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是自我的修行亦是自我的追尋 落實生活藝術的教師
身為復興商工教師的張宏彬,高中也是就讀復興商工,在當時,因為社會的刻板印象以及父母的壓力之下,先選擇設計相關的科目就讀,儘管不是每雙眼睛都投予肯定的眼光,升上大學之後還是毅然決然選擇自己所愛的畫畫,在他心中,堅持很重要,因為一旦放棄,那一切便化為烏有,所有的努力也都消失殆盡。 在小學時代,張宏彬不管參加什麼畫畫比賽,總是有很好的成績,這也奠定了他日後走上藝術創作這條路。就讀復興商工後,體悟到「一山還有一山高」,因為這所學校裡聚集了來自四面八方的各路好手,發現自己能和同儕互相砥礪切磋,心中充滿了無限的欣喜。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在求學階段時,張宏彬覺得老師是非常高高在上且令人畏懼的,對於老師傳授的知識也盡可能的吸收,而在自己擔任老師後,發現自我進修甚至要比學生還勤勞才可以,因為他認為學生的知識幾乎源自於老師,如果散布錯誤知識給學生,那可是名符其實的「誤人子弟」了。
身兼學校導師以及行政工作的張宏彬,了解到管理一個班實在不容易,除了認真教課外,還要與學生打好關係,這樣才能真正融入他們,與他們成為一家人。當導師最累的莫過於帶到升高三的班級,畢業製作常常讓老師和學生忙得焦頭爛額,但也是老師與學生間的情感最為堅定穩固的一段時期。在白天忙於教職及行政工作的他,即便時間瑣碎不完整,但還是很珍惜每次創作的時間,在一般人眼中也許覺得很辛苦,但他卻甘之如飴,因為這能帶給自己無限的快樂。
張宏彬認為創作是一種修行,更是一種自我理想的實現。他喜歡光影變化與時間堆積所產生的效果,這使他在畫作中充滿了對歲月的眷念與追求質感的渴望。展覽作品中,包含了對自然的歌頌、斑駁肌理的追求、人群的堆疊以及生活週遭的觀察,除了對自我的反省之外,也是在尋找生命的刻度。不管任何事物,必定經歷繁華及衰敗的過程,即便是我們認為不可能的「海枯」、「石爛」,也許在不久的將來也會面臨到。隨著年紀的增長,對萬事萬物的感觸也隨之加深,在他心中,那些曾經風光、繁華過的景象,如今已衰敗凋零,對內心的衝擊自是不言可喻。
「創作是很孤獨的一件事。」張宏彬說。利用課餘時間作畫,陪伴他的是悠揚的輕音樂,在無人打擾的狀態下一筆一筆的描繪。閒暇之餘,也會開車帶著全家人出外找尋靈感。此外,張宏彬常常帶著相機,隨時捕捉他覺得「有感觸的畫面」。他的願望是,希望在五十歲時能開一個攝影展,展出這些年來他所拍下來的「感動」。
此次展出的作品中,以「壓克力」、「水彩」媒材為主,張宏彬提及,他對於媒材的研究一直非常感興趣,最近尤鍾情於「壓克力」媒材作畫,因為壓克力具有水彩的流動性亦有油畫的濃稠度,在作畫上非常得心應手。
生活的刻度-張宏彬藝術創作個展,將於2013年8月31日至10月27日在金車文藝中心台北館(臺北市南京東路二段一號三樓)展出,對張宏彬來說,這次的展覽不僅僅是他個人藝術成果的展現,也希望藉由這檔展覽向學生來場機會教育,告訴學生:即便是身為老師的他,都已這麼努力創作,何況是身為復興商工的你們(學生)呢?
展覽名稱│《生活的刻度》張宏彬繪畫創作個展
展覽時間│2013-08-31~ 2013-10-27
展覽地點│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二段1號3樓
門票│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