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挑食一直是父母煩惱的問題!雖然小孩已經有了口語表達能力,但身為父母的我們還是不信任孩子對自己身體的判斷,也擔心挑食會害他們營養不良……有鑑於此,《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 學齡前兒童篇》在其中一章節就特別以「孩子挑食怎麼辦」為主題,傳遞了3個讓父母不再焦慮的觀念,也一併建議幾個方法給所有煩惱的爸媽!(妞編輯覺得超有用喔~)
1.吃進肚裡的東西,比吃多少、什麼時候吃還重要!
source:Pexels
很多父母會在意孩子「正餐」吃多少、或是不准吃零食、吃宵夜.......等等,但書中強調:「父母該關注的是孩子吃的東西,而不是吃的時間、吃的量」。學齡前幼兒在餐與餐之間用點小零食很正常,建議父母保持一些彈性;如果小孩在正餐時間顧著玩、吃飯不專心,那就代表他不夠餓;與其強逼他把飯吃光,不如放過他也放過自己,在他真的肚子餓、想吃東西的時候給點健康的零嘴,例如:蔬果條、穀物棒......等等。
2.孩子通常不敢嘗試複雜的料理
source:Pexels
大人的食物很在乎調味、配料,或是美觀性,但孩子常對不熟悉、或不尋常的混合食物抱存懷疑。他們可能不喜歡漢堡,但如果把漢堡拆開來,分別給予麵包、生菜、番茄、漢堡排,小孩就能吃得開開心心,訣竅只是把大人當餐會混在一起的食物,分開提供給小孩而已。
不過這只是其中一個讓孩子多吃一點的方法,《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 學齡前兒童篇》並不建議父母替小孩「額外單獨」準備他們的菜單,以免讓孩子更挑食。
3.信任孩子,相信他們對身體的認知
source:Pexels
書中提到,有研究顯示:「當我們給兒童超大份量的食物時,他們會咬得更大口,吃下更多的食物;但如果孩子自己選擇要吃多少或獲得的份量較少時,往往會吃到更適量的食物。」當爸媽堅持讓孩子吃掉盤子上所有食物或只在特定時間吃東西時,你會讓他忽略自己身體的訊號。
source:Pexels
以上3種觀念,雖然幫助父母改變了想法,用餐時可能會愉快一些、不再那麼焦慮,但我們還是期待孩子能在跟大人吃飯的時候,樂在其中並快樂的大口大口吃下健康、營養的食物。所以《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 學齡前兒童篇》還是有提供了3種方法給大家參考:
1.當孩子不願意吃某種食物的時候,提供另一種食材選擇,但不管是哪種食物都是健康的。(「不吃地瓜葉就吃花椰菜」、「不吃桌上的飯菜,那就多吃一點水果」)如果真的不行,就給小孩吃綜合維他命吧~如果我們要求的只是健康、營養,那偶爾補充兒童維他命也能達到目的。
2.讓孩子自己提供解決辦法。如果小孩抗拒桌上的食物,就讓他們自己想要怎麼處理吃不完的食物:「食物吃不完、媽媽是不會幫你吃的。但食物又不能浪費怎麼辦?」(明天吃、做成別的料理……等等)這會讓孩子思考和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用積極平等的方式提問,孩子同時也會感覺到自己有掌控權、反彈就不會那麼大。
3.邀請孩子設計菜單、一同備菜。先前在《消費者心理學》期刊中,有多位專家提出了「IKEA療法」:當人們親自參與一件事物的製作過程時,即使自己不是專家也會自我感覺良好,認為成果比其他同類型的事物成品更好。讓小孩一起做菜也是如此,讓孩子自己動手做,他就會覺得餐點好像比平常美味很多。
如果不管正餐吃的量,只要注意吃進肚裡的食物是健康的,對大人來說壓力好像就沒那麼大了齁?希望大家都能聽聽阿德勒教育法的建議,讓用餐氣氛變得更美好吧!
你不孤單!你擔心的、傷心的、焦慮的我們都懂。
快來加入私密社團「媽媽妞真心話」,一個屬於媽媽們的交流小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