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工作很辛苦,一開始休息卻感到內疚」「每天在過勞疲憊狀態下,仍找不到生活前進的動力」,妞妞們有遇過以上兩種情況嗎?其實在職場環境,想要提升生產力的關鍵不是靠努力,而是保持平靜,本篇妞編輯將根據《業力大腦》書籍,分享「4招時間管理陷阱」,找回真正讓我們陷入過勞與低效率的原因。(身心靈醫生分享8大靜心食材)

 

 

 

#平靜提升效率,焦慮拉低表現

Source:pexel

究竟該如何保持平靜,讓生產力達到最好的狀態呢?「生產力」意指我們投入時間所獲得的工作產出,例如每天工作8小時,能完成多少事或取得多少績效,這就是我們的生產力,作者在書中分享「若能保持最佳運行狀態,自然能提高效率,焦慮不僅會影響情緒,更大幅降低了生產力」,建議妞妞們保持平靜心態工作,才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焦慮讓你加班,平靜才能準時下班

Source:pexel

在台灣,每個人一天的工作時間平均是8小時,假如因為焦慮而生產力下降了16.5%,那麼用這8小時的工時換算,就必須花費9小時19分鐘才能完成原本的工作量,換句話說,一旦陷入焦慮模式,就必須加班1小時19分鐘。

 

 

 

其實所謂的「焦慮」,並非只是腦袋空白斷片,而是指所有認知事務的能力效率下降,例如,在發想一個案子時容易因焦慮而沒想法、與人溝通時因為急躁而無法好好交流、做決策時因缺耐心無法全面理解事情,倘若希望在每天工作的8小時內完成份內工作,不需要額外增加時間的話,更應該保持平靜。

 

 

 

#忙著塞滿時間,反而焦慮上身

Source:pexel

許多人為了從焦慮狀態轉換到平靜,反而會產生特別的罪惡感,有時候甚至只是短短等待10分鐘,也會拿出手機拼命滑,或是打電話處理其他事情,無非是希望每分每秒都能被充分利用,卻忽略了假設把每件事情都塞滿,往往是最容易陷入不斷產生焦慮感。

 

 

 

#平靜不是休息,它是讓你在忙碌中保持效率

Source:pexel

要解決罪惡感的關鍵方法,試著在平靜的狀態下完成手邊該做的工作,練習讓自己保持平靜地做好下件事情的準備,「焦慮感」不僅會讓認知能力下滑,疲倦和忙碌也會影響你的認知能力,不要因為沒有充分利用每個碎片時間,而對自己的時間管理感到挫折,下次不妨把時間花在讓自己平靜,即使只有短短5分鐘,活動一下身體或是走出去看一看,這都是讓自己平靜的方法。

 

 

 

Source:《業力大腦》/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