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教育是育兒最難卻也最重要的部分,尤其是生氣,有時孩子脾氣大到爸媽都不知道該怎麼處理才好!正向教養IG帳號Toyerguide了解爸媽的難處,分享給家長該如何處理不同階段的孩子的生氣情緒,以及孩子的情緒來源~
0-2歲寶寶:生理需求
這階段的寶寶會用大哭來表達生氣,影響孩子情緒的原因通常都是生理需求沒有被滿足,但是寶寶自己不知道,只是會覺得「我怪怪的,不舒服」。常見的因素有睏了、餓了、痛了、嚇到了、寂寞了、無聊了......等,這時我們就要化身偵探,一一排除可能的原因後 「對症下藥」,一但滿足寶寶的需求,生氣的情緒也就能跟著緩和下來~
4個初步處理重點:
1.滿足基本生理需求
乾淨尿布、吃飽睡好。
2.肢體接觸安撫
輕撫、擁抱、肌膚接觸。
3.轉移注意力
適齡有趣的玩具、會移動的物品。
4.以有趣的方式化解
演給孩子看:你這樣打,媽媽好痛哦!我也想哭哭......。
2-6歲學齡前小孩:我就想要
這個階段的幼兒以自我為中心,只要任何事情不符合自己的意就會爆炸,然後再尖叫、大哭、耍賴、動手動腳甚至說出傷人的話,「我不喜歡媽媽了」、「爸爸走開!」這些話也容易出現,但妞媽媽們不要放在心上,都是氣話,是孩子表達+發洩生氣情緒的方式而已!這時候的孩子就是熊熊烈火,面對一團火,我們更要柔軟如水的擁抱孩子,讓孩子冷卻下來。
4個初步處理重點:
1.肢體接觸安撫+言語同理
擁抱孩子,幫他解釋生氣的原因:你不能看卡通很難過所以在哭,我知道。
2.提供發洩的選擇
孩子在生氣時邀他一起去捏緊布偶、撕廢紙,提供合適的發洩管道。
3.有技巧的情緒教育
平常就用故事、聊天幫助孩子瞭解情緒是什麼,以及生氣的原因。
4.不過度強調規範
太小的孩子還不懂規範是什麼,而大孩子在生氣時也聽不進去,所以不需特別強調孩子「做錯、犯規」,先專注處理情緒這一塊。
6-8歲大孩子:我忍不住
小學生的年紀其實已經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也能稍微理解他人感受,生氣的原因大多是「忍不住」,也就是他其實知道這樣胡鬧是不可以的,但是心裡真的好不舒服、真的好想隨便發洩!因此還是會出現少次尖叫、躺地、動手動腳的行為,所以如果我們再火上加油說:「你都幾歲了!」、「丟不丟臉!」孩子反而更會惱羞成怒,怒上加怒啊!
4個初步處理重點:
1.肢體接觸安撫+言語同理
擁抱孩子,告訴他我們理解他生氣的原因,且生氣是正常的。
2.與孩子一起決定如何發洩
詢問孩子此時想怎麼發洩這股怒氣,選擇適當的方法。
3.平復後練習換位思考
孩子冷靜後討論事情的其他角度,請他換位思考看看。
4.以身做則
爸媽樹立典範,讓孩子看到可以有情緒、生氣很正常,但我們要用正確的方式處理。
9歲-青少年:渴望獨立
上學後孩子的生活重心會逐漸由家庭轉向同儕,也將會接觸到更多複雜情緒(例如忌妒、愧疚、失望、自卑),孩子的人生課題開始擠在一起,自我認同、人際社交、家庭關係......此階段可能會以挑戰權威、迴避無視的方式表達生氣不爽,所以很多媽媽才會說根本不懂青少年在想什麼!
4個初步處理重點:
1.肢體接觸安撫+言語同理
拍拍肩、摸摸頭,告訴孩子我們懂他有很多煩惱。
2.多聽少說,增加交流方式
減少嘮叨,多讓孩子說自己想說的話,且盡量不批評,用說的會害羞也可以用寫的。
3.留給孩子更多獨立空間
相信孩子的能力,不要太介入孩子交友與生活自理。
4.談論性與愛
趁早實施性教育,讓孩子了解自己的身體有助自我認同。
Toyerguide也強調,不論幾歲的孩子都需要言語的同理與肢體安撫,先滿足愛與歸屬的需求,人們才有辦法更進一步去完成自我實現!當然大人也是,如果我們心情不夠平穩,不用強迫自己要去處理孩子的情緒,我們自己也需要先處理先發洩,再來顧小孩哦!(想成為更好的父母,請先理解自己)
sorce:Toyerguide | 幼兒教育 x 社會情緒學習 x 正向教養,pexels
你不孤單!你擔心的、傷心的、焦慮的我們都懂。
快來加入私密社團「媽媽妞真心話」,一個屬於媽媽們的交流小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