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電影《我出去一下》闡述事業有成的主角某天在日常中迷失了自我,透過踏上「聖雅各之路」的背包客旅行,找到生活的意義;這些自我啟發的故事似乎都是在旅行途中發生,讓人不禁疑惑「旅行到底有什麼魔力?」竟可改變一個人的想法與心態?妞新聞採訪到了曾在pinktalks講座談及「女生要如何在各種關係形態中愛自己?」的臨床心理師曾心怡心理師,聊聊「旅行」可能產生的心理變化,又如何從這之中的「自我效能」,讓身處多重身份中的我們達到「愛自己」的平衡點。
曾心怡心理師認為透過旅行,或許可以因為環境的變化,而創造改變或是想法上的啟發。
#透過旅行找自己
「自我效能」的觀感改變
source: Pexels
曾心怡心理師表示旅行本身結合了逃離現實和舒壓,當生活被框住有困難時,我們會產生某種對於逃離的想像,希望藉由新的行動與環境創造改變或是想法上的啟發。於是,旅行成為眾人找自己、愛自己的最佳選擇。言談間讓我們明白關於「旅行的魔力」,就連曾心怡心理師自己也笑著說:「我自己也有過透過旅行找到自信的經驗,覺得長途旅行中這麼困難的事情都完成了,失戀算什麼?」。
source: Pexels
然而找自己或是愛自己一定要透過旅行才能完成嗎?其實不然,畢竟總不能天天請假去度假呀(玩),於是曾心怡心理師談論到關於生活中當你「身兼數職」時,該如何調適自己的心態,從中找到「做好每件事」的平衡?
#把平衡變平均
放過自己的調適平衡
source:Pexels
常有人問曾心怡心理師「該如何在工作與家庭、感情與自我中該如何取得平衡?」聽到這個,不免想到自己的情況,也很想知道答案。此時她的回答卻出乎意料的獨特。她說:「不如我們先拿掉對平衡的想像,不要去期待每一件事都能達到平衡,這樣就會對『失衡』這件事有著更大的忍受度。」
source: Pexels
失衡?莫非是放縱自我?其實不是,而是放大關於「平衡」的時序,既然平衡無法一天到達,不如將度量衡放大,用一個月以上的時間來看,將自我期許的期望平均分攤,每一段時間顧及不同的期許,長遠來看,每一件事情都達到了原有期望。「長期來說這也是一種平衡,它比較像是一種平均,這應該也算是一種稍稍的喘口氣或解脫。」曾心怡心理師說道。
source: Pexels
或許是天性使然,職場女性彷彿就是個神力女超人,需要家庭、工作一把HOLD,每一位職女子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本事,生活中扮演了多重角色,也不會忘記自己內心小小的夢想與勇氣,曾心怡心理師建議這些擁有多重身份的女孩們,除了要愛自己之外,也要學會對做自己負責。
source: Pexels
我們常常會不自覺得要求自己與他人一樣好,卻忽略了內在心力的「分母大小」,每個人狀態不同、時間分配不同,心力的分母大小自然也不同,卻在與人比較時期待要做好一樣的品質,這種過度苛求自己的想法實在很難踏出愛自己的第一步,不過換個角度想,只要適度調適,了解平均分配的重要性,或許人的潛能真的可以是無限的。
#「冒險治療」的挑戰
為自己找到喘口氣的空間
source: Pexels
約莫十年前心理學臨床實驗出現關於「冒險治療」的討論話題,其定義是指「通過完成有目的性的事物,透過旁人的鼓勵突破自我、突破舒適圈,進而讓自己朝目標方向而改變。」透過朋友的鼓勵,激發自己的潛能進而獲得改變,這項被獲得的改變可能是短暫的、無法被長期記住。於是可以動筆寫下抒發的心情,或是短暫的想法,回首來看也是一種提醒。
source: Pexels
曾心怡心理師也建議,有時結束一段故事或是歷經讓你覺得有感的事之後,可以動筆或是上IG寫下你當下的心境與感想,未來回顧時或許又會有產生另一種心境,就像是Facebook現在的「動態回顧」功能一樣,會有更大的感觸。你也有獨一無二的勇敢與夢想嗎?是時候轉換環境,開啟與自己的對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