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幾乎是抱著平板手機長大的,妞編輯看過最小的11個月就開始看卡通,小學生、國中生也很流行看抖音、IG REELS、SHORTS等等的「短影音」,最近陳志恆諮商心理師特別發了一篇文章提醒家長們這類短影音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吸引眾多網友分享留言、紛紛贊同!
觀看短影音的後續影響不是空穴來風,陳志恆心理師首先解釋,會造成負面作用的是短影音的「呈現形式」,因為短影音通常有以下這三個特徵:
1.時間短:通常30秒到一分鐘,最長不會超過兩分鐘。
2.刺激強:超好笑、超催淚、超誇張、超有趣,為你帶來立即滿足。
3.深度淺:沒時間針對某議題聊太深,你也不太需要動腦。
我們從孩子0歲起就希望給予孩子適當的「五感體驗」刺激身心發展,並培養專注力、理解能力,但短影音卻有可能摧毀我們的努力!短影音的呈現形式剛好就是告訴孩子:不要久、不要複雜、要誇張。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習慣這樣的娛樂,對其他事物毫無興趣。
陳志恆心理師時常進校園演講,就有許多學校老師跟他分享,大多學生越來越難以長時間維持專注,這一來影響到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習成效,甚至社交能力也出問題。妞編輯認為短影音影響社交能力的面向有很多,前陣子「蘿蔔刀」事件就是,孩子看了短影音,也學影片裡的人拿蘿蔔刀隨意刺向同學親人還覺得好笑、好玩,說明了不只是溝通能力,孩子的價值觀也深受影響。
陳志恆心理師在文中提到:「你是否常聽到孩子嚷嚷:『好無聊』?確實,現實生活的各種活動體驗,都比不上娛樂型短影音能帶來立即且強烈的滿足。」他說明,因為娛樂短影音的刺激強,大腦嚐到甜頭後,便期待下一次高強度刺激的出現。
短影音的刺激常常已經超過孩子可以承受的程度,這種情況導致孩子的感官麻痺,因而對刺激的需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強,甚至影響心理健康。這也是為什麼電視節目、電影要分普遍級、保護級、限制級,過度的刺激對孩子來說很傷,尤其是高敏兒!
陳志恆心理師也擔心短影音淺碟的內容讓人無須花費心力去思考,孩子的生活將缺乏「深度思考」的機會,例如面對問題,孩子時常「懶得想」,或想要大人直接給予答案,而這不是臺灣獨有的狀況,國外也有研究證實了這些猜想。
妞編輯認為孩子不習慣獨立思考在學習上也非常吃虧,現在臺灣的學校還是填鴨式、背誦教育為主,但考試題多是延伸理解題,若孩子不能夠自己吸收知識、融會貫通,那準備再多也很難考高分,更何況孩子的專注力已經下降,也背不了太多東西。
最後,陳志恆心理師強調一定要規範孩子對網路3C的使用,規範時要綜合考量「時間長度」、「用途」和「內容」,但規範不是禁止,要完全禁止非常困難!畢竟孩子無聊就是會想要看,平時多帶孩子參與各式活動,或者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讓孩子有別的事可以做,找到更健康的興趣才是上上策!
你不孤單!你擔心的、傷心的、焦慮的我們都懂。
快來加入私密社團「媽媽妞真心話」,一個屬於媽媽們的交流小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