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心,是想要逃離正在做的事。
鎖定觸發行為的動機,
拔除分心源頭、打造高績效空間,
用10%時間的專注,換取90%時間的悠哉。
《專注力協定:史丹佛教授教你消除逃避心理,自然而然變專注》內容節錄
有一個永遠都在分心的人,古希臘人把他神格化了。
因此,當某個東西讓人極度渴望卻可望而不可即的時候,我們將其形容為 tantalizing,這裡用的就是他的名字。
這個故事是這樣子的,坦塔洛斯(Tantalus)被他的父親宙斯懲罰,被驅逐到了冥府,在那裡,他發現自己在一池淺水中勉強地站立,身旁有一棵樹,樹上的果子已然熟透,在他頭上晃動著。這樣的詛咒感覺還滿慈悲的,但是每當坦塔洛斯試圖摘取果子,樹枝就會移開,永遠都搆不著;當他彎腰想喝口清涼的水時,水就會退去,所以他永遠無法止住飢渴。坦塔洛斯的懲罰就是永恆地渴望,卻永遠得不到。
你得稱讚古希臘人的這些寓言故事,很難再更精確地體現人類的狀況了:我們總是在追求著什麼:更多的錢、更多經驗、更多知識、更高的地位、更多的什麼。古希臘人認為這只是身為一個易犯錯的凡人所背負的其中一項詛咒,於是他們用這個故事來描繪我們永無止境的欲望,以及其所擁有的力量有多大。
你有什麼超能力?
我很愛吃甜食,也很愛社群媒體和電視。
但是,無論我有多愛這些東西,它們也不會在感情上給我任何回饋。餐後過度沉浸在甜蜜的放縱裡、浪費太多時間滑手機、瀏覽貼文、毫無節制地沉迷在 Netflix 裡面直到凌晨兩點:這些都是我曾經做過的事,且是出於習慣、幾乎是毫無意識的行為。
就像吃太多垃圾食物會導致健康問題,過度使用行動裝置也會導致負面的後果。對我來說,我就是這樣讓這些分心行為占據了比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還更優先的位置。
最糟糕的是,我讓這些分心行為對我和我女兒的關係所造成的影響。她是我們唯一的孩子,對我以及我太太而言,她是這世界上最美好的孩子。
Source:pixabay
有一天,我們兩個在玩一本兒童遊戲書裡提供的遊戲,這本書的目的是拉近父女關係。第一個活動是講出對方最喜歡的東西,而我們要進行的下一個活動是要用書的其中一頁做一架紙飛機,接著則是一道我們兩個都要回答的問題:「如果你可以有任何一種超能力,那會是什麼?」
我真希望可以告訴你我女兒那時候的回答,但我說不出來。我完全不知道她說了什麼,因為我人在,心卻不在,我雖然身處房間裡,但心思卻在其他地方。「爸比,」她說:「你的超能力會是什麼?」
「嗯?」我含糊地應著:「等一下,我回完這個訊息就好。」我支開她,因為我正專注在我手機裡的某個東西上,我的目光緊緊地黏在螢幕上,手指忙著輸入一些當時看似重要、但是絕對可以等等再做的東西。她安靜了下來,等到我抬起頭的時候,她已經不見了。
可以跟我女兒共度一段魔法般時光的機會就這麼告吹了,只因為我手機裡有什麼抓住了我的注意力。這件事,如果只發生這麼一次,也沒什麼;但如果我說這只是個獨立事件,我就是在說謊了,同樣的場景在這之前已經上演了無數次。
引力與分心
想像一條線,這條線代表你一天中所做的每件事的價值,愈往右端,愈有價值,愈往左則是價值愈低。
光譜的右端是引力(traction),這個字是從拉丁文trahere 來的,意思是「牽引;拉」。我們可以把引力想成是生活中牽引我們向前的行動。左端則是分心(distraction),是與引力相對立,一樣從這個拉丁文字根來的,這個字的意思是「把心思拉走」,分心則是干擾我們,讓我們無法向著願景中的人生前進。
所有的行為,無論是向引力或是向分心靠近,都是被誘因所驅使,這個誘因可能來自內在或外在。
內在誘因從內部給我們暗示,我們感覺肚子在叫的時候,就會找零食;冷的時候就會找件厚外套來讓自己暖和一些;而當我們傷心、孤單、壓力很大的時候,可能就會打給朋友或是所愛的人來尋求支持。
分心的代價是什麼呢?
1971年,心理學家司馬賀(Herbert A. Simon)就有了先見之明,他寫道:「資訊上的富有意謂其他事物的匱乏……注意力的貧乏。」研究人員告訴我們,專注力和集中力是讓人類擁有創造力並且繁榮發展的基本材料。在自動化增加的年代,最熱門的職缺將會需要具備用創意的方式解決問題,並提出新穎的解決方案的能力,也需要人類高超的智力與獨創力,這需要高度專注於手邊工作才能夠產生。
以社交的層面上來說,我們明白親密的友誼是身心健康的礎石,且有研究指出,孤獨要比肥胖來得更危險,但是如果我們老是分心,當然無法培養緊密的友誼。
考慮到我們的孩子,他們如果無法保持夠長久的專注力來自我耕耘,要怎麼有所成長?當他們看到的不再是關愛的面容,而是老緊盯著螢幕的一顆顆頭頂時,我們正在替他們建立什麼樣的榜樣?
再重新想想坦塔洛斯,他的詛咒到底是什麼?是永無止境的飢渴嗎?並不盡然,如果他停止這種無盡的追求,會怎麼樣呢?畢竟他早已身處地獄,而就我所知,已死之人並不「需要」食物和飲水。
Source:pixabay
詛咒並不在於坦塔洛斯花費了無窮無盡的時間,去追求注定無法企及的物品,而在於他對自己行為背後更高一層的瘋狂性渾然不覺。坦塔洛斯的詛咒在於他的盲目,他無法察覺從一開始他就不需要那些東西,這才是這個故事真正的寓意。
坦塔洛斯的詛咒也是我們的詛咒。我們不由自主地要去追求看似需要、實則不然的事物。我們不「需要」搶在這一秒查看電子郵件,也不「需要」掌握最新新聞,不論我們覺得這些事有多麼迫切。
幸運的是,我們不像坦塔洛斯,面對欲望,我們可以止步,辨認這些欲望的本質,並且做出處置。我們期待企業能夠創新,以解決我們不斷改變的、總是更進一步的需求,但是我們必須得提出這個問題:更優質的產品真的可以創造更好的自我嗎?讓你分心的東西永遠都會存在,而管理它們是我們的責任。
「變得心無旁騖,意思就是努力地讓自己做到言出必行。」
心無旁騖的人對自己和對他人都一樣誠實;如果你在乎你的工作、你的家庭以及你的身心健康,你必須學會怎樣才能變得心無旁騖。這四個步驟構成的心無旁騖模型是一個工具,讓你可以用新的方法看待這個世界並與其互動,這個工具的功能像是地圖,引導你控制你的注意力和選擇你的人生。
本文摘自《專注力協定:史丹佛教授教你消除逃避心理,自然而然變專注》
作者:尼爾.艾歐, 李茱莉
原文作者:: Nir Eyal, Julie Li
譯者: 陳映竹
出版社: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