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控制」就是一種暴力。
 
你或我,或者身邊的每一個人,
都有可能在最不設防的親密關係中,
以為是愛,卻成了「約會暴力」受害者。


「李雅莉」是誰?

是你在路上擦肩而過的普通人;是「約會暴力」受害者。

這本書畫的,全是她親身經歷。

 

都是李雅莉。任何人都有可能是「李雅莉」。

「為何我沒有察覺?」「為何妳不分手?」「是她自找的。」

──不是妳的錯。任何人都有可能遇上。

是他利用妳的愛與信賴,成了約會暴力的犯罪者。

 

第一本「約會暴力」受害者的親身經歷!

◎韓國網路平台發表,獲得200萬人共鳴!

◆◆◆

李雅莉:「大部分的人都對他印象很好,他發瘋的一面、為了傷害我而說出口的話……很諷刺地,只有身為『情人』的我才看得到。」

 

約會暴力是一步一步變得嚴重,加害者等待獵物完全落入圈套後,

才會脫掉「愛與關心」的面具,暴露出隱藏在後的「心理虐待」。

 

‧他從限制妳的行動開始,讓妳遠離家人和朋友,檢查妳的手機和信,規定妳穿什麼,不准妳參加聚會……

‧他說都是因為愛妳,卻在妳不知不覺中,逐漸加重對妳的限制和控制。

‧他辱罵妳之後,哭著跟妳說對不起;他揍了妳之後,下跪求妳再給他一次機會;他不管妳想不想要,把妳當成性玩物……

‧他把妳的自尊踩在腳下,讓妳自責都是妳的錯,害妳以為沒有別人會愛妳。

‧他對外戴上「好人」的面具,所以這個恐怖的他,只有妳看得到,沒人相信妳。

‧這樣的折磨,一直重複……

 

有一種叫「PUA」的把妹課程,竟然以「鼓勵女方自殺」為終極挑戰!而根據研究,台灣未同居親密關係暴力案件,三年間增加約66%,青少年約會暴力盛行率更高達36.8%!

「李雅莉」的故事不是別人的事。「李雅莉」就在我們身邊。

◆◆◆

李雅莉:「妳不要太自責了,不是妳的錯。不是因為妳運氣不好或是不會看人。妳不原諒他也沒關係。因為過去的妳撐過來了,才會有現在的我,謝謝妳。真的……辛苦妳了,雅莉。」

 

雅莉,讓我們成為彼此的勇氣。


聯合推薦(依姓名筆劃序排列):
呂秋遠(律師)
李訓維(諮商心理師)
沈瓊桃(台大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柯采岑(吾思傳媒「女人迷」主編)
陳孟秀(律師)
蕭彤雯(主播)
賴芳玉(律師)


更多資訊請至博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