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為配合行政院國發會2030雙語國家政策,今年10月16日預告修正「幼兒教保及照顧服務實施準則」草案,要將現行條文第13條第7款「不得採全日、半日或分科之外語教學」之規定刪除,改為「不得進行以精熟為目 的之讀、寫、算教學。」
預告一出,引起幼教界熱議。不少幼教老師持反對意見,認為教育部不該鬆綁英語學習限制,更質疑政府大動作刪除法規限制,無疑是讓現階段違法教英文的全美語、雙語幼兒園等私立幼兒園就地合法。
托育催生聯盟今(8)日也大動作召開記者會,向教育部表達刪除法規的不滿。此新法目前尚未通過,已引來幼教學者、老師及民間團體的疑慮,他們最擔心的一點是鬆綁法規後,全台幼教教學方向,很有可能發展為全美語或「No Chinese」幼兒園。《親子天下》根據採訪,整理出幼教界6大疑慮,闡述鬆綁法規如何造成全方位幼兒發展影響:
source:www.pexels.com
疑慮1:母語都學不好,如何學英語?
持反對意見的幼教老師紛紛表示,大多數幼兒連國語都不流暢,又如何能好好說英文?多元家長教育協會常務監事、輔仁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石易平亦引據過去所做的研究,指出全美語教學可能導致孩子學習的障礙。她以其中一名台北學童案例為例,自幼在全美語的幼兒園,升上小學後看不懂應用題,也連帶影響其他學科的學習。
source:www.pexels.com
疑慮2:全美語課程,影響幼兒正常化教學
托育催生聯盟召集人劉毓秀指出,幼兒園教學應秉持統整方式實施,不得採分科方式進行、自幼兒生活經驗及在地生活環境中選材等原則實施教保課程,目的是讓幼兒能發展基本生活能力、認知能力,為進入國小校園環境做充足準備。
但若在無條件限制下的情況開放幼兒學英語,恐怕只會讓幼教課程被英語所綁架,所有的課程設計,都以「精進英文」為出發點,而非以「發展生活能力」做準備。細看過去標榜全美語、雙語幼兒園的私幼,多半是教拼音、讀寫,而非是讓幼童從生活環境中學習生活經驗、了解在地文化。
石易平則擔心,孩子在全美語的英語環境容易因為緊張,傾向避免和同學互動,讓英文學習反而影響孩子的人際關係和社交發展能力。
疑慮3:育兒軍備競賽向下延伸,增加家長經濟負擔
據了解,現階段全美語幼兒園一學期費用大月落在10~15萬上下,一學期要價20萬以上的園所仍大有人在。托生盟與全教總擔心,一旦鬆綁法規,除了讓現階段的違法私幼就地合法之外,也讓原本不想加入「贏在起跑點」比賽的家長們被迫參賽,「當所有人都搶著送小孩去學英文,為了孩子的未來,我能說不要嗎?」一名育有4歲幼兒的廖小姐焦慮的說,如果法規真的鬆綁,為了孩子,她也只能咬牙每月砸錢讓孩子學英語。
疑慮4:拉大幼小階段學習成就差距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幼兒委員會主委楊逸飛指出,法規一旦鬆綁,受到最大衝擊的恐將是弱勢家庭。他認為,弱勢家庭的學生不但無力負擔學習英語的成本,也將使得學生從幼童階段就拉大的學習差距,只會令弱勢學生處於更不利的學習處境。
source:www.pexels.com
疑慮5:公共化托育恐受衝擊
鬆綁法規後,幼教界擔心連公共化托育體系也會受到影響。楊逸飛指出,當全美語成為幼教顯學時,準公共化幼兒園為了招生,想必也會跟著轉型,「但準公共化又受限於政府法規而不能任意漲價,為了能夠成為全美語,園所的成本勢必得增加,為了能盈收,準公幼業者很可能下一年就不跟政府簽約,直接轉型成全美語私幼,」如此一來,政府標榜的平價托育恐將不再。楊逸飛也憂心,公幼和非營利幼兒園的招生恐將因此受到影響。
source:www.pexels.com
疑慮6:台灣師資不夠,外師不合法
托生盟與全教總皆認為,現行能教英文的幼教師資不足,坊間所謂的全美語、雙語私幼多半也是聘雇外籍教師,但聘用外師不僅違法,外師更不具幼教專業,只能教授英語拼寫、口語等能力,不具備幼兒身心發展的專業。全教總認為,將孩子交給不具幼教專業的外師,錯置了幼兒教育的本質,且也無法保障孩子的學習與照顧品質。
儘管幼教團體、老師對於鬆綁法規持反對意見,但不可否認的是,台灣仍有不少家長非常在意英語學習,也有許多家長爭相將孩子送到全美語、雙語私幼,坊間大量的全美語、雙語私幼也反應了家長對英語強烈的需求。
幼兒學習英語最大的困境或許不是鬆綁法規,而是社會只能從 No Chinese 與 No English 間選擇一條路走。融合式英語的學習方式,是否能成為此困境中的第三條路?結果仍有待張望。
【延伸閱讀】
本篇文章由『親子天下』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你不孤單!你擔心的、傷心的、焦慮的我們都懂。
快來加入私密社團「媽媽妞真心話」,一個屬於媽媽們的交流小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