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學生時代最期待下課後、放暑假盡情玩樂的時光,雖然放暑假這件事已經離妞編輯有一段時間了(遠望),但認真回想一下你還記得小學時的下課生活嗎?是不是鐘聲響後,立刻揹起書包和同學去雜貨店買零食,到附近公園打球、玩遊戲,乖乖去才藝補習班報到,還是開始偷偷談起戀愛(也太早熟)。那麼現在的偏鄉小學生和都市小學生的下課生活,會有什麼不一樣嗎?一起來回味無憂無慮的小學生活吧!
大多生長在繁榮都市的小孩,接觸較多新潮事物,生活多采多姿,放學後不是被送進補習班,也有很多休閒娛樂活動;反觀出生於偏鄉的孩子,細數各項資源都相當匱乏,尤其是教育這一塊,無論在硬體設備或環境,仍有許多進步的空間。現在越來越多人關注偏鄉教育議題,成立兩年的偏鄉課輔班,他們用愛打造孩子的秘密基地,點亮了他們的希望,接著讓我們透過一位偏鄉小女孩「萱萱」的故事,認識台灣的每個角落,其實充滿這無限的愛和溫暖!
望著這些孩童純真開心的笑臉,雖然來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有些可能是給阿公阿嬤隔代教養,或是家人忙於工作疏於照顧小孩,但因為有偏鄉課輔班的成立,讓這些偏鄉兒童放學後有個安心的地方提供教學,不管是國文、英文或美術課,下課後可以繼續學習、快快樂樂的長大。
讓我們透過一位偏鄉小女孩萱萱的故事,更了解偏鄉課輔班的用心和付出。萱萱的媽媽下班後必須趕去上丙級證照課程,爸爸則長期定居花蓮工作,家裡沒有大人的時候,萱萱只能一肩擔起照顧弟弟的責任。小小年紀的萱萱對於課輔班充滿開心和感謝,她說:「爸爸媽媽說這些人都是很有愛心來教導我們,要好好謝謝他們。」
原本的教室環境有些簡陋,也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興趣。學習環境真的很重要呀!
對於偏鄉課輔班的成立,其實比我們想像中還要克難,簡智隆老師表示因為深刻了解到部落的問題,爸媽常常不在家,只剩下阿公阿嬤在照顧小孩,老師因而開始有一些藍圖,想要主動去照顧這些小孩。兩年前偏鄉課輔班初成立時,環境其實非常破舊不堪,只有兩個牧師擔任教學的工作,椅子排一排就開始上課。直到去年七月和「快樂學習協會」簽約後,重新改造教室,將環境整頓打理後,成為更適合教學與學習的地方。
偏鄉兒童的放學課輔時間,指導他們完成功課。
同學們正在上國文課。輕鬆愉快的教學方式,讓學童們就算下課念書也可以樂在其中。
愛心媽媽煮的營養晚餐,能夠在上課完吃上一頓熱騰騰的美味料理,一定是同學們的小確幸。
偏鄉課輔班也開始有義工媽媽的加入,提供孩童和老師一頓用心的美味料理。不知不覺中,越來越多人願意主動貢獻自己的才華或長處,為偏鄉的這些學童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都市小孩與偏鄉小孩的生活有些許差距,面對教育資源落後都市的偏鄉兒童,更需要我們主動提供關懷和協助,千萬不要小看自己,每個人的一點點力量,都會讓這個社會更好!
想要手牽手一起做愛心嗎?詳情活動請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