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我們總覺得外國的月亮比較圓,而忘記台北巷弄裡的獨一無二,等到有人也帶著朝聖的心情前來,我們才發現台灣的品牌並不比別人差,他們屹立不搖好多年,就像專門做皮革小物的設計師同名小店「Sienna」一樣,值得你靜下心來,探訪蘊藏在其中的故事。
(本篇插畫均由Sienna請插畫家良根所繪製)
與皮革相戀的十年
Sienna做皮革已經十年了,她從那個創意市集還不流行的年代就開始默默耕耘自己的小天地。在最巔峰的時期,曾經在師大附近的巷子裡開店,七坪大的店面常常都被客人擠得水洩不通,就算她已經犧牲吃飯時間,還得動員家人加入手作,仍然難以滿足客人的需求。與皮革相戀的十年來,她嘗過酸甜苦辣,如果你也想自創品牌,一起聽聽「前輩」的經驗吧!
玩素材的高校生活
坐在店裡的Sienna,看起來像是「個性十足」的設計師,她有堅持,沒有架子。講起話來很誠懇,她說自己跟「美術」的緣分來得很晚,接觸到美術時,已經是高中了。一路上她玩了各種素材,從水彩到金屬,甚至木頭,最後會跟皮革「定下來」,純屬意外!
肉粽線縫的復古包
大學時的Sienna特別愛逛跳蚤市場,在那裡看到復古的包包與皮件,讓她想試著自己動手做,「當時根本不是很懂皮革,學生又很窮,自己做的包包,縫線還是肉粽線」Sienna微笑著說。原本以為這些用「肉粽線縫成的實驗品」充其量只是課後的興趣,沒想到被班上同學看到之後,「訂單」接二連三的來。
不適合當OL的個性
「當時沒想過我以此為生,只覺得本來好玩的東西,變成負擔。」應接不暇的訂單讓Sienna跟皮革的交往進入「冷淡期」,她大學畢業後先去教畫畫、接著當OL。不過很快地,Sienna就發現自己並不適合坐辦公室,她是個「想事情很久,但執行起來很快的人」,這樣的個性在一般職場上並不吃香,因為「想的時間,總看起來像是在偷懶」。
掙脫框架的束縛
雖然知道自己的「弱勢」,Sienna仍努力嘗試,直到某天,她再也不想換工作、填履歷,「其實我的工作運不錯,但我受不了那個形式,就像我明明學到最多的時期,是在餐廳打工的時候,但履歷上面不能這樣寫,因為我是應徵設計的工作。」受夠體制的框架,讓Sienna決定把原本兼差放在網路上賣的皮件,變成個人品牌。
經驗淬鍊出智慧
她從虛擬的拍賣到實體的市集,再去申請短期店面,做足創立品牌該知道的基本功,才在師大開了第一間專賣店。「很多人因為不想在刮風下雨的情況下擺攤,所以想趕快開店,但這樣是逃避問題,開店是因為你想逃避那樣的情況,而不是因為你想要開店」短短的幾句話,Sienna說得堅毅,聽得出那些深刻經驗淬鍊出的智慧。
找回身心靈的自由
Sienna沒有汲汲營營於獲得利潤,她發現師大店的門庭若市嚴重侵蝕她的私生活,毅然決然轉到中山區另闢新天地。「有錢不賺」讓旁人看衰,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她希望有體力能設計、有時間能跟自己獨處、有假期能出國走走、找回身心靈的自由。
品牌是在自己心裡
Sienna興趣多元,不單一研究皮件作品,她覺得「看久了,就會不知不覺模仿別人」,她對於商品經營,有自己獨到的方法,也因此得到忠實顧客的長期支持。
搬到中山區後,Sienna被日本媒體相中登上雜誌,成為許多日本女孩來台灣時的必訪小店。興趣多元的Sienna很謙虛,她希望有天能不要被店綁住,讓她有時間跟空間去開發人生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