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美國人竟然是這樣!
波特蘭媽媽的不負責跨文化剖析、真性情社會觀察
搞懂美國人為什麼喜歡聊天、熱愛運動、活得這麼鬆〜〜
《人家有傘,我有美國:鬆鬆的台裔小家庭旅美田野調查報告》內容節錄
據我觀察,要逼死一般路上的老美其實非常容易,只要對他們說「中冰奶半糖少冰」即可,他們會馬上瘋掉,絕對聽不懂。也因此,若想在美國社會順利行走,要秉持一個大原則:一句話只能提供一個訊息,在句點出現之前,切莫輕舉妄動。
「中冰奶半糖少冰」正確的詮釋方法應該是這樣子。
首先說:「一杯中奶茶。」
收到指示,店員會附述你的點單。接著你就可以再提供下一項訊息:
「冰的,謝謝。」
店員遵照執行。
美國人的一百種鬆
我個人認為,一個男人的手臂和軀幹,在胳肢窩處所夾的角度,足以判斷一個人的國籍。國中時在訓導處罰站呈現的九十度不算,如果你看到一個零度男人走在街上,那大概是個日本人,擠了十五年電車,胳肢窩壓力很大,胳肢窩不懂得自由的滋味,就像白天不懂夜的黑。如果你看到一個男人,角度奇大,胳肢窩夾約莫四十五度,在超市轉個身都會撞倒一整排口香糖,那大概是美國人無誤,全身發散出「我好愜意、我好舒適、我手臂上不管幾頭肌都好壯」的自在訊息。
直到後來我才明白,這樣的角度其實才是人體自然而然的角度,歷史課本裡面的尼安德塔人都是這樣的,寬寬鬆鬆、不假思索,未思考自己應該被分配到多少社會空間的狀態下,身體便懂得留原始的餘裕給自己。你總不曾看過尼安德塔人夾很緊吧?美國人之鬆,鬆如尼安德塔人。從小在台灣舉目所見的各種「緊繃」,跨海來到美國,都變成「哪有一定要怎樣」的事。
Source:pixabay
探索可能和草莓族的一線之隔?
台灣人在職場裡注重忠誠度、偏好從一而終,若看到履歷表上短時間內更換工作,甚至橫跨許多產業,依我們的標準是扣分居多。
在美國職場中,大家當然也偏好對工作有所堅持的人,但美國個人主義至上,有部分人吹捧所謂「探索自己的可能性」,不在Toyota 上哭泣,也不在寶馬上落淚,今天當消防員,明天開搬家公司,後天開駕訓班,無論如何一定要開開心心過日子,一點委屈都受不得。
大可批評美國人沒定性,說他們草莓族好像也沒錯,可是每一件事都有多種角度,端看如何詮釋。正因為美國人禁不起委屈,便得生出面對變動環境的勇氣,得具備較多的大方、較多的創意、較多的人際技巧,方能生存下去,說穿了也是一番工夫。
這些對於嚮往穩定生活的我來說,吞下所有苦楚、原地忍耐,可能還更容易些。
幼稚園老師變身 Lady Gaga
美國人的輕鬆也來自於所謂的「個人主義」,換句話說,即社會集體放下各種「約定成俗」,甚少說出「你應該怎麼樣」這種句子。
在美國,不可能有人批評「女生沒化妝出門很沒禮貌」,明明就是發明這句話的人最沒有禮貌了,帶著自己親媽生的臉出門有什麼不對?為什麼需要對自己的臉感到羞愧?光想到這句話可能給許多年輕女孩帶來壓力,就覺得實在殘忍得沒必要。在美國,你要化妝、不化妝、女生畫男妝、男生畫鬼妝,都可以。沒傷天也沒害理,不礙著任何人,還換得當事人一整天好心情,我認為非常好。
美國社會對於「什麼人該做什麼事」或「什麼人該長什麼樣子」也沒有嚴格的刻板印象。
女兒的一位幼兒園老師時常染各種奇妙的髮色,有一回她將頭髮中分,右邊染全黑,左邊染全白,有點 Lady Gaga 風格,可謂相當「特別」。其實我完全沒放在心上,直至班上一位日本媽媽表示「在日本,幼教老師絕對不可能染這樣的髮型!」時才驚覺,對耶,台灣大概也不太可能,畢竟太不符合大眾對幼教老師的期待了。
本文摘自《人家有傘,我有美國:鬆鬆的台裔小家庭旅美田野調查報告》
作者簡介
畢業於史丹佛大學管理科學碩士、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
從幼兒園到大學都在新竹市度過,是個標準的乖乖牌小鎮姑娘,因此向星星許願,希望長大之後能夠多方遊歷、威震四方。
坊間流傳許願必要小心,從此便過著不停搬家的日子了,周遊美國各大城市,為了順利生活下來,收拾起來自新竹的羞澀,模仿美國人一副走到哪都過得很好的模樣,建築起美國式的生存力。即便生存無虞,異國生活久了,心底仍舊希望能有一份「長久屬於某個地方」的歸屬感。
寫作之餘,我是一個全職母親,育有聰明慧黠的女兒和勇往直前的兒子。每天最期待的時刻就是送他們上學,眼不見為淨地出門喝咖啡。一邊喝咖啡,一邊提醒自己,「空氣多麼清新、世界多麼美麗」,美好人生就在不遠的前方。
作者:Michelle Lin
出版社: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