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小孩長好快」,但自己身為24小時全天伺候的媽媽,小孩的成長好像總在不知不覺間?「咦?怎麼一下就開始學站了?」、「咦?怎麼一下就會走了?」、「咦?怎麼一下就跑那麼快、追不到了?」妞編輯這次統整5個「寶寶變幼兒」的明顯瞬間,大家如果發現寶寶有以下幾項,就可以知道他正在長大、準備變成不受控的小野獸啦~(不再是任人擺弄的嬰兒了)
嬰兒變幼兒的改變1.會開始拒絕、有點固執
source: unsplash
總是睜著大眼睛的小寶寶好像對大人幫他下的決定都沒有意見:穿什麼衣服、吃什麼東西、要去哪裡,我們給什麼他就接受(事實上也是沒能力反抗XD)。但漸漸的,你會開始發現他開始有了自己的主見:不要穿這件衣服、不要吃這個、我要去公園……雖然小孩不一定是真的喜愛那樣東西,但他就只是想要握有掌控權,會為了反對而反對。
應對方式>>
其實在大人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大人可以試著放手讓孩子自己做決定,滿足他們小小的心理。但面對一些不可妥協的事情,就用「溫和堅定」的方法拒絕,或是提供選擇:「你要先吃哪個蔬菜?」、「你年紀還太小不能自己過馬路,你要給爸爸牽還是媽媽牽?」
嬰兒變幼兒的改變2.作息不穩定
source: unsplash
小寶寶的體力其實並不好,因此大人很容易觀察出寶寶的作息,像是固定時間吃飯、睡覺。但寶寶變成幼兒後,會發現他的作息越來越難捉摸,飯不好好吃、覺不好好睡,然後偏偏玩到累極、開始歡……
原因除了是小孩體力越來越好、越來越不需要睡覺以外,另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它們對世界衍生出極大的好奇心,寧願為了玩犧牲一些生理需求,等到體力不支、餓極了才有煩躁、對什麼事都不耐煩的表現。
應對方式>>
妞編輯確實也為了孩子的作息困擾過一陣子,小孩作息大亂的時候,大人往往也會更累。但後來就找到了應對的方法:在孩子應該休息的前1個小時逐漸減少外在干擾,把環境變得單調、無趣,讓小孩慢慢靜下來,讓他做完該做的事情(吃飯、睡覺)。而且有個重要的訣竅是不能一下抽離所有有趣的東西、開門見山說:「你現在通通都不准做這些事」,不然小孩會有被拒絕的挫折跟憤怒,一定要逐漸減少干擾才行。
嬰兒變幼兒的改變3.開始搞破壞
source: unsplash
嬰兒跟幼兒的動作發展有很明顯的區別,但等到寶寶開始會走、逐漸發展出精細動作後,大人就會發現孩子搞破壞的頻率怎麼突然上升?
但我們看幼兒搞破壞是一個結果,其實背後的原因有很多:小朋友好奇、想獨立、想模仿大人行為、想當小幫手……但他們總是高估自己的能力,一不小心就被大人以為他們是調皮搗蛋、搞破壞!
應對方式>>
我們都能明白孩子沒有惡意,但有時候看著滿地狼藉心真的好累。這時候除了多花時間陪伴、手把手帶著孩子一起練習還真的沒有辦法;不然就是多花點時間尋找孩子適用的生活用品(一比一縮小比例),讓小孩能夠盡情練習。記得,在這階段大人還是要把不該讓小孩拿到的東西收好、放高,以免真的造成危險喔~
嬰兒變幼兒的改變4.怕東怕西
source: unsplash
大人可能會發現,以前寶寶時期無感的東西,怎麼一瞬間就會讓孩子感到害怕?像是吸塵器、果汁機…….等等!這其實是因為孩子他們開始有了記憶跟感知能力,甚至有了想像力,所以他們會對一知半解的事物感到恐懼、恐慌。
應對方式>>
有恐懼是正常的,可以平常多用繪本讓孩子認識他們所害怕的東西,或是讓孩子恐懼的電器在關機狀態時讓孩子多觸摸、認識。「恐懼」本是一段過渡期,等孩子再長大一點就不會害怕啦~
嬰兒變幼兒的改變5.更常有哭、生氣的表現
source: unsplash
當寶寶成長到幼兒階段,他們的需求不再只有生理需求。隨著生活圈的拓展(甚至有了小弟弟、小妹妹、上幼兒園),小朋友的情緒會變得更豐富,但他們可能還不會表達,自己也搞不懂為什麼會有挫折感、焦慮、負面情緒。在重重壓力下,大人會發現小孩哭泣、無理取鬧、生氣的頻率更頻繁。還可能伴隨咬人、亂摔東西等等「不乖」的行為。
應對方式>>
其實這也是孩子在成長中無可避免的過渡期,尤其是因為大腦發展的緣故,因此更是需要大人的同理跟耐心。遇到小孩無理取鬧、歡騰到不行的時候,千萬別跟孩子硬碰硬,可以抱抱他、安撫他,同理孩子的心情,趁這時候教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教他如何表達。如果大人自己也快承受不住,可以跟另一半接手,自己到一旁冷靜。
source: unsplash
在孩子有這些情緒表現以後,大人可能會有「剉咧等」的不安心理......但其實這本來就是養小孩必經的過程啊~而且這時期的孩子雖然讓人頭痛,每天都有不少拉鋸戰,但也因為他們表達能力更好,會比嬰兒時期有更多肉麻、甜言蜜語的時刻。而且,不管什麼時期的孩子,都有其可愛、可恨的一面啊~
你不孤單!你擔心的、傷心的、焦慮的我們都懂。
快來加入私密社團「媽媽妞真心話」,一個屬於媽媽們的交流小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