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擁有了很多,仍然覺得還不夠?努力改變自己,卻老是回到原地?日本知名極簡主義者佐佐木典士不僅成功拋開35年來對於金錢與物質的不安全感,實行極簡生活8年後,更體悟出一套結合了心理學+行動經濟學+腦科學的「習慣養成法」!想要養成好習慣、揮別壞習慣嗎?一起來看看「習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吧!
《我決定簡單的生活2》書摘轉載
破除壞習慣的五大提示
習慣不是只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壞習慣的養成同樣經歷過無數次反覆行為才建立而來,所以壞習慣很難改。之前我一直想戒酒,但很難抗拒酒精的誘惑,原因之一就是喝酒的「提示」太多了。
例如,我很喜歡中午喝啤酒,每次到餐廳只要點「天婦羅蕎麥麵」,就會反射性地點一瓶啤酒,吃煎餃和炸雞塊這類油炸物時也一樣。不僅如此,我還有很多會觸發喝酒習慣的提示。查爾斯‧杜希格將提示歸納成以下五種,我就用喝酒做為案例:
- 地點(回家路上經過的超商、朋友的婚禮)
- 時間(工作結束的夜晚、週日白天)
- 情緒狀態(長期加班的壓力、犯錯導致情緒低落)
- 周圍的人(與異性約會、暌違多年的同學會)
- 與前一個動作相連結(運動流汗、泡溫泉)
想要戒除某項習慣,只要避開這幾點就很容易戒除;相反的,想要養成習慣,只要利用這五點就很容易養成,具體的方法會在第三章有詳細的論述。
鎖鏈般連結的慣性行為
想完成特別的目標, 不是要做特別的事。
想做特別的事, 就要做好日常生活的小事。
— 鈴木一朗
「慣性行為」與提示相比就比較容易理解。例如,覺得口腔不乾淨(提示)就會想要刷牙、洗完澡拿吹風機吹乾頭髮,這些日常生活的瑣事都屬於慣性行為。
我每次去健身房的提示不是時間,而是想活動身體的煩躁感。提示出現後,我會一如往常地準備衣服和水瓶,前往健身房的路線和置物櫃的解鎖方法早已深入腦中。到健身房之後,一定會做肌肉訓練、跑步等運動項目,運動結束後,就像往常一樣沐浴、洗衣服。
一項慣性行為是下一項慣性行為的提示。到健身房運動是一項複雜的行為,提示與慣性行為像鎖鏈一樣緊密相連,形成連續動作,就像每個人早上起床後都會重複與昨天的事(固定儀式)一樣。
慣性行為影響心的頻率
慣性行為的好處是能透過日常行動改變心情,像調節器一樣調整我們混亂的心。村上春樹每天跑步一小時,遇到負面批評或是遭遇挫折時,會刻意跑得久一點,我也是幾乎每天跑步,發生不愉快的事時跑得更勤快。
因為我發現跑步可以改變我的心情,問題的本質不在問題本身,而是如何看待問題,這就與心情有關。情緒會影響意志力的強弱,維持日常習慣可以消除負面情緒,幫助恢復意志力。
鈴木一朗遇到煩心事時,他會用心去做每天要做的事,他說:「只想著解決內心的煩惱很困難,但只要讓身體一如往常地活動,就能把心拉回正軌。只要我情緒低落,我就會用這個方法讓心態變得正面積極。」
讓身體一如往常地活動,心就會配合身體調整。當我們想要某樣東西而衝動購物時,這時會呼吸急促,所以我們需要刻意深呼吸,透過意識降低慾望。養成慢呼吸的冥想習慣,也有助於降低慾望。
職業橄欖球選手五郎丸步,在踢球前會結手印、滑冰選手羽生結弦,在滑冰前會在胸口畫十字並合掌,腦中想著決定性的勝負一擊,投入比以往更多的專注力,一定會改變身體的平衡感。
透過慣性行為讓心理狀態恢復平常心,創造出與平時練習時一樣的成績,這就是每個職業運動員都有慣性行為的原因。
本文摘自《我決定簡單的生活2:50個不勉強就做得到的習慣》
這次我要告訴你,只要養成習慣,不用努力和天分,也能活得簡單自在富足!」 ─佐佐木典士
•《我決定簡單的生活》全球版權狂賣23國、總銷量突破500,000本、2016年台灣年度百大暢銷書
•全球NO.1的極簡主義者,沉潛3年後,從極簡進化到習慣養成
35 歲時的我,在出版社擔任編輯,明明沒結婚,卻也沒存下什麼錢。
年輕時那一點也不值錢的自尊不但沒了,對工作失去熱情、連女友也跑了。
直到「極簡」後,我看見了減少後才看得見的重要。
極簡生活的我:
•6套衣褲穿1年
•浴室→1罐洗潔精、1條毛巾
•廚房→1人份碗盤、咖啡壺
•只要有iphone、Mac就能與世界連結
38 歲現在的我開始專注習慣養成,我懂得人能改變的唯一方法,
不是努力也不是天分,而是「習慣」。
8 年來的極簡體悟+心理學+行動經濟學+腦科學,50個「這樣就好」的習慣,
從此刻開始人生不再出現比較和自卑!
作者:佐佐木典士
出版社:三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