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可以睡整夜了嗎?」「寶寶可以自己睡一間房了嗎?」這是新生兒父母常被問到的話。很多人的原意只是關心。但不少把寶寶能夠「睡整夜」、「自己睡」當作目標的父母,可是吃盡了苦頭。
這樣的爸媽可能看了育兒書,說這樣可以訓練孩子獨立,也能讓父母半夜不被吵醒,睡得更好。但也有爸媽可能為此在孩子的哭鬧與半夜頻繁起床間循環、掙扎,夜裡半夢半醒,白天精神不濟。
到底嬰幼兒該怎麼睡?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的「BBC未來」系列報導發現,這個問題根本沒有標準答案,而且還「換位思考」從亞洲的觀點出發,問「西方育兒方式很奇怪嗎?」BBC統整各國相關研究指出,寶寶該怎麼睡、怎麼養,端視文化與個人差異,很多看似「科學發現」的醫學研究都不夠嚴謹與全面。
寶寶該不該自己一張床、一個房間?
寶寶應該要自己睡一張床、或是一個房間,藉此訓練獨立的說法,主要存在於比較重視個人主義的文化中。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澳洲甚至有政府出資的睡眠訓練計畫,教父母怎麼讓孩子自己睡。在西方的嬰幼兒教養書中,也頗多這樣的篇章,最常見、又極端的方式,就是把嬰兒放在嬰兒床中,讓他們自己哭到睡著,久了他們就「學會」自己睡,半夜起床時也會這樣自己再乖乖睡去,這是一種獨立的象徵。
但在比較重視集體意識的地方,像是亞洲、或是歐洲強調家族意識的義大利,父母多半跟孩子睡在同一個房間,甚至同一張床。例如,超過70%的印度、印尼家庭,超過80%的斯里蘭卡與越南人,都是讓嬰幼兒跟父母睡在同一張床上。但沒有人能夠批評或驗證,這些孩子因此就都不夠獨立。
印度醫師暨教養顧問杜塔(Debmita Duta)告訴BBC,即使家中有單獨為孩子準備的房間,一家人夜裡共處一室也很普遍。因為這樣能減輕孩子半夜醒來或發出聲音時,父母得起床奔波查看的負擔與壓力,尤其是哺乳的母親,可以降低打斷睡眠的時間。她自己就在女兒斷奶後,也放一張小床在同一個房間,讓女兒睡到7歲。
BBC引述多名具醫學專業的東方父母說,畢竟孩子成長到一個程度,就會自己想要分開睡了,不會一輩子黏著父母。甚至西方的義大利人,也覺得要逼迫孩子自己睡,是一件很殘酷的事。
3個月嬰兒睡過夜 指半夜12點到清晨5點
西方育兒理論鼓吹讓嬰幼兒自己睡的另一個原因,是大人小孩睡在一起,可能導致嬰兒猝死症。但全印度醫學科學研究所(All Indian Institute of Medical Science)的小兒科教授達斯(Rashmi Das)調查卻發現,這是從以高收入國家為對象的研究統整出來的結論。在這些地方,很少父母跟嬰幼兒同床共寢,樣本不夠多,而且甚至跟大人酗酒、抽菸有關。實際上,低收入國家、親子一起睡同一張床的地方,嬰兒猝死率反而較低。
甚至,就算都住在英國,斯里蘭卡裔的嬰兒猝死率也比白種英國人更低,即使斯里蘭卡人會跟嬰幼兒睡在一起。英國杜倫大學(University of Durham)親子睡眠實驗室(Parent-Infant Sleep Lab)的人類學教授伯爾(Helen Ball)指出,因為斯里蘭卡裔餵母奶的人比較多,比較少抽菸、喝酒或與嬰兒分房睡,這些都是公認降低嬰兒猝死症的重要關鍵。
類似的爭議,還包括西方、或新的理論認為不應該把嬰兒一直抱著或背在身上,應該讓他們自己坐在推車裡。如果孩子哭鬧要人抱,可以「訓練」他們習慣自己坐著。但BBC也指出,在很多地方,父母、尤其是母親,必須一邊工作、甚至下田,一邊育兒,不得不把孩子綁在前胸或後背,沒有選擇。而且,很想要親近大人的孩子,在這樣的韻律中,情緒與心跳比較平穩。
育兒的文化差異,還包括孩子可不可以午睡、該在何時睡多久……。這些在爺爺奶奶養育這一輩父母的年代中,不曾出現的難題,在現代爸媽們閱讀的育兒指南中,卻常出現了標準答案,或為了照書養,而讓三代都快要抓狂。
伯爾指出原因。幾十年來,嬰兒的生理特質並沒有改變,改變的,是人們的生活方式與對嬰兒的期待。但是其中有些設想,根本就是迷思。例如,「多數(7成)嬰兒應該在三個月大後就能睡過夜」的說法,是來自英國1950年代一個只涵蓋160個嬰兒的研究,而且「睡過夜」指的是半夜12點到清晨5點。這卻被許多不明究裡的人衍伸成期待小嬰兒可以連續睡達7~8個小時,如果家中的嬰兒沒法這麼做,就是「不正常」或需要「訓練」。
伯爾提醒,每個孩子、家庭的狀況都不一樣。孩子終有一天會能夠自己睡、睡整夜,重要的是父母的睡眠是否足夠,這是導致產後憂鬱的重要原因。孩子應該怎麼睡沒有標準答案,對父母的照顧最方便,干擾最少,就是最好的做法。
本篇文章由『親子天下』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你不孤單!你擔心的、傷心的、焦慮的我們都懂。
快來加入私密社團「媽媽妞真心話」,一個屬於媽媽們的交流小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