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過輕鬆的閱讀,為你解答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化工問題,並分享必須要知道的化學常識,讓讀者安心消費,享受健康美麗的生活。





國立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王翔郁副教授專文推薦

保養專家SAM、《良醫健康網》主編洪慧如、時尚CEO溫筱鴻、如果兒童劇團團長趙自強

聯名推薦   

 

菜餚裡有氯化鈉、飲料裡有乙醇、甜點裡有β-D-fructofuranosyl-(2→1)-α-D-glucopyranoside,看起來都好可怕,但它們其實就是鹽、酒精跟蔗糖!

  很多人聽到「化工」就感到害怕,事實上,化工的相關應用已經深入你我的生活。不論是廚房裡的洗碗精、便利商店的飲料、洗髮精、沐浴乳、彩妝用品、衣服……都和化工息息相關。

  科學博客(The Logic of Science)指出:所有的東西都是化學物。所謂「不含化學物」的產品根本不存在,而「不使用化學物」的生活方式也是如此。我們每天必須吸吐的空氣、飲用水、攝入的碳水化合物等,無一不是化學物。所有的生物都需要利用化學反應來運作,因此,我們根本毋須懼怕「化學物」,即使它們的名字看起來好像很複雜,甚至讀不出來。

  至於針對市場上宣稱無添加色素、香料;無添加防腐劑;無人體有害物質添加;無添加化學物質……又是怎麼一回事呢?尤其網路發達,我們已經身處資訊氾濫的時代,被行銷廣告欺騙、被網路謠言蒙蔽、或被媒體標題恐嚇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與其盲目追求、相信「無添加」、「純天然」,倒不如好好選擇有清楚標示全成分的商品,判斷到底安不安全。


哪種炒菜鍋好用又健康?農藥殘留「手搖茶」有多毒?手工皂比沐浴乳溫和?吃不吃膠原蛋白有差嗎?洗碗精有致癌甲醛?可燃的粉塵無所不在?

  答案會在書中一一說明。所有需要購買「含化學成分」產品的讀者,身為明智的消費者,請務必記得,懂得越多,在閱讀關於科學、健康、食品的報導時,擁有良好的化學常識可以減少受誤導的機會,而不會再被似是而非的恐嚇行銷所欺瞞了。



作者簡介:

謝玠揚

  台大化工博士,醫美保養品牌「Neogence霓淨思」創辦人暨德典生技總經理。目前除了身兼品牌經營者與研發總監外,也在大學開設課程,教授產品企劃與零售管理,希望讓這個產業的生力軍更貼近市場。

  念研究所時台灣吹起保養品DIY風潮,因為和實驗室學妹打賭,與好友蔡松霈博士一起,從二千四百元開發第一瓶玻尿酸保濕原液開始,而後成立公司,一路將Neogence發展為橫跨亞、歐、美,銷售額突破十億,擁有自家GMP工廠的國際級醫美藥妝保養品牌。

  除了經營品牌與授課之外,閒暇之餘也在《良醫健康網》發表科普文章,結合生活中的實例,推廣正確知識,希望用更平易近人的方式,讓大家掌握實用的化工觀念。

  Facebook粉絲頁:「化工博士謝玠揚」和「Neogence 霓淨思」



內容試閱:

面膜一定要天天敷,再便宜都有效?

  亞洲人熱愛敷面膜,台灣人更是箇中翹楚,根據統計,台灣二十歲以上的女性,每年平均敷掉十二片面膜,一年消耗掉將近一億片!其中最受歡迎的要屬平價面膜了,之前看到陸客、香港人來台灣,必掃的就是美妝店的台灣面膜:「幫我買兩箱!這牌子好用又便宜啊!」

  隨著面膜越賣越便宜,朋友開始問我:「那些便宜的面膜……真的能用嗎?」

  有這樣的顧慮也是理所當然的。這幾年有黑心食品、黑心餐具,當然也會懷疑是否有黑心面膜。網路上甚至有KUSO的影片,就是在講大陸女生用了黑心螢光劑面膜,之後夜裡臉都會發綠光。影片當然是誇大搞笑的,但也反映了消費者心中的憂慮:會不會買到黑心面膜?要怎麼分辨呢?

判斷準則一:價格

  不論是台灣本地,還是日系、韓系的「平輸水貨」,有兩個很簡單的方法來初步篩選面膜:價格和通路。

  先說價格。一個單片包裝的面膜,大概是三個部分構成的:面膜布、精華液、鋁袋。如果以最低規格來計算,用最普遍的水針布,搭配最簡單的基本保濕精華液,鋁袋也是最樸素的單色印刷的話,除了材料成本,加上攪料、充填、封膜等等人工費用,一片面膜的成本,大概是在四~六塊上下。

  「謝博士,還滿便宜的啊~」

  這可是成本喔!如果再算上紙盒印刷、網路購物的運費、通路及品牌商的利潤的話,一片最最基本款的保濕面膜售價,不太可能低於十元;如果還要追加「美白」、「抗老」等效果,成本當然要更往上加。

  如果是正派經營的廠商,每批面膜都還會各自加上各項送測的成本,因為要檢驗生菌數、螢光劑、重金屬。此外,其實「水質」也是一個很大的成本,有良心的廠商會使用經過過濾的逆滲透水(RO水)來調製精華液,比較沒良心的,就直接用自來水了;更惡劣甚至有聽過地下水抽上來用的。雖然不乾淨,反正防腐劑加重一點,自己不要敷就好啦!

  考慮以上各項因素之後,很誠心的建議:一片十元以下的面膜,真的請各位三思啊。

準則二:通路與產品標示

  購買的通路則是另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基本上,大型連鎖藥妝店、量販店等正規實體通路,都會主動要求廠商提供各項檢測報告證明品質無虞;虛擬通路來說,知名的電子商務平台也跟正規實體通路一樣,對品質有一定的要求。在這些通路上買的面膜,基本上可以安心。

  但如果是網拍賣家、自營小店、個人賣家平行輸入……,這些非正規通路的話,就要小心了。並不是說這些通路買的保養品一定有問題,而是中獎的機率的確比較高。幾年前曾有女大學生在「格子X」這種寄賣的小店購買專櫃品牌的特價便宜面膜,打開來要敷才發現竟然已經臭酸。媒體追查,發現這面膜是大陸仿冒的,非但不是專櫃品牌,並且根本找不出貨源――因為賣家聲稱「也是網拍上買來的」最後求償無門。我真想問,為什麼要拿自己的皮膚開玩笑呢?省小錢購買這種連賣方是誰都不知道的面膜,還不如什麼都不要敷,對皮膚還比較好。

  正常的化妝品、保養品,包裝上一定會提供製造商或是進口商的名稱和地址,也會寫出全成分表,上面提到的正規通路販賣的產品,都會符合這個標準,但網購、水貨等就很難要求了。近年常常看到平行輸入的賣家主打的面膜「韓國熱賣」、「日本最夯」,但有時卻不提供任何品牌、成分資訊,只由網路美女代言體驗、展現效果,這種的就比較可疑了。建議大家如果想購買這類型產品,還是仔細 Google一下國際網頁,看看是不是真的有這個品牌?成分是什麼?真的有像賣家聲稱的在國外也很熱門嗎?不要買到了地下工廠生產的來路不明保養品。想想看,新聞中的女大生還好拿到臭酸的面膜,讓她發現不對勁沒有使用;在被踢爆之前,可能早就有幾百個其他女生已經購買、使用了這些冒牌面膜,她們敷到臉上的,到底是什麼?



書籍連結:https://goo.gl/4EurC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