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羅琳在創作《哈利波特》時,失去了摯愛的母親,也失去了婚姻,無獨有偶地他筆下的哈利波特,從小就是個父母雙亡的孤兒,最後走出自己的生命故事。這是我們所熟悉的勵志情節,但若是一位媽媽失去了自己懷胎五個月的孩子,這痛苦會是一樣的嗎?
source:pixabay
2007年初到英國攻讀專業心理治療與心理占星課程的Claire,面對僅有五個月緣分的寶寶,從他與丈夫滿心期待的懷抱中消失,讓他陷入巨大的憂鬱漩渦,但他知道孩子的喪禮非辦不可。
source:pixabay
當醫院問他們想不想為孩子舉行喪禮時,他們馬上點頭說好。在臺灣可能會覺得,小產的孩子趕快叫醫院抱走就好了,何必浪費資源辦喪事?
為孩子舉辦喪禮,是想好好保護他到最後一刻
source:pixabay
當他們望著懷中的寶寶,覺得不管是死、是活,完整的還是未成形的,只要在這世上一天,就想好好保護到最後一刻,都安置好了才能放心。
source:pixabay
在寶寶要被埋入深深的墓地裡時,他跪在地上,望著紙做的棺木,在心裡最後一次向孩子道別,告訴寶寶他們好愛他/她,會在心裡永遠想念著......不知過了多久,才覺得可以了,然後慢慢灑下花瓣。
source:pixabay
喪禮辦完之後,內心有種完成的感覺,壓在胸口上沉重的石頭覺得可以放下了。巧合的是,喪禮隔天Claire的月經就來了(小產後通常要六到十週才會恢復月經週期,也有人等了三個月甚至更久),彷彿能量知道這個部分已經完成,自動開始釋放還停留在身體裡的,才能有下個新循環的開始。
有種幸福是你可以一輩子痛著想念著一個人
source:pixabay
Claire和寶寶真正在一起的時間雖然只有短短五個月,但在他接下來的餘生,他/她會永遠住在他的心裡,他漸漸明白:原來有人重要到可以想念一輩子,就算感到哀傷也是件幸福的事,那是生命中滿滿愛過的痕跡。
source:pixabay
source:時報出版提供
Claire教會我們:面對命運最好的反抗就是接受他。他沒有迴避孩子的死亡,而是讓自己面對失去,與傷痛和解,活著的人並沒有遺忘死者,還在協助他/她們完成未竟之事;已經逝去的也在療癒著在世的人,也還在幫助我們如何──真正活著。希望妞妞們也因為Claire的故實而被療癒、被鼓勵。
source:《失去之後》作者Claire Chien/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