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
二○一一年在德州休士頓的中性浮力實驗室接受一整天的水底訓練。我檢查一下手套,準備好演練太空漫步。(照片來源:NASA)
克里斯‧哈德菲爾上校受過幾十年的太空人訓練,待在外太空的時間加起來將近四千小時。他曾經用一把瑞士小刀闖進國際太空站,在開飛機時處理掉一條活蛇,也有在太空漫步時暫時失明的經驗。至於他在外太空表演大衛‧鮑伊(David Bowie)經典歌曲〈太空奇遇〉(Space Oddity)的影片,在YouTube網站享有高點閱率。哈德菲爾之所以能在險境中成功求生,憑藉的是他在太空總署學到的另類人生哲學:為最糟糕的狀況做好準備,並好好享受其中「每一個時刻」。
在這本《太空人的地球生存指南》,哈德菲爾帶領讀者深入瞭解他多年來接受訓練以及到太空探險的過程,展現他到底是用什麼方式化不可能為可能。太空船升空的過程令人分泌腎上腺素,太空漫步是讓人心醉的奇蹟,遇到危機的時刻則需要鎮定與冷靜的反應來化解,這本書裡的每個故事都教人大開眼界,讀來興味盎然。在他看來,一般的處世哲學不但阻礙成就,也讓人沒辦法樂在其中。他的幾趟太空之旅可說是一種特別的機會教育,他從中學到與直覺相違的智慧,例如:不要想像自己成功的情景、一定要在意別人怎麼想、總是要小題大作。
也許,你永遠沒辦法像哈德菲爾上校一樣把機械臂裝上太空站、駕駛太空船、拍攝音樂錄影帶,或是在無重力狀態下執行最基本的外科手術,但是他在這本書中提供的洞見是如此鮮活有趣,看過之後,你不僅能學會太空人的思考方式,也會徹底改變你對地球生活的看法──特別是你自己的生活。
執行第一次太空漫步任務前,我面對一道有點荒謬的難題:
我要用什麼方式出去最好?
艙口是個圓形小洞,而我的胸口掛了許多工具,還背著一個大大的氧氣筒和電子設備,全身呈方塊狀。穿著方形裝備,要怎麼走出圓形艙門?
剛剛成為太空人的時候,我的腦海曾經浮現電影般的畫面:
襯著電影配樂,我優雅地一蹬,進入一片漆黑的無垠太空中──
但這是不可能的。
我反倒得用蹩腳的姿勢,耐著性子,慢慢擠出去,
心裡不要想著這一切有多神奇了,而是務實一點,試著別讓太空裝被勾破,或是被太空飛行纜索纏住,像隻被繩子捆住的「飛天小牛」。
我小心翼翼讓頭部先鑽出去,眼前出現有史以來只有幾十人親眼目睹的地球景致,而我身上穿戴一具搭載推進系統與操縱桿的飛行背包,
當一切都失效時,我還能利用背包內的高壓氮氣瓶噴氣,飛回安全的地方。
這實在是人生經驗的極致,一條出乎意料的道路。
穿著方形裝備,要怎麼走出圓形艙門?
這就像是我的人生故事:就算出門是不可能的任務,還是要試著走出去,達成目標。
從履歷表看來,我的職涯似乎是一條早已註定的軌道:
工程師、戰鬥機飛行員、試飛員(test pilot),最後成為太空人。
對於幹我這行的人而言,此一發展途徑極其典型,
是一條彷彿直線的坦途。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一路走來,我歷經過曲折的彎道,也數度走進死胡同。
我並非生下來就註定成為太空人。我必須靠自己打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