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來推理館十二月選書 




★早在 BBC「新世紀福爾摩斯」男星 Benedict Cumberbatch 主演的圖靈傳記電影《模仿遊戲》開拍之前,大衛.拉格朗茲就以此為主題,寫出了精彩的文學懸疑小說《圖靈的毒蘋果》。

★以英國數學家、密碼學家圖靈為主角的懸疑小說《圖靈的毒蘋果》,對圖靈之死提出突破性的觀點,引發熱烈迴響。並帶入當時瀰漫大西洋兩岸的麥卡錫主義白色恐怖影響,與迫害同性戀的獵巫行動,讓圖靈之死的可能原因更為撲朔迷離。

★ 讀完本書,也許你可以回答出下面這題:「如果小鎮理髮師的原則是只幫鎮上不自己理髮的人理髮,那麼他該不該幫自己理髮?」或者「所有寫在紙上的文字都是假的」這句話到底是真還是假。

★推理達人 冬陽、余小芳、何敬堯、既晴、陳栢青、張亦絢、游善鈞 眩惑推薦


內容簡介:

讓讀者重新看見圖靈的天才--《每日郵報》

融合了犯罪小說、心理學與科學--《獨立報》

使人著魔……閃耀奇特的光芒--《週日電訊報》

即使是天才,也需要凡人的理解。情感是最難解--游善鈞

當世界即將走向冷戰、即將走向非善即惡、非黑即白的絕對對立之時,圖靈卻以「說謊者悖論」告訴我們,這些主義、這些宣言、這些至高無上的信仰,都無法證明自己的完美無缺。--既晴

 

  艾倫.圖靈靜靜地躺在床上,留下床頭櫃上的毒蘋果。

  這本來是幾乎會以「自殺」來蓋棺論定的案子。年輕警官雷納.寇瑞也只是奉命調查,但他越查越覺得不對勁,他發現圖靈的死並不單純。越理解圖靈的生平,就讓他越著迷,著迷於他的才智、夢想、對「會思考的機器」的執著,甚至他對於自己性向的忠實,讓他深深羨慕,也讓他開始面對自己內心的失落與渴望。

  只是當時英國受到美國麥卡錫主義的白色恐怖影響,開始一連串迫害同性戀的獵巫行動。就在這時,寇瑞唯一的親人被人發現是女同志,他的上司更下令徹查威姆斯洛當地的同性戀活動,而他自己的調查更引來當局的注意,一股無形的網即將籠罩小鎮……他也因為企圖挖掘原因而遭人襲擊。但是,他不願就此放手……

作者簡介:

大衛.拉格朗茲(David Lagercrantz

畢業於歌德堡記者學校,成為犯罪報導記者,並以精密的爬梳、精湛的文字寫出犯罪報導文學。二○一一年,撰寫瑞典頂級足球明星傳記《我是兹拉坦》(I Am Zlatan),兩個月內狂賣五十萬冊,並入圍瑞典最具威望的奧古斯都文學獎。

2013年,接下《龍紋身的女孩》系列作品新作的續寫任務,《蜘蛛網中的女孩》三個月內全球銷量突破三百五十萬冊。而早在電影《模仿遊戲》之前,大衛.拉格朗茲即寫下從特殊視角觀看圖靈之死的《圖靈的毒蘋果》,叫好叫座。

博客來推理館十二月選書:https://goo.gl/woP037

譯者簡介:

江淑琳

喜歡讓小說完成自己無法獨力做到的人生多樣性。中央中文系、政大新聞所畢業後赴歐,蘇格蘭愛丁堡大學科學與科技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STS)博士。曾任《自由時報》、《聯合晚報》等媒體財經記者。現為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系副教授。小說翻譯作品有《帶走月亮的女孩》(大塊文化)、《呼嚕呼嚕貓日和》(天培出版社)。


各界讚譽:

拉格朗茲巧妙結合圖靈的真實生平與虛構的角色寇瑞對知識的渴求,編織出觸及國家機密與性別歧視的懸疑故事。

--《週日泰晤士報》

 

讓讀者重新看見圖靈的天才,以及英國困陷於經濟配給與高壓的狀態。

--《每日郵報》

 

使人著魔……閃耀奇特的光芒……拉格朗茲嫻熟於筆下有缺陷的英雄,他對於電腦的喜好勝過對人類的親近。

--《週日電訊報》

 

拉格朗茲這本書融合了犯罪小說、心理學與科學……在這本書中,最顯著的成就是他融合了兩種敘述形式:對於真實歷史人物的心理共鳴的自傳式寫法以及從警探小說的角度描寫不屈不撓的辦案。--《獨立報》

 

「是誰殺死了艾倫.圖靈?」大衛.拉格朗茲取材自真實人物,用細膩的敘述讓一名虛構的角色扒挖出那個時代的巨大偏見與惡意。這是歷史推理小說的魅力所在,讀者所見不僅僅是一樁死亡案件的調查,還加入了時間縱深,強烈感受到六十年來變與不變的判斷依準,見證當年的英國如何殘酷無情地親手覆葬拯救自身提早脫離戰火摧殘的國家英雄。──推理評論人冬陽

 

透過一位聰慧的年輕刑警之眼,以人工智慧之父艾倫・圖靈服毒死亡為起點,本作梳理了這位改變世界的天才,如何由二戰破解德軍密碼的英雄,墜為因同性戀、竊案而被判刑的罪犯之悲劇。當世界即將走向冷戰、即將走向非善即惡、非黑即白的絕對對立之時,圖靈卻以「說謊者悖論」告訴我們,這些主義、這些宣言、這些至高無上的信仰,都無法證明自己的完美無缺。

--既晴

 

「咬了一口蘋果以後,死了。」不是童話。

即使是天才,也需要凡人的理解。

情感是最難解的謎題--不同的是:答案和過程同樣重要。

--游善鈞

 

這是一本探索艾倫.圖靈死亡之謎的文學小說,主題多元、敘事跳躍,使得整體氛圍撲朔迷離。作者以毒蘋果的永恆謎團為考察對象,運用懸疑小說的書寫模式,鎔鑄了角色成長、歷史故事、數學命題、政治與社會議題;不到最後一頁,難以推斷劇情發展及真相。

--余小芳

 

艾倫‧圖靈是科學史與同志史上的靈魂人物。然而,《圖靈的毒蘋果》並不只為天才同志而寫,對於難以克服恐同的人們,也做出強烈同理心的描繪。這部一點都不教條的小說,值得不同立場的讀者們,與之對話。如同重現「蘇格拉底之死」或「伽利略的最後時光」,它結合了「日常史詩」與「悲劇」,一次提供科普、文化史與推理小說的多重閱讀樂趣。

--張亦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