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中上映的《魔法黑森林》(Into the Woods),應該可以說是「有看過原作的人會很懷念、沒看過原作的人感覺普普」的電影,反應怎麼會差這麼多呢?
Source: into-the-woods -variety.com
稍微做過一點功課的話,你會知道,這是一部「改編」的電影,由迪士尼重製的經典百老匯名作。
1987年,《Into the Woods》(通常翻作《拜訪森林》)在百老匯首演,獲得空前絕後的成功,在當年東尼獎上取得最佳原創配樂、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執導等大獎,技壓《歌劇魅影》;而雖然它並未和同期的《歌劇魅影》一樣在台灣造成巨大迴響,不過絕對可以說是百老匯經典代表作。
然而到了2015年,電影的評價卻不如預期,在IMDb上甚至只得到6.2分這種極為普通(甚至對劇情片來說有點低)的分數,怎麼會這樣呢?
Source: photos+for+into+the+woods -nclife.info
我總共看了百老匯版本三次,都是由Bernadette Peters(在劇中飾演女巫)主演的第一版,十分精采,我想它絕對也是很多人童年時期的美好回憶。而迪士尼改編的這個版本我看了兩次,第一次看完覺得「天啊好懷念」,但第二次真的差點睡著。(喂)
不過說實話,我不覺得電影特別差,畢竟它雖說是「改編」,但其實歌曲、劇情、台詞、人物設定等通通沒有改,但可能是為了時間長度或電影鏡頭表達形式,它刪減了一點東西──然而好死不死,就是這一點點東西,讓電影結尾的感動大打折扣。兩者不同之處大致上有四個:
1. 演員表演方式
拿音樂劇演員和電影演員相比本就不公平,在此強調電影《魔法黑森林》的演員沒有問題,因為問題是出在「形式」本身。音樂劇演員的聲音表情動作一定要夠大,才能把表演能量打至每個角落;而電影演員表現不用那麼「滿」,否則會「太假」。但是,講話講到一半突然唱歌,本身就是一件不怎麼真實的事情嘛!所以電影演員們,明明要以唱歌的形式對話,但動作表情卻要經過收斂,綜合下來傳到觀眾這裡時,就沒那麼容易感動人了。
另外,電影裡安娜坎卓克的演技比起來較為內斂,不過這也有可能是因為Kim Crosby(百老匯版的灰姑娘)演得太好了,表情和哭泣的樣子真的非常有感染力,結尾安慰失去家人的小紅帽時那帶著滿腹不捨和同理心的表情,都能讓人信服,她就是那個痛失愛母、並慘遭繼母和姊姊們霸凌的善良女孩─仙杜瑞拉。
2. 節奏
原作和電影都有旁白,不過百老匯版本的旁白把節奏掌握得非常好,再加上音樂劇和電影不同,舞台就那麼一個,所以眾多角色發生的事,可以同時在5秒內一起表演完,但如果是電影,就要分開拍了,而就算畫面切換得再快,還是沒辦法像舞台劇一樣乾爽。
3. 互動性
歌劇、舞台劇、音樂劇和歌舞劇的好處,就在於它的表演形式能跟觀眾有較多互動,《Into the Woods》也有一些笑點是來自與觀眾之間的互動。像是旁白直接和觀眾對話、巫婆有幕突然站在觀眾旁邊問:「她(指樂佩)很可愛,對吧?」等等,甚至就連觀眾們以為「和自己處在同一視角/陣線」的旁白,演到一半居然「被角色們發現」,給活生生「抓進劇裡」,讓觀眾感到與角色們距離更近。重點是這些段落都讓人措手不及、捧腹大笑!很可惜電影礙於形式的關係,無法提供這些笑點。
4. 音樂劇設定更加殘酷,導致劇情更感動人心
舉例來說,電影裡麵包師傅切開大野狼肚皮那段,電影把它拍成像是「麵包師傅善良的解救行為」,但音樂劇版本的麵包師傅最大的出發點是因為「他需要小紅帽身上的斗篷」,換言之,他是為了自己想生孩子才這樣做。
另外電影把樂佩被女巨人踩死的橋段拿掉了,就算電影中梅姨演得好,少了這個大前提,讓後半段女巫的行為,也只會淪為單純的「邪惡」(小孩子應該會覺得她很壞吧?為什麼不保護身為「人類」的傑克呢?)。
但今天如果我們知道,女巫的女兒因傑克帶來的巨人而死,就顯得她想把傑克交給巨人的行為合理許多。電影最後女巫起肖、自取滅亡那段,只看過電影的人會自然將她理解成「反正原本就瘋瘋癲癲的人」,但看百老匯版本時,我們知道,她是因為辛苦拉拔長大的女兒慘死,而她法術盡失又無法將她起死回生,並且對使勁推卸責任的人們感到失望,才會走上死亡這條路。
Source: into-woods-1991 -cranesareflying1.blogspot.tw
所以回到核心問題,《Into the Woods》到底要跟我們說甚麼?電影版傳達的最大宗旨便是「要為行為付出代價」。劇中所有人都渴求著某件事,他們把願望掛在嘴邊並努力著,但最終卻因自己的行為,而失去某樣珍視的東西。
不過長達2.5小時的音樂劇,要說的事情可不只這樣。利用這個機會,我想替這部優質作品好好解釋一下,其餘它想傳達的重要理念:
1. 愛你的人會突然離開你
麵包師傅的太太、傑克的媽媽、樂佩…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死掉了,超級無敵突然,編劇完全BJ4不解釋,就是直接讓角色領便當,其實編劇是故意的,就像灰姑娘和Baker’s wife後來唱到的一樣:“Sometimes people leave you halfway in the woods.”黑森林就像人生縮影,所有事都可能發生,再怎麼愛一個人,他可能下一秒就必須面對死亡,這個世界就是這麼殘酷。
2. 許的願和小孩一樣貴重
結尾時眾角色們唱道:“Be careful what you wish. Wishes are children”此劇並不是要告訴我們「因為許願要付出代價,所以最好不要許。」重點應該是我們要「重視自己的願望」,並且莫忘初衷;音樂劇裡,假扮成「神秘人士」的麵包師傅的爸爸(電影戲份僅兩cut,但在音樂劇裡出場多次),在麵包師傅拿到傑克給的五枚金幣、沾沾自喜時,和Baker說:「記得你許了甚麼願!你會用錢買孩子嗎?」諷刺人們常因一時貪念,而遠離原本的目標。
3. 逃跑總是很容易
麵包師傅因失去妻子,傷心欲絕地在森林裡遊走,遇到自己的父親,兩人的對談非常動人但電影居然徹底簡化這一段。父親對麵包師傅說:「逃跑永遠都很容易。但我們要逃去哪?我們最終能逃去哪?」人生走到最後,不就是死亡嗎?人生無常,至少要在可以選擇的時候,好好面對問題,因為不管我們怎麼逃,到死之前問題都不會消失,除了面對它、解決它,沒有其他方法了。
4. 人沒辦法真的將心比心,除非他們遭遇同樣事情
巫婆要大家把傑克交給巨人,被麵包師傅擋下後,她問:「大野狼也有媽媽,你殺了大野狼,他媽媽會怎麼想?」因為同樣身為母親,所以她可以理解,但其他人不行。劇中還有相當多類似的例子,說明人通常都會站在對自己有利的角度看事情,唯有真正經歷同樣的事,才有辦法將心比心。
5. 父母真的會離開我們嗎?
電影看下來會發現重點比較擺在「付出代價」這部分,但音樂劇則是大篇幅地處理「親情」議題,最終要我們思考:「父母真的會離開我們嗎?」
嗯,我想至少編劇不這樣認為。
電影裡雖然沒演到,但音樂劇裡,樂佩最後發瘋了。其實,廢話,被囚禁了一輩子,突然抽離庇護,不瘋也難。代表樂佩雖然離開了母親,但母親對她的影響,卻形影不離、永遠不會消失。
舉個更明顯的例子。麵包師傅的爸爸扮成遊民神秘人士,看似遊蕩在森林中,其實總是暗中找機會幫忙兒子找到女巫要的原料。就連死掉的仙杜瑞拉的媽媽,在音樂劇版本中也幫了她數次。所以結尾大合唱中,仙杜瑞拉和麵包師傅唱“You are not alone. No one is alone.”的時候,才會那麼有說服力啊。(但電影因為這些部分都沒演到,所以說服力就降低了。)
Source: into-woods-1991 -cranesareflying1.blogspot.tw
我必須坦承,某部份的我是為了要為《Into the Woods》「平反」才會寫這篇(而且還寫很長,看到最後的你們真是謝謝了。),畢竟自己從小到大最愛的音樂劇被拍成電影,結果大眾都反應普普,還是會覺得頗寂寞的。當然我也沒有不喜歡電影版的《魔法黑森林》,不然我也不會花錢看兩次嘛!只是如果能因為這些淺見與分析,而讓更多人知道它的好,那樣就好了呢~
然後,不管你是不是和我一樣熱愛著這部經典百老匯作品,希望如果你有甚麼想說的,都請留下一點評論與指教吧!就像仙杜瑞拉對自己母親、小紅帽對媽媽和奶奶的感情一樣,唯有我們記得並討論著,好的作品(和逝去的人事物)才不會真正離開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