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土庫國小老師林怡辰發現,每接一個全新班級,她就得花好多時間幫小孩「排毒」。有的孩子很沒自信,造句每寫一句就跑來問:「老師,我這樣寫對嗎?」有的智力沒問題,卻因怕被跟手足比較而放棄學習;還有稍稍被唸一句就對同學大吼大叫的孩子,看似火爆但內心無比脆弱,因為他的情緒從未被爸媽接納過。
林怡辰感嘆,光看這些孩子的行為面也許很頭大,「但讀懂了每個孩子的故事後,只覺得心疼。」當內心的壞情緒、黑暗面出現了,我們從小被教導的「不要碰、蓋起來,放在心裡就好」,但壞脾氣就像一塊大黑影緊跟著我們。就連面對別人的傷心時刻,我們也會不知所措、笨拙的想安慰對方:「唉呦,你不要這樣想啦!」只想趕快讓事情好轉、讓尷尬過去。
「我們的學校跟家庭教育,在情感訓練上都是『成功者教育』,它很少教我們面對經常性挫敗、平凡、傷痕累累,有時存在著惡意的人生」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吳明益在他臉書上這麼寫著。情緒教養專家楊俐容也感嘆,許多孩子在面對人生困頓時,並沒有自己處理課題的能力。「但孩子出現負面情緒時,其實正是情緒教育的關鍵時機」楊俐容說。
所有陰暗面 反過來看都有巨大的正面力量
被評為可能過度樂觀的正向心理學研究退燒後,暢銷書市場吹起一陣「看見負面情緒的正面力量」風潮。談「自卑」的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專書《被討厭的勇氣》從二○一四年出版,穩站博客來暢銷書排行榜龍頭長達兩年,阿德勒認為「自卑」不是壞事,用對了反而是成長動力,這個翻轉眼光大大療癒人心。
其他像是談脆弱的《脆弱的力量》、談延宕滿足的《忍耐力》、談挫折忍受力的《韌性》以及談內向害羞的《發掘內向孩子的優勢》,都不是要大家「壓制」壞情緒、逼自己變正向,而是邀請大家戴上一副翻轉的眼鏡,改掉過去面對壞脾氣的錯誤方法,從壞脾氣中找出正向力量。
在鼓吹競爭、外放、正向的文化之下,面對小孩展現了性格、情緒上的黑暗面,比方自卑、脆弱、失控、輸不起或害羞沒自信,當爸媽的更容易一腳踩進「管教誤區」:因為怕小孩長大以後跟自己一樣吃虧,所以更嚴苛壓制;或者因為自己從小被管怕了,只求小孩快樂成長、放棄管教。「過度補償」的教養觀,常讓我們管教失準而不自知,因而錯失了珍貴的教養契機。
弔詭的是,一批高唱要孩子在愛與開明環境下長大的爸媽,卻養出了一批禁不起壓力的「草莓族」年輕人。精神科醫師鄧惠文分析,草莓族並不是不想把自己長好、只想當醜醜的爛草莓,他們反而是不能允許自己事情做不好的草莓,但當他們能力還不夠,又被別人說事情做不好,馬上就崩潰了。
想矯正孩子的地方,其實最像自己
草莓族的爸媽通常很「自戀」,不是覺得自己很棒的自戀,而是「不允許、甚至厭惡自己內在不完美的自戀」,他們有一種「我不夠好、就天崩地裂」的深層焦慮,因此會用盡全力去逃避、排除任何會引起「我不夠好」感受的訊息,躲在「我很好」的舒適區內,或者轉化成自我中心強大的厚臉皮型自戀人格,根本沒辦法思考「我可能犯錯」。
自戀的父母無法接收小孩的負面訊息,不允許自己跟小孩犯錯,教出來的小孩同樣無法接受自己性格上有弱點,認為所有不好的地方都應該要切掉,無法公允的看自己。同樣的,敦南兒童專注力中心技術長廖笙光也觀察到,有些爸媽非常執著在「扭轉」孩子不好的個性跟脾氣,而這些性格、脾氣也不是跟爸媽的南轅北轍,通常都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這些小孩的某個性格脾氣,在別人看來都覺得『還好啊!』,但爸媽就是心裡過不去,擔心小孩以後會吃虧,硬要糾正過來,因為看到孩子身上最想調教的那個部分、其實最像自己。」
要改的從來就不是小孩的「性格跟脾氣」,而是改變他們面對負面情緒跟壞脾氣的「想法跟行為」。因為每個情緒跟性格特質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在與它們狹路相逢時,「當我們能真誠面對它們,把感受說出來,就比較能接受、看到自己內在的部分,那個部分雖然不一定會就此消失,但至少我們有機會去理解、探索,」精神科醫師林怡青說。
《親子天下》特別請五位國內的心理界專家為讀者解析強調反思情緒力量的暢銷書,同時採訪多位專家與老師分享,當孩子展現出「自卑、脆弱、失控、輸不起、內向」時,如何不用「消滅對立」、而改以「接納覺察」的眼光,帶孩子翻轉壞脾氣、看見並接納更完整的自己。
本篇文章由『親子天下』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你不孤單!你擔心的、傷心的、焦慮的我們都懂。
快來加入私密社團「媽媽妞真心話」,一個屬於媽媽們的交流小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