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們有聽過長輩這樣說過嗎:「小孩越抱越黏人」,沒養過小孩的我們也只好愣愣地聽著長輩的教誨,但內心的渴望常常和理性相抵觸。不過黃瑽寧醫生在11月4日的《享婚時代2019:安心做父母,在愛裡無懼》演講中,解放各位媽媽了:「請盡情地抱你的小孩!越抱小孩的人格發展越健全!請盡情地擁抱他、疼愛他吧!」
source: stocksnap
據醫生在演講裡所說,在20世紀初時這種育兒方式確實是主流,認為少跟小孩接觸、讓小孩唸寄宿學校,才能發展出獨立堅強的人格;直到1959年,心理學家約翰鮑比才提出新的理論「依附理論」。心理學界才正視嬰幼兒的發展心理。
source: stocksnap
時間再往後一點,美國心理學家安沃斯做了「陌生情境實驗」,觀察三歲小朋友在媽媽離開時的反應,因此提出了更詳細的研究報告,將孩子的依附型態分成三種:
安全依附型
媽媽離開後,寶寶雖然哭泣但是可以被安撫,等媽媽回來後也能從媽媽的擁抱得到安慰,然後繼續探索環境。
焦慮依附型
媽媽離開後,寶寶歇斯底里地大聲尖叫、哭泣,出現強烈的分離焦慮;媽媽回來後雖然想要擁抱,但出現的行為卻是對媽媽拳打腳踢,甚至咬人。
逃避依附型
媽媽離開後,小孩會四處張望找媽媽,但等媽媽回來後卻對媽媽相當冷漠,沒什麼反應。
source: stocksnap
安沃斯在實驗中發現,若小朋友在出生後,媽媽有給小孩足夠的擁抱及安全感,母嬰的依附型態是健康的,就是所謂的「安全依附型」;但若刻意訓練的小孩的獨立或忽略需求,嬰兒將出現後兩者不健康的依附型態,如果沒有即時改正,其成人模式就是所謂的恐怖情人或是稀疏的人際關係:只要分離就會產生強烈的焦慮或不安全感,或者「假裝獨立」,不願意向他人表達自己的情感。
source: stocksnap
除了擁抱小孩,正確給予小孩安全感的方式還有很多,包含即時回應孩子需求,回應孩子的牙牙學語,雖然聽不懂他在說什麼,但我們依然要和他互動;對孩子建立出正面、善意的印象;有一起玩耍的時間、不用情緒性的話懲處、恐嚇小孩......等等。
source: stocksnap
所以,趁我們的小寶貝還小,就盡情地抱吧!熱情地回應小孩對我們的依賴,前輩媽媽們說得對:「小孩這時候不抱,長大了就不給抱了~」
媽媽苦但媽媽說不出?快來加入私密社團「媽媽妞真心話」
一個屬於媽媽們的交流小天地,讓媽媽們盡情問問題、找答案、分享喜怒哀樂吧~
Source: 黃瑽寧醫生11/4 享婚時代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