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學習的起點,因為閱讀不只是「讀」,還帶著我們開展視野,認識新知,更攸關理解、思考、組織、表達等能力。
儘管學校、社區、老師、父母費盡心思地大力推廣、舉辦各種研習會、教老師跟父母怎麼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卻不一定有用。不過,史丹佛大學的研究發現了一個簡單又容易執行的作法,只要給父母一封簡訊,就可以往前跨進一步。
source:pexels
網路教育媒體 The Hechinger Report 報導,舊金山聯合學區在試過許多宣傳、推廣方法後,發現增進孩子識字能力的努力幾乎落空。因為父母很忙,很難可以天天唸故事孩子聽或共讀,也不見得都能夠參加各種研習活動,而且那些精美的簡報、推廣的資料,都囊括太多資訊,根本不可能讀完、吸收、運用。不過他們並沒有放棄,反而跟史丹佛教育研究所合作、研究、實驗,希望能找出突破的做法。沒想到,成功的秘密,就在一封封給父母的簡訊裡。
簡訊的妙用
source:Pexels
每個星期,他們發送三則簡訊給父母。每一則簡訊都依孩子的年齡層量身訂造,並包含各只有一、二句話,有關閱讀或語文發展的學理跟應用方式。例如,某一天給幼兒的家長簡訊內容是:
事實:當你要孩子跟著你說的字和發出的聲音時,就是在建立他的語言和聆聽技巧。
小撇步:在幫幼兒換完衣服時,發出一種動物的聲音,並請孩子模仿:Cock-a doodle doo! (英文的雞叫聲咕…咕…咕…)
成長:在讀書給孩子聽時,加上這種聲音效果。念到車子時喊「ㄅㄨ ㄅㄨ」,請孩子跟著唸一次。
所以,有可能星期一晚上,父母收到的簡訊是問「孩子當天過得如何,有助孩子建立語言能力」,當天的練習就是問孩子跟當天有關的問題;星期三是「問孩子一個愚蠢的問題」,例如,如果要騎動物上學,他想要騎什麼、為什麼;星期五則可能是,請孩子講一件當天好笑的事。在跟孩子玩這些遊戲時,自然就會提到一些讀過的書、想要了解的事,也會在孩子的回答中練習與學到新的字句或知識。
這些簡訊的活動也盡量融入生活作息,讓它更簡易可行。例如,建議父母在洗澡的時候,教孩子認包裝上的字;在走到車子的時候,數數看要走幾步。
降低停課對小學生的學習衝擊
source:Pexels
這個研究在短短二、三個月內,就發現:有收到簡訊的家庭,孩子的閱讀能力和一些領域的測驗分數進步了,而且也比沒有收到簡訊的家庭的孩子高。另外,這些父母也變得參與更多家庭和學校的活動。
這讓父母不用特別提起勁提醒自己在週間晚上去讀教養書、思考何時要應用哪些技巧,而且不一定要每天做,所以沒有負擔,又簡易可行。在密西根學前教育中心工作的珍斯( Valerie Jens )有二個女兒,也加入這個方案。她說,她自己是個教育從業人員,但是也不會知道所有相關的事,這個做法讓她和孩子都覺得有趣、而且會真的繼續做。
後來,這個計畫除了識字、閱讀,又加入了其他面向的內容,像是孩子的情緒教育、建立自信、出缺席狀況、其他的學習內容等,都很成功,也獲得了包括聯合勸募等單位的資助,在各地推廣、或套用。
source:Pexels
在新冠肺炎疫情中,舊金山把這個做法普及到所有8歲以下孩子的家庭,遠在另一邊的紐約市政府也加入行列。在疫情期間,超過25個社區、機構用這套方法,降低停課對孩子學習的衝擊。
在美國,已經有超過130個組織、學區提供這項服務,父母可以選擇每周要收到三次哪一個領域的簡訊,在家就可以為孩子的學習與成長打底。「這是個習慣的問題」芝加哥大學公共政策與行為經濟學教授卡里爾(Ariel Kalil)說:「你想做的跟實際會去做的,總是有落差。」這個簡訊,就是兩者之間的距離。
【延伸閱讀】
對著爸爸喊老公、要媽媽「把奶交出來」!幼兒學語時的20句爆笑語錄
本篇文章由『親子天下』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你不孤單!你擔心的、傷心的、焦慮的我們都懂。
快來加入私密社團「媽媽妞真心話」,一個屬於媽媽們的交流小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