓他們接收「實際真正發生的狀況」就好,不添加任何情緒性評論。同時大人也可以一起討論,並糾正他們聽到的錯誤消息。
3.示範給孩子看、確認小孩環境是安全的
source:Pexels
四周潛伏的疾病很容易讓人想太多:「爸爸媽媽會不會確診要和我們分開?」、「我確診的話會不會死掉?」這時候除了教孩子正確的防疫措施:回家用肥皂洗手、洗澡換衣服、戴好口罩以外,也要跟孩子確保他們的環境是安全的、可以安心的。有任何問題、恐慌,都可以向大人尋求協助。
4.父母自己注意身心健康
source:Pexels
為了讓小孩安心,父母也要注意身心健康。尤其父母的出入環境較為複雜,防疫措施要更加謹慎。不過也建議盡量把這些防疫行為變成日常好習慣,這樣心裡也不會有那麼大的壓力;心情放鬆後、家庭氛圍也才能變好。
5.對確診同學一視同仁
source:Pexels
感染者似乎被視為洪水猛獸。想想我們自己,是不是哪裡有疫區就哪裡不去、感染者身邊的親朋好友也會被我們自動屏蔽;尤其是小朋友小小的世界,對這種恐懼會表現得更加明顯,誰知道小小感染者就算痊癒,回到團體生活是不是也會被排擠?教孩子們一視同仁、不要貼標籤也是這段期間要強調的生活教育。
source:Pexels
短時間內,世界似乎很難回到2020年以前的生活:不用戴口罩、可以四處遊山玩水……但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在疫情肆虐下維持正常生活,並盡量保持樂觀的心態積極面對這一切。如果無法把病毒消滅、那就只能與之和平共處囉~
Source:黃軒醫師 Dr. Ooi Hean
你不孤單!你擔心的、傷心的、焦慮的我們都懂。
快來加入私密社團「媽媽妞真心話」,一個屬於媽媽們的交流小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