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之所以笑得幸福,是因為懂得了與挫折共處。
人只要活在世上,就不可能沒有煩惱和痛苦。有些人之所以能笑得那麼幸福,是因為他們找到了方法,與活在世上就必須背負的限制及挫折和平共處,同時也不放棄自己的憧憬及理想,努力朝著永不斷絕自我生機的方向前進。
B. 與人交流時,不要抱著「扣分」的心態,而是帶著「加分」的期待。
如果將「完全傳達出自己的想法」當成100分,一旦與他人交流,就從這裡往下扣分,那麼所有的連結都只會讓自己感到不滿。相對地,若是以「沒有傳達出任何想法」為起點(也就是0分),只要對方懂得自己一點,或是當自己雜亂無章地表達,對方卻真的理解了,一定會感受到莫大的幸福。
C. 親密並非是合而為一,自立也不是絕不依賴。
無論再怎麼親密,都要將對方視為「他人」,感受自己與對方的「距離」,意識到彼此是完全「不同」的存在。與其帶著對「相同」的期待去建立連結,不如以「差異」為基礎去構築信任,在體諒與關心中,仍尊重彼此原本的模樣,關係才會長久而順暢。
D. 沒有人的人生是不會受傷的,然而,我們也有力量,慢慢學著變得堅強。
過度的自我否定跟過度減肥一樣,對身心都無益。努力接受自己的脆弱,溫柔地鼓勵自己「再往前踏出一步」就好。沒有人的人生是不會受傷的,但我們可以在與他人慢慢建立關係的過程中,放下「他人應該用我想要的方式看待我」的過度期待,學會做好精神準備,讓自己不再因為害怕而從關係中退縮。
寫給想跟世界靠近,但又害怕受傷的你
為你照亮一條鼓起勇氣踏出去,與他人美好相遇的路。
拿起這本書的你,是否對於自己以外的人和世界,有著如岩石般粗礪的疏離感呢?你想知道如何擺脫這種感覺,也多少抱著能順利融入的期待……
「他人」,對「自己」來說是最大的謎團,我們渴望在與他人的連結中得到認同、心意相通,卻也害怕結果不如預期而失望受挫,所以遲疑著不敢前進,甚至責備自己為何會如此敏感脆弱……
自我會受傷,但也會慢慢學著更堅強。接受自己的脆弱與界限,但即使只踏出一小步,也想發掘更多自我的可能性;不要求他人全盤接受自己的一切,但就算只傳達一點點,也要把握敞開心房的機會……
當我們放下心中過度的期待,不再執著於「別人該用我想要的方式看待我」,與其急著追求「理想的自己」,不如先珍惜「現在的自己」,在當前的條件中用心盡力,我們就能重建柔韌的內心,在自己與世界、自己與自己之間,找到兼容憧憬與現實,既可以親密、也可以獨立的共處距離。
這是一本指引我們如何面對「生命」的書,也是一本不販賣希望,卻能讓人擁有希望的好書。
社會學家菅野仁也曾為了纖細的自我,而苦惱於人際關係的因應,而這本書,就是他留下的一份關於愛、關於連結、關於如何面對世界的溫柔叮嚀。
他就像一位敦厚親和的人生前輩,同時以溫暖的勉勵和理性的引導,陪伴你思考幸福的樣貌,探索他人與社會對自己的意義,在細小、持久而具體的努力之中,感受自我的充實與交流的喜悅,深刻體會「生命的滋味」。
世上不可能存在純度100%的關係,但是,因為人際關係而疲累的你,不要放棄,再拿出些許勇氣吧!願重新對愛有所理解的你,找到支撐自我的核心,確實地朝幸福靠近。
致親愛的,這是你和世界最好的距離:接受自己的界限,但仍努力汲取人生的可能性;不追求完全的認同,但也不放棄表達自我的勇氣
更多精彩內容請看 博客來
仲間出版作品
仲間出版FB 仲間出版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