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鬼月「驚夏」度100%,告訴你害怕為何而來
害怕屬於「厭惡情緒」中的一種,當害怕的情緒出現時,人們會做出相對應的行為,那就是「逃避」和「不願意面對」,之後伴隨而來的即是「內在身體變化」和「臉部表情」,像是心跳和血壓變快、汗腺飆升、嘴唇乾燥、呼吸變急促、眼睛瞳孔放大、起雞皮疙瘩等,通常一般人在控制或調解負面情緒時,可能採取的行動為逃離和分心,避免想到問題和情境以及思考有趣或耗費精力的事情。
#性別差異
source:pixabay.com
男女情緒在臉部和言語的表達要歸根於「性別刻板印象」,男生會覺得「我是男人,男生不該情緒化,所以不應該表現」,反之,女生可能會想「我是女生,女生很情緒化,所以我有情緒是正常的」,大眾認為悲傷和害怕是「女性化」情緒,而憤怒和驕傲則是「男性化」情緒,所以,男生總被定義為男人不哭、男人不會害怕!
#階級差異
source:pixabay.com
處於地位較低的人通常產生較多「無力」的情緒,像是悲傷、焦慮和恐懼,使個人看起來很虛弱或無助;處於地位較高的人則會有「有力」的情緒,像是憤怒、驕傲和厭惡,使個人維持控制和支配,所以,我們一般人會害怕是正常的,因為我們不需要偽裝,也不需要勇敢,直接表露出因人事物受到的衝擊和情緒。
#文化差異
source:pixabay.com
在集體主義下長大的人,個人目標包含想融入他人和諧關係的渴望;而在個人主義下長大的人,人們對於自己和他人充滿區別,反映出獨立和獨特的渴望,所以很明顯地,對於「害怕」這種情緒,我們會傾向選擇和他人一樣恐懼,即使你可能一點也不害怕,當然這也包含了文化傳統的承襲,所以總有很多信仰和眉角要去遵守與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