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編自法國標緻雪鐵龍(PSA)集團前任CEO克里斯蒂安斯泰夫(Christian Streiff)真人真事的立志喜劇,在法國上映時獲得破億票房的好成績。暢銷自傳、原著小說《勇氣:標緻雪鐵龍總裁從頂峰墜落的歸零人生》中文版也在12月12日正式開賣,不論是先了解故事再進戲院,或是觀影結束再好好拜讀,相信都會非常佩服這位CEO的決心與毅力喔。
以克里斯蒂安為原型的嚴苛工作狂總裁亞蘭瓦普勒,某日在辦公室午睡,竟意外中風,記憶力與語言能力皆因此受損,甚至遭到公司無預警解雇。歷經三年漫長的復健,他不但50天走完阿姆斯特丹到尼斯1500公里的朝聖之路、駕帆船穿越太平洋、持續進行語言復健、重拾家庭生活、睡眠休養、做數獨並閱讀,也對人生多了一份從容。如今的他又重返商場,擔任全球前三大航太集團──賽峰(Safran S.A.)企業監理會副主席。而根據他對抗失語症的經歷寫成的自傳,也成為法國醫學界大力推薦的勵志書籍。
「失語症(Aphasia)」是腦部掌管語言功能區受損引發的一種神經疾病,最常見的病因是由中風所導致。就讀英文系的我曾經在語言學概論學習到與「失語症」有關的基礎知識,更因為對語言習得有興趣而在期末報考時甚至以此做為主題,因而更加了解除了「失語症」外,還有「失讀症(Alexia)」與「失寫症(Agraphia)」。
就像片中語言治療師珍所說,每位患者每天的症狀都不太相同,他們各自的語言表現上都有個人特有的缺陷與長處。除了根據中風的嚴重程度會有所分別之外,大腦裡受損的區域不同也會導致不同的症狀。語言學概論裡介紹到的屬於古典區域分類學派,主要發展自19世紀的神經學家保羅·布洛卡(Pierre Paul Broca)與卡爾·韋尼克(Carl Wernicke)的早期研究。「失語症」主要分為「布洛卡失語症」與「韋尼克失語症」,以及其他的次要類型。
「布洛卡失語症」又稱為表達型失語症(Expressive aphasia)或運動型失語症。患者通常說話不連貫、緩慢,且無法使用太多字詞。無法製造符合文法的流暢句子,只能以短而間斷的句子表達思想。病人知道自己說話不流暢,但對於語言的理解能力是正常的。布洛卡區(Broca’s area)受損的話,主要是表達方面比較有問題,心裡想的身體或嘴巴卻無法表達出來,與「韋尼克失語症」可以說是相反的失語症類型。
從電影當中可明顯看出,主角亞蘭罹患的是「韋尼克失語症」,也就是他中風時損傷的腦區為大腦後部的左顳葉皮層,也就是所謂的韋尼克區(Wernicke’s area)。不過,分類只是大致區分不同患者的狀況,不只一個區域受損也是有可能的,而若是布洛卡區也同時損傷的話,則稱為全面型失語(Global aphasia),患者的理解能力與語言表達都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既然每位患者的症狀不同,那「韋尼克失語症」在亞蘭身上呈現出什麼特徵呢?又稱為「感覺性失語症」或「接受性失語症(Receptive aphasia)」,患者主要喪失的是「接受性」的語言能力。顧名思義,理解他人話語甚至自己話語的能力降低,但由於表達能力並沒有問題,所以可能會有命名失能症、亂語症或多言癖的情況出現。在電影當中,亞蘭剛從昏迷中醒來時,不停地向家人與司機說話,但這一大串眾人都聽不懂,直到女兒錄下來播給他聽他才意會過來,這也就是所謂的「語詞沙拉」。失語症患者在聽到描述時,也會取用字面意義,而非象徵性意義,例如,遭到公司無預警解雇後,秘書對他說「祝你好運」,亞蘭生氣地回答「你認為我需要好運嗎?」,秘書表示這只是慣用語。
雖說此論點尚未有科學立論佐證,但或許患者在患有失語症之前的生活習慣也會影響到復健成效與嚴重程度。在片中,我們可以看出,不管亞蘭如何「混蛋」(本尊表示:「我沒那麼混蛋,一點點而已。」),他畢竟還是一位既幽默又有能力的領導者,甚至受邀擔任演講比賽評審,他的語言能力想必有目共睹。除了他事後勤能補拙地復健與努力之外,這可能也是他的語言能力之所以沒有丟失太多的原因。
千萬不要覺得片中亞蘭,也就是現實生活中的克里斯蒂安只是特例。這樣的恢復力固然驚人,但當初我「失讀症」報告裡的主角也是另一個奇蹟的例子。霍華恩格爾(Howard Engel)先生是一位加拿大懸疑小說家,同時也是加拿大廣播公司的製作人,應該很難想像一位「作家」罹患「失讀症」吧。通常「失讀症」患者都伴有「失寫症」,但恩格爾很幸運地沒有,因此,雖然他無法閱讀自己寫下的文字,但在復健與生病期間他仍舊持續寫作。這也使醫生認為,他之所以能夠保有如此程度的語言能力,或許與他的「作家」職業有關。他也跟亞蘭一樣有著把事物記在筆記本的習慣,痊癒之後他將自己復健的經歷寫成《忘了如何閱讀的男人(The Man Who Forgot How to Read)》,而筆記本則以回憶錄的形式出版為《筆記本(Memory Book)》
平常人說話尚且會有「語音偏誤(Speech Error)」,何況「失語症」患者。因為本片為法國電影,不懂法文無法進行語言分析,但原本觀看字幕的我從某個橋段開始便開始注意英文字幕。語言治療師珍在為亞蘭進行語言治療時,指著手錶進行命名失能症的復健,亞蘭總是將「秒針」說成「喵針」,後來珍告訴他,如果忘記某個東西的名稱,試著用其他相近的方式表達,最後他說出了「妙針」。若是看中文,應該完全無法理解為何把「秒」講成「妙」會比講成「喵」好吧。中文字幕翻譯都採用相似音的方式處理所有亞蘭的「言語偏誤」,但是表音文字裡的「言語偏誤」種類可多了。雖說是以英文字幕為例,但片中出現的就有「預期發音(Anticipation)」、「延遲發音(Perseveration)」、「音位轉換(Metathesis)」、「殘留語音偏誤(Residual Speech Error)」、「語音置換偏誤」(Sound-exchange error)」與「字詞置換偏誤」(Word-exchange error)」等。
在練習車展發表時將百分比percent說成cerpent;即便是法文也聽得出偏誤的Whisky變Kyswhi;拜託珍時把begging說成egging;車展恭賀大家時說「Have a day good.」,更別提片中生病後的亞蘭將「再見」當成「你好」掛在嘴邊了。可是上述畢竟是針對英文字幕所做的觀察,懂法文又學過語言學的朋友,肯定能在觀影時被亞蘭的毅力感動並發現更多樂趣。
除了語言學之外,片中還有個有趣的小彩蛋。由於本尊克里斯蒂安跟導演說自己年輕時的夢想是當演員,導演也特地安排一個角色給他客串,完成他的心願。大家不妨注意一下,在亞蘭被公司無預警解職後前往就業局尋求協助時,坐在他旁邊的老先生,不僅像是看著當年的自己,他還有句台詞呢,好心提醒到號的亞蘭進去諮詢。
電影在幽默之餘,也告誡我們「事業、家庭與健康」兼顧的重要。中風後,亞蘭對語言治療師珍訴說自己當年是如何在妻子過世後,更加投入在工作當中,以至於錯過了女兒的成長。而今,不但身體搞壞了,還得忍受女兒對自己的控訴。本尊克里斯蒂安實際上經過了三年的復健,電影只透過100分鐘就呈現了這段過程,主要聚焦在他利用這段時間重拾家庭生活。包括參加自己永遠缺席的學校活動,以及為了與女兒一同健行所做的準備,在在都能看出滿滿的父愛。其中,最後一幕與女兒同遊的亞蘭看到女兒車票上的名字跟自己姓時,開心與欣慰溢於言表。過去可能因為保持低調或是有父親卻形同單親而選擇從母姓,在與父親修復關係之後,跟爸爸姓再也不是不愉快甚至丟臉的事了。
與女兒的互動方面,還加入了公眾演講(Public Speaking)的元素。曾經有人說,世界上最多人害怕的事是「公眾演講」,第二名是「被火燒死」,也就是大家寧可被火燒死也不願在眾人面前講話。(誤)不過,它的確是不少人死都不想去做的事,而在片中,女兒為了讓父親看到自己,努力克服對公眾演講的恐懼。即使她對亞蘭說「我不是你,在陌生人面前講話很不自在。」,她還是願意跨出那一步,雖然最後站在台上的她因為沒有看到父親熟悉的身影,而放棄了,但報名參加本身就是很勇敢的一件事。事後也解開誤會,原來父親是不小心將筆記本遺留在咖啡廳才會迷路錯過了演講,但也證明了對於在台上進行公眾演講的人來說,哪怕只有一位,只要台下有鼓舞的眼神、熟悉的面孔,就是講者最棒的啦啦隊與強心針了。
另外,為使劇情更加豐富,電影也添加了兩條圍繞在語言治療師珍的主要支線故事:尋母與愛情。尚未閱讀原著無法肯定,只能臆測,前者大概真是本尊克里斯蒂安曾經做過的善事,而後者則是為了緩和電影悲傷的情緒並使角色更立體所做的安排。珍是被領養的孤兒,長大成人後反而是養父母拼命催促她尋根,可以說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果不其然,好不容易等到當初的收養資料,播打了電話卻是空號,因為職務上與亞蘭成為好友,亞蘭也利用自己總裁的人脈,最終幫她找回生母。而護理師與語言治療師的互動,則為電影增添不少笑料,就連護理師與亞蘭的互動也極為活潑,若有這樣的護理師與語言治療師,患者應該都更願意復健吧。但是,把病床當滑板溜與把乘載病人的輪椅當賽車,恐怕還是在電影裡出現就好了。
《尖峰人生暫停一下》不僅是一部勵志的真人實事喜劇劇情片,提醒我們生活平衡的重要,同時也向社會大眾揭露失語症患者所面臨的困難,使大家對這個疾病更加認識,同時也了解到只要肯復健,要完全康復絕非不可能。
圖片來源:IMDb
■作者Viola,《Screen Scream影迷尖叫屋》管理者,喜歡看電影,熱愛吸取電影資訊,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影痴。平常秉持專業,理性介紹電影的Viola只要碰上喜歡的男女演員,就會無法自拔的從影痴變花痴。
■《Screen Scream影迷尖叫屋》:部落格、FB粉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