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人時沒有幫助的話──《練習不壓抑》書摘轉載 | 妞書僮

女孩的心動發現

Search

tags
Follow Us _
Follow Us _
service4n@niusnews.com
106 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二段45號11樓
@2025 niusnews

天天妞一下,天天好心情

天天妞一下,天天好心情
service4n@niusnews.com
105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43號11樓
@2025 niusnews

安慰人時沒有幫助的話──《練習不壓抑》書摘轉載 | 妞書僮

安慰人時沒有幫助的話──《練習不壓抑》書摘轉載 | 妞書僮 壓抑、情緒、負面情緒、負面經驗、安慰
share

 

為什麼要壓抑這些感覺:壓抑的理由

 

做自己是一種天性,誠實感受自己的感覺、運用腦中的想法、體驗身體釋放的訊號,是自然且直覺的舉動。回想你曾經接觸過的嬰兒,對他們來說,餓了就叫、痛了就哭,是多麼自然的事。到底,是什麼因素使得我們慢慢「學會」壓抑?

 

 

十分鐘的計程車司機體驗

想像一下自己化身為計程車司機,剛在路口載上一位乘客後,沒多久,你心中突然很希望剛剛上車的乘客快點下車。先別管此事會不會真的發生,讓自己沉浸在這個安排的劇情裡一陣子,思考一下為什麼會這樣。你可以當成腦筋急轉彎,簡單寫下:可能發生什麼事,讓我們這麼希望對方快點下車?

  • 猜想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猜想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猜想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許:

  • 你發現這位乘客帶著水果刀,因此,他可能很「危險」。同時,你想起車上的警民連線系統之前壞了沒修。也就是說,你現在可能「沒有能力處理」這位乘客帶來的危險。
  • 你發現他對你的開車技術意見很多,甚至帶著批評和指責。這種行為讓你「感覺很不舒服」,你也「不知道如何回應他」,所以希望他快點下車。

 

在剛剛寫的答案裡找找看,我們做了哪些「判斷」與「評價」?比方說:

  • 「這位乘客」=「很危險」
  • 「我」=「沒有能力處理他帶來的問題」
  • 「他的批評和指責」=「不舒服」
  • 「我」=「不知道如何回應」他

我們常常在評價各種事,而且非常快速,快到我們不一定有自覺。評價之後,我們可以接著做出必要反應。看到路上疑似有蛇的蹤跡,我們會想都不想的直接避開。「蛇=危險=快走開」這種評價與判斷保護了我們。不過在這裡,我們要練習看見各種評價會如何影響我們的行動。

 

回到計程車的例子,如果你相信上面四個評價的話,自然會希望這位乘客快點離開。你覺得他很危險,讓你不舒服,而且你無法招架,不知道怎麼回應。拜託,快點下車吧。

 

現在,請把「這位乘客」換成你心裡的「情緒」、「想法」、「感覺」或「記憶」。如果你相信下述判斷的話,應該也會希望腦中的這些「乘客」快點離開你的大腦:

  • 「負面想法、負面情緒」=「危險、無法控制的」
  • 「負面想法、負面情緒」=「帶給別人困擾的、讓人不舒服的」
  • 「負面想法、負面情緒」=「我沒有能力處理」
  • 「負面想法、負面情緒」=「我不知道如何回應」

如果我們相信這些「評斷」,就愈有可能壓抑。怎麼說呢?

 

✺ 「負面經驗是危險的」

 

一個東西若是危險的,我們當然避之唯恐不及。若把「負面的情緒和思考」貼上「危險」、「難以控制」的負面標籤,我們就更會壓抑這些感覺。

終於要報告了,小明上台後緊張得要死,整個人陷入僵直狀態,腦袋一片空白,手汗狂流、腸胃攪動。知道自己嘴巴在動,但不確定自己到底在講什麼。這次報告之後,可以想像他未來在面對「緊張」這個情緒時,會抱持負面印象。如果在台上深呼吸半天,緊張都沒消退。小明也會認定緊張是「無法控制」的。這些判斷都會讓他未來在面對緊張時,採取壓抑的手段;或者用搞消失的方式來面對可能會引發焦慮的情境。(例如:「下禮拜要報告嗎?不好意思,我有事,要請假。」)

 

✺ 「有負面情緒或思考的人是弱者」

 

遇到問題或壓力,感覺不舒服是很自然的。不過,仍有不少人認為,因為自己的內心問題向他人求助,有損形象。特別是在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下,男生通常較不願意承認自己遇到困難,也不喜歡表達內心的負面思考或情緒,擔心別人會因此瞧不起自己、不信任自己,或因此遭到拒絕。於是,透過各種「武裝」,盡可能讓自己看起來勇敢而游刃有餘—壓抑情緒就是一種速成的武裝。

 

✺ 「負面經驗會給人帶來困擾」

 

小美在捷運上大哭時,父母先關心的並不是她,而是其他乘客。「別哭了,大家都在看你喔!你這樣會吵到人家!」相信大家都有過類似經驗,當孩子吵鬧時,我們的目光確實會被吸引過去。這時,父母回應孩子吵鬧的方式,往往會影響孩子對「他所展現情緒」(此處指的是哭泣)的看法。如果孩子的印象是,哭鬧會帶給他人困擾、很丟臉,那他之後壓抑的可能性就會增加。

「難過」也常被認為會帶給他人困擾。亞洲國情多半習慣「報喜不報憂」、「家醜不外揚」。光是信奉這些俗諺,就足以讓我們不自覺壓抑憂傷了。不習慣講心事的華人深信,向他人訴苦會帶給人家麻煩,我們應該要自己解決。在人際相處上,壓抑反而是適切、圓融、成熟的做法。

 

✺ 「表達負面經驗也沒人在意」

 

情境一:一個小女孩下課後跟家人討論自己在學校發生的事情,家人專注、用心的聽著她說,不時給予回應與支持。

情境二:一個小女孩下課後跟家人討論自己在學校發生的事情,家人因為上班忙碌、下班後體力透支,雖然想聽卻一直恍神,讓女孩感覺自己的心事不受重視。

 

習慣壓抑的人,過去可能曾有過這樣的經驗:試著說出內心話、表達情緒與感受後,重要的人卻沒有給予回應,或是輕描淡寫帶過。或者,自己表達出來的情緒遭到否定,只換來不諒解,甚至引發爭執。一旦覺得自己的心聲遭到忽視、否定,我們難免會認為:「反正說了也沒用,根本沒人要聽。」

 

「哭什麼,哭有用嗎?」這句話乍看是威嚇小孩別哭的管教用語。但這句話同時也替「哭泣」貼上「沒用」的標籤。學習力驚人的小朋友會發現,只要不哭,爸媽就會高興,或者,就能得到自己喜歡的玩具或糖果。

 

因此,我們慢慢變乖,變成不哭不鬧、但跟內心情緒疏離的人。父母確實會比較高興,因為這樣的孩子容易管教。小朋友則可能在無形中建立這種信念:「哭出來是不好的,哭是沒有意義的。」然後漸漸養成逃避與壓抑的習慣。

 

 

via GIPHY

 

 

安慰人時沒有幫助的話

思考以下這幾句安慰人時常出現的話,觀察看看,這些話與壓抑的關係是什麼:

  • 你不要想太多。
  • 你一定過得去的。
  • 出去走走,別再想這些了。
  • 笑一個吧!你的家人那麼擔心你。
  • 看一下別人吧,你這樣已經夠幸運了。

 

✺ 「沒感覺比較方便」

 

「情緒化成不了大事」。對很多人來說,展現情緒是不利於成功的,「感性」變成追求效率的阻礙。這種信念在某些情況下是有用的。在部分職業中,適時壓抑與冷卻情緒是「發揮專業」的前提。像是醫師,經常需要面對生老病死的關頭,若持續處於情緒波動狀態,確實會影響理智思考與臨床判斷。不過,這種情感斷線狀態若過度運作、無法關閉,也將使理性感性失衡,讓人失去「人味」。

 

✺ 「我不知道怎麼處理負面情緒,我招架不住」

 

「不知道如何處理負面情緒或想法」,也是我們壓抑的常見原因。腦中一堆雜念、心情差到極點、回想起過去痛苦的記憶時,我們不一定知道要怎麼做。仔細回想,在國中、國小的健康教育課上,老師教我們保護眼睛,學習各種器官的功能和保健方法,卻鮮少提到「心情差」的時候該怎麼辦。

我們體驗到的情緒強度,一部分與基因遺傳有關。也就是說,有些人感受到的情緒浪潮,天生就比較高。他們常說:「情緒真是太可怕了,我承受不住。」也因此更可能壓抑。

這種稱為「情緒反應度」的概念,可以解釋為什麼同樣都是焦慮,但有些人的焦慮水平比較低,有些人的焦慮卻會把自己弄到癱瘓。別人的「緊張」是一個單位,他的緊張一出來就是五個單位。情緒反應度愈高,通常愈害怕情緒,覺得自己無法處理,因而更想壓抑。

 

✺ 「不知道該怎麼表達」或「害怕表達出來會怎麼樣」

 

有些人雖然感受得到內心的各種感覺,卻不知道如何表達,特別是不喜歡麻煩別人、不喜歡面對衝突的人。這些人很少說出內心感受,結果形成一種微妙的惡性循環:很少表達→沒機會練習表達→不會表達→害怕表達→更少表達。

 

另一種促成壓抑的原因是,對於表現情緒後引發的狀況,不知道該怎麼處理,甚至認為表達出來會造成災難。「萬一我真的生氣,對方會怎麼想?我有辦法收拾善後嗎?我怎麼記得,以前每次生氣過後都是悲劇。我還要表達嗎?算了吧。」也有些人害怕表達之後把場面弄僵,或演變成尷尬的局面。這些都可能促成壓抑。

 

  

 

  

本文摘自《練習不壓抑》第三章

 

 

壓抑自己,只是把外在的衝突變成內在的衝突。

各種情緒,憤怒、悲傷、委屈、焦慮……

各種想法,質疑、困惑、批判、討好……

困在心裡繞啊繞,我們聽不到,卻變得沉重。

 

練習不壓抑,善用接納與改變的力道,

洞悉情緒、釐清思緒,發現自己在意的事,

邊走邊練習,傾聽自己,朝著想要的人生走去。

 

★將艱深的心理學知識,化為實用方法,讓你不再把壓抑變成壓力。

 

別再假裝不在乎,以為壓抑可以息事寧人。

如果連你都不傾聽自己的心聲,誰又有義務了解你?

坦然面對內心深處的情緒與想法,明白自己的渴望與失落,

才能真正和人交心,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專業的臨床心理師,為你打造紙上諮商室,按圖索驥,就可以走出內心糾結的迷宮,洞悉自己真正的想法,化解情緒。

 

本書為你打造一間紙上諮商室,

臨床心理師蘇益賢陪你透過一步步的練習,

傾聽內心的聲音,找回不壓抑的勇氣,

陪伴自己面對各種人生逆境,與內心和諧共處。

 

 

 

出版社:時報文化

作者:蘇益賢

 

share

宋慧喬突剪「超短小男孩頭」!被誇漂亮自爆會暗爽,談離婚宋仲基認「女人最辛苦的事」

宋慧喬突剪「超短小男孩頭」!被誇漂亮自爆會暗爽,談離婚宋仲基認「女人最辛苦的事」 宋慧喬短髮、宋慧喬電影、宋慧喬綜藝、宋慧喬離婚、宋慧喬宋仲基、宋慧喬驚悚鬼片、宋慧喬運動鞋、宋慧喬綜藝、宋慧喬新劇、黑暗榮耀演員、黑暗榮耀宋慧喬、
share
心動瞬間_

女王現在的狀態太完美了!

以《藍色生死戀》、《情定大飯店》、《浪漫滿屋》、《那年冬天風在吹》、《太陽的後裔》等代表作受封「愛情劇女王」的「宋慧喬」,近年憑藉《黑暗榮耀》突破自身演技、摘下百想影后再創事業巔峰,今年更挑戰驚悚驅魔電影《黑祭司2:闇黑修女》,不只戲路不設限,喬妹更破格進軍綜藝節目,展露私下真實的一面。

 

 

 

https://www.instagram.com/p/DDqnY3nSwBm

 source: IG

 source: youtube

才在韓綜《劉QUIZ ON THE BLOCK》中驚喜亮相的宋慧喬,當時直率又幽默的表現洗版各大媒體,話題還沒退燒,說自己23年沒上談話型節目的喬妹似乎打開新開關,馬上又現身在另一檔由音樂人鄭在炯主持的YouTube頻道節目「妖精在炯」上,網路談話性節目首度出道啦(笑)

 

 

 

宋慧喬破格剪「超短小男孩頭」

母胎美貌自爆:被誇會暗爽

 source: youtube

 source: youtube

 source: youtube

上週以「文同珢風鮑伯頭」入鏡的宋慧喬居然剪更短,頂著小男孩頭出現在攝影棚,主持人鄭在炯馬上被閃亮亮的美貌爆擊,狂讚嘆:「太美了!幹嘛聊天?你就靜靜不動10分鐘也可以」,宋慧喬似乎比上次亮相更消瘦,加上俐落的新髮型更顯臉小,他自己也坦承因為跑電影宣傳以及新作品同時進行,不知不覺『忙到瘦了』

 

 

 

 source: youtube

 source: youtube

 source: youtube

出道就以標誌性美貌與全智賢、金泰熙被譽為韓國女神代表「泰慧智」,宋慧喬自爆出道後被認出、誇獎漂亮跟現在的心境很不一樣,畢竟是剛當藝人,所以會有種得意、新奇的感覺,接著馬上入戲還原一段當時心境:「來看我的嗎?嗯~原來是這種感覺」,超跩的表情+語氣唯妙唯俏重現引發爆笑。

 

 

 

出道超過30年

影劇女王心路歷程公開

 source: youtube

 source: youtube

 source: youtube

周圍的人形容宋慧喬私底下是「堅強的人、值得信任的人」,以前還有點孩子氣,現在看起來平靜又放鬆,女王也透露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他表示:「很多人這樣說我,畢竟遇到了許多好的、不好的事,作為女人、演員也經歷了最辛苦的事情」,似乎暗指外界對於演技的負評、耍大牌謠言,以及2019年與宋仲基離婚風波,現在的宋慧喬灑脫放下:「我的人生功課做得很好~」

 

 

 

註:文章之影片及圖片版權皆屬YouTube開放資源,上傳者並非妞新聞或編輯,若影片遭移除敬請見諒!

 

 

 

share
妞活動 _
贊助商廣告
贊助商廣告
latest news _
latest
READ MORE
New Member_
加入會員
歡迎使用fb帳號直接註冊加入會員。提醒您,別忘了驗證您的手機號碼,才擁有妞活動抽獎資格唷!
同意收到妞新聞電子報
已了解並同意 妞新聞會員權益聲明與隱私權條款
妞會員註冊
FACEBOOK快速註冊
粉墨誌女生研究室
Q.
姓名:
Email:
生日:西元
性別:
*請務必確認個人抽獎資料之正確性,若資料不全或錯誤,致無法核對、通知活動相關訊息或送達獎項,視同放棄中獎資格。
下一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