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覺得麻煩的人》
日本精神科名醫教你走出迴避型人格困境,活得更輕鬆自在!
你是不是覺得活著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總是有氣無力,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甚至明明什麼都沒做卻覺得很疲憊?
「迴避型」的人常常對人生感到猶豫、不安和恐懼,滿腦子想著:「失敗丟臉怎麼辦?」「被拒絕嘲笑怎麼辦?」因而產生「還不如什麼都不要做」的想法。
但即使想逃避,麻煩事其實想逃也逃不了,只有設法改變自己的生存方式,讓麻煩事不再是麻煩事,才能過得更輕鬆、更自在。
本書即透過許多臨床案例與具體事證,以及精神醫學和心理學的最新研究,一步步引導我們擺脫「怕麻煩」的感覺和逃避的心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並提供如果上司、屬下、戀人、伴侶、孩子是「迴避型」的人時,彼此如何融洽相處的方法。
只要活著,你就有機會活出自己真正想過的人生。試著做點小小的變化,不論是多小的一步,當你憑藉自己的意志展開行動的那一瞬間,你的人生就開始改變了!
不是不可能,就是不想做
在凡事都覺得很麻煩的狀態中,很容易看出另一個徵兆,那就是覺得努力很麻煩。在第三者眼中,明明有能力、有時間、也有機會,只要努力就能完成,卻不採取行動。明知堅持到底,事情就會往好的方向發展,也能拓展機會,卻不肯去做,放任事情惡化,陷入無法挽回的困境。然後,絕望、放棄。
還不到身體不能動的憂鬱狀態,心情也還沒低落到谷底。不是不可能,就是不想做,無法跨過只有一點點高度的門檻。即便有他人為自己做好事前準備,只要跨出一步就行,也跨不出那一步。縮著身體,動也不動,逃避努力。即便周遭人都做好安排,只要去面試或考試,也不想去。
這種時候的心理狀態的特徵之一,就是先下結論,告訴自己橫豎會失敗,不可能成功。這個結論毫無根據,但內心就是會這麼想。既然橫豎不會成功,乾脆一開始就什麼都不做,這就是不想因徒勞無功而受到傷害的心理作用。
明明到某個時期都還能努力,卻逐漸無法努力,最後失速下墜的案例也不少。陷入無氣力狀態後,花幾年甚或十多年的歲月復原,也是常有的事。
處於什麼都不想做的狀態時,很多人會異口同聲地說:「我不知道我想做什麼。」或說:「我沒有特別想做的事。」因為還沒有決定想做什麼,所以當事人覺得不知從何做起。還有另一種心境,就是不想做沒把握的事導致失敗。
以「失敗為成功之母」這樣的道理來說服他,也行不通。因為做實驗失敗也沒關係,但人生一失敗就會受傷,對凡事都覺得麻煩的人來說,沒有比受傷更討厭的事。
在凡事都覺得很麻煩的狀態中,很容易看出另一個徵兆,那就是覺得努力很麻煩。在第三者眼中,明明有能力、有時間、也有機會,只要努力就能完成,卻不採取行動。明知堅持到底,事情就會往好的方向發展,也能拓展機會,卻不肯去做,放任事情惡化,陷入無法挽回的困境。然後,絕望、放棄。
還不到身體不能動的憂鬱狀態,心情也還沒低落到谷底。不是不可能,就是不想做,無法跨過只有一點點高度的門檻。即便有他人為自己做好事前準備,只要跨出一步就行,也跨不出那一步。縮著身體,動也不動,逃避努力。即便周遭人都做好安排,只要去面試或考試,也不想去。
這種時候的心理狀態的特徵之一,就是先下結論,告訴自己橫豎會失敗,不可能成功。這個結論毫無根據,但內心就是會這麼想。既然橫豎不會成功,乾脆一開始就什麼都不做,這就是不想因徒勞無功而受到傷害的心理作用。
明明到某個時期都還能努力,卻逐漸無法努力,最後失速下墜的案例也不少。陷入無氣力狀態後,花幾年甚或十多年的歲月復原,也是常有的事。
處於什麼都不想做的狀態時,很多人會異口同聲地說:「我不知道我想做什麼。」或說:「我沒有特別想做的事。」因為還沒有決定想做什麼,所以當事人覺得不知從何做起。還有另一種心境,就是不想做沒把握的事導致失敗。
以「失敗為成功之母」這樣的道理來說服他,也行不通。因為做實驗失敗也沒關係,但人生一失敗就會受傷,對凡事都覺得麻煩的人來說,沒有比受傷更討厭的事。
覺得與人見面也很麻煩!
應該有不少人覺得麻煩的事雖多,但其中最麻煩的是與人見面。面對他人容易緊張、對他人的臉色敏感、太在乎他人的人,越是感受不到對方好相處的一面,只會擴大對方麻煩、難纏的一面。
不僅是與人見面,連電話都懶得接,覺得講電話很麻煩。明明一通電話就可以解決的事,卻怎麼都不想打。
怕麻煩的人,很懶得自己直接與人見面交涉,總想委託誰代理。大多是小時候交由父母代理,結婚後由伴侶接下這個工作。
自己可以打電話直接說,偏要找某人來打。可以面對面說的話,偏要找某人代理去說。因為中間隔著一個人,所以會如同傳話遊戲般,很多時候根本談不出結果。然後,又不直接跟對方說,轉而埋怨代理人。夾在中間的人,只是幫忙傳話而已,卻落得被責怪的不合理的下場。
有人老是仰賴代理人,所以越來越不能自己交涉、自己行動。如此一來,就更覺得社會生活很麻煩。
應該有不少人覺得麻煩的事雖多,但其中最麻煩的是與人見面。面對他人容易緊張、對他人的臉色敏感、太在乎他人的人,越是感受不到對方好相處的一面,只會擴大對方麻煩、難纏的一面。
不僅是與人見面,連電話都懶得接,覺得講電話很麻煩。明明一通電話就可以解決的事,卻怎麼都不想打。
怕麻煩的人,很懶得自己直接與人見面交涉,總想委託誰代理。大多是小時候交由父母代理,結婚後由伴侶接下這個工作。
自己可以打電話直接說,偏要找某人來打。可以面對面說的話,偏要找某人代理去說。因為中間隔著一個人,所以會如同傳話遊戲般,很多時候根本談不出結果。然後,又不直接跟對方說,轉而埋怨代理人。夾在中間的人,只是幫忙傳話而已,卻落得被責怪的不合理的下場。
有人老是仰賴代理人,所以越來越不能自己交涉、自己行動。如此一來,就更覺得社會生活很麻煩。
應該有不少人想過,如果不工作也能活該多好吧?
「覺得麻煩」會來到一個頂點,那就是出社會的時候,必須面對就業或非工作不可的問題。
為什麼會覺得出社會工作很麻煩呢?
出了社會,就要接觸各式各樣的人,難免遇到性格不太好的人,或是跋扈的人。剛出社會時,地位最低,還要顧及周遭人的感覺,當然會覺得精神疲憊。比他人纖細一倍、面對他人容易緊張的人,光這樣就很辛苦了。
而且,既然領了薪水,就會有責任和壓力,還會被要求成果。若是學校成績,偷懶只會少拿幾分,害到自己而已。工作卻會牽扯到客戶、公司或所屬部門,不僅是害到自己而已,還可能造成他人的麻煩,逼得其他人必須為自己低頭致歉,也可能導致極大的損失。
應該有不少人想過,如果不工作也能活該多好,有沒有不必就業的生存方式呢?或者,即便哪天還是要工作,也想盡量往後延。前面提到的井上境,就是這種心境。關於中途從九州大學轉到京都大學這件事,他在《青春放浪》中回顧如下:「我並沒有特別想讀的科目,但京都這片土地充滿魅力,又可藉此延長啃老年限,把出社會這件事延後三年,這點也很有魅力。」
不是想死,只是覺得生活裡什麼都好麻煩!
對凡事都覺得麻煩的人來說,這世上盡是麻煩事。活著的喜悅與快樂,遠不如擔憂與煩惱。想做點什麼,難免要仰賴他人的善意和熱心,但即使對方把自己說的話都聽進去了,也要擔心對方是不是真的會那樣做。更別說是方毀約、做出悖理違情的事了,那簡直是令人難以承受的痛。凡事都往壞處想,覺得自己倒楣透了。
會不斷擴大不好的想像和憂慮,譬如擔心會不會又發生不測?會不會在最後一刻發生不好的事,使所有努力化為泡影?
活著這件事變成不快樂的苦差事,光是忙著承受痛苦、逃避麻煩事或危險就來不及了,根本沒有快樂可言。
然而,死亡也很可怕,說不定又痛苦又折磨人。所以,也不想死,只好採取勉強活著的消極生存方式。有時,為了遺忘那種無意義或不安的感覺,會遁入痲痹神經的行為裡。
連原本期待的事,也會覺得麻煩、負擔,最後想如果可以不要做該多好。多一點點責任或負擔,都會形成壓力,想拋下一切逃走。實際上,也有不去正視麻煩的事,假裝沒看見的情況。內心其實很想做,但真的要做時,又無法跨出第一步。分明是前途無量的年輕人,卻像個風燭殘年的老人,過著保守的生活。
有這種傾向的人,日益增加。不上學與繭居族的增加、不婚率的升高、不談戀愛的年輕人與無性愛情侶的增加,存在種種因素,不能一概而論。但是,與社會接觸、責任增加,因而產生壓力,覺得所有事都很麻煩,想從那裡逃開,也是因素之一。應該有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感覺吧?
這些覺得麻煩的人,內心深處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呢?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