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本身所產生的「生活感」,使房子產生「獨特性」。這些象徵生活的元素附加在建築上,也讓這塊土地上的我們產生經驗上的共鳴,以及特殊的視覺衝擊。這樣直率、堆疊、複雜、多重元素所造成的街景,不也就是屬於我們的「台灣味」嗎?
你覺得台灣的市容美嗎?放眼望去,好像很難不看到招牌、水塔、鐵皮、摩托車、塑膠棚...... 這些就算用混搭的角度來看都嫌太亂的景象。
「這世界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羅丹。城市速寫畫家鄭開翔也從大家一片叫醜的街景當中,看見了屬於台灣市井,獨特的趣味與美麗。
「舊房子充滿各種複雜的元素與色彩層次,用心觀察會發現它們各有姿態。」鄭開翔走訪台灣從北到南、由東至西、到外離島,以畫筆記錄下近兩百間街屋,更從中精選出100幅作品,收錄於新書《街屋台灣》中。而出書並不是終點,他更打算持續畫下去。
你我再熟悉不過的台灣街景,真的只有醜跟亂嗎?跟著城市速寫畫家,重新發現台灣獨特的美吧!
太平老街恆春元記
斗六的太平老街分別建於日治時代的「明治」、「大正」、「昭和」三個時期,約有八十多棟的二層樓建築,立面有精美的雕飾,除了美麗的建築可欣賞之外,對我來說最有趣的地方是這個老街與現代生活做了緊密的結合,街上有許許多多的行業,在地居民穿梭在其中,而不只是形塑出古樣的觀光景點。
這間街屋保留立面原有的裝飾,除了上方女兒牆的浮雕,白色的水平飾帶,紅磚的溫潤色澤,早期的店名匾則固定施作於街屋立面。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台灣各處掀起了老街的風潮,許多縣市都會有個「OO老街」,遊客總是絡繹不絕,讓這些早期的老建築能夠換個型態活用,某種程度來說也是好事一樁,但我總覺得有許多老街的相似性太高,經營的品項也類似(例如老街裡總是會有間賣古早童玩的雜貨店),將老街作為樣板式的觀光景點來經營,在不同的城市複製再造相同的「我們想像中的老街意象」,久了也漸漸對其失去興趣。
老街的「再生」應該要保存其原有的文化生活,而不是全然抹去、僅保留建築卻失去了原有的生活感。慶幸的是,太平老街仍是相當有生氣的一條街,既有著早期的建築樣貌,還有著濃濃的生活感,建議大家可以搭火車來這裡走走,細細的觀察,這裡的建築藝術、美食與生命力,一定能讓你滿載而歸。
館前路麥當勞
位於館前路與開封街交叉口的這棟大樓,原景的左右兩邊有延續的立面,我因畫面的需求做了刪減,僅留下轉角這塊立面,用以說明招牌在這棟大樓上堆疊所形成的特殊台灣風景。
這個街角的位置有絕佳的地利條件,可以被各方向的車流及人潮所看見,走進館前路必然會看到這個巨大的建築立面,因此自然成為商家的必爭之地,從下到上整個牆面被廣告招牌團團包覆,說是「寸土寸金」也不為過。
廣告載體可說花招百出,除了將招牌綁在廢棄車輛停在路邊作為廣告之外,還有機車上綁著招牌機動性的遊走,或是常出現在街角,手持廣告招牌的「招牌人」。招牌在高密度的城市中是一種生存的工具,尤其現今社會以功利主義掛帥,對於美的要求常常是要在餵飽肚子後才有閒情,在地狹人稠的城市中會產生這樣的畫面,似乎也是難以避免的。
這樣的街景在普遍的人眼中是不美的,但是換個角度思考,這些招牌對於不認識中文的外國人來說,他只是不同顏色的色塊(文字)拼貼組成而已。黃光男在其著作《實證美學》提到一例,名畫家歌賀內依先生來台北時,看到滿街的廣告牌,認為這些圖像所交織的彩光是不可多得的現代藝術。香港也有許多複雜堆疊的招牌,其特殊的景象甚至在許多電影中都採用過。如果將自己抽離在地人的身份,用外地人的角度來品味台灣的招牌,也許會出現不同的體悟吧。
神農街綠色老屋
這間在神農街後巷的屋子是一般的住宅,屋主所種植的植物幾乎包圍了房子,植物的造形柔化了房子銳利的線條,一樓停放的汽車,生鏽的引擎蓋訴說了房子的年紀。
騎樓的天花板掛滿了一張張的折疊椅,令人感到匪夷所思,二樓的白色欄杆似乎也試圖為這凌亂的畫面畫下一些規範的方格。屋主個人的審美觀或是生活需求,會讓房子產生獨特性與生活感,讓人產生許多聯想,這也是我深愛觀察街屋的原因之一。
台南神農街一直是我十分喜愛的一條街道,許多年前神農街發展為台南重要的觀光景點,許多有文藝氣息的店家進駐,為這條老街注入了新生命,在探訪老記憶的同時,也能看到新的一代重新詮釋老屋的運用方式。
而最近造訪時發現,近年急速拓展的「夾娃娃機」店家與福袋販賣機,竟也蠶食了這條頗有古意的街道,顯得有點突兀。我並不想全盤否定這樣的消費方式進駐,但這條街道有屬於自己獨特的調性,這也是令人神往願意一來再來的原因之一,如果非得進駐這樣的店家,是否在外觀設計、販賣品項都能考慮老街整體想傳達的意念再稍作調整會較佳?
神佛壇小廟
神農街走到盡頭,有一間高聳壯麗的「藥王廟」,是大家常會拍照取景參拜之處,每每遊客走到此處拍完照便往回走,但在轉角幾公尺處,有一間小廟吸引了我的目光。
這間小廟的上方有著鐵皮的加蓋,上頭寫著「神佛壇」三個大字,兩旁則有「卍」字的燈管。 門前兩旁的門神為文臣,與常見的武將不同,手上捧著冠、鹿、酒器,有「加冠進祿、富貴晉爵」之意,多用於左右門。門神通常繪於前殿的門板上,作為趨吉避凶的作用,不同的寺廟則搭配不同的門神,而門神通常也是展現傳統彩繪匠師的技藝精彩之處,常令人停駐觀看。
門前掛著三個燈籠,中央的燈籠寫著「天燈」兩字,兩側則寫了「五府千歲」,很多人不知道廟裡祭祀什麼神祇,只要看燈籠就知道了。從造形上來看,這間廟主要是對稱的造形,上方招牌的三個正方形、中間燈籠的三個橢圓形,以及下方大門的三個長方形,各自相互對稱,這樣的對稱關係在畫面中形成了一種和諧安定感,而又因為各自的大小不同,讓其中又蘊藏著變化性。
原本雜亂無章的街景,其中包含了堆疊的招牌與顏色不一的元件,但當經過藝術家重新解構再組合,再透過主觀的構圖與畫面經營,便可從混亂的畫面中找到和諧性,達到「從變化中求和諧,從穩定中變化」的要求,這也是為什麼人們驚覺藝術家能夠將凌亂的街景化腐朽為神奇的原因。
林森路小北百貨
印象中以前要買家用五金,只能到家裡附近的小型五金行,不知從何時開始,24小時的五金百貨如雨後春筍般佔據了城市,密度越來越高。
這間小北百貨在屏東的林森路上,入口在街角的三角窗,招牌以鮮黃色作為底色,搭配藍色的字以及紅色的商標,強烈的色彩對比就像商場常見的廣告單,除了色彩吸睛之外,也令人聯想到商品種類繁多的意象。
騎樓掛滿的布條及特價促銷,雖然看似凌亂,但也有一種市場的熱鬧氣氛。店內賣的物品五花八門,舉凡食衣住行都有,這樣的便利商店是一種欲望的縮影,小小的空間裡能夠滿足你所有的需求。
這樣24小時營業的商店除了便利之外,對於晚歸的旅人或是女性朋友是一個很有安全感的地方,深夜時能有個地方燈火通明在那等著,似乎可以一掃內心的寂寞感。種種的民情衍伸出這獨特的生活樣貌,被「寵壞」的我們一到了國外,反而不習慣國外早早打烊的商店。
玉山旅社咖啡
與朋友造訪「檜意森活村」之後,往一旁的北門車站走去,北門車站是阿里山森林鐵道的第一站,也是阿里山鐵道貨運集散地,在1998年5月曾遇祝融,並於同年11月修建復原,車站全部使用紅檜建材,典雅的造形使她成為許多遊客拍照的景點之一。
但讓我更感興趣的是車站旁的「玉山旅社咖啡」。旅社的外觀沒有華麗裝飾,招牌的手寫字增添了一點拙趣,一旁的大樹在這面白牆上鋪上了美麗的影子,這才讓我發現其實她根本不需要多餘的裝飾,這片美麗的樹影就是最美的打扮了。
這棟日式老屋有60年的歷史,聽說早期曾是雜貨店,在2009年時由在地的「洪雅文化協會」結合在地力量,發起協力修屋,看得出來內部有許多修繕的細心之處與歷史痕跡。我們常覺得老屋很有「味道」,其實就是因為他堆疊了許多生活感,曾經居住過的人依自己的需要,讓她慢慢變成今天的模樣,只要仔細觀察,便似乎可以透過建築與過去的居住者對話。
我坐在旅館內喝著咖啡,一旁北門車站旁傳來戲班子的唱戲聲,日式老屋內則播著原民的歌曲,頗有多重文化重疊交織的錯覺。
宏昌鎖匙大王
在成功路一帶,我被大大的鑰匙招牌所吸引,這讓我想起了大阪道頓崛的店家,其特色就是招牌彷彿大型的裝置藝術,有些是會動的螃蟹,或是巨大的煎餃、章魚、河豚等各種爭奇鬥豔的招牌,店家用這種有趣的方式吸引顧客,鑰匙招牌與其相比雖然小巫見大巫,但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間店名自稱「鎖匙大王」,暗示了店家認為自己是箇中翹楚的意思,以此吸引顧客光臨。鑰匙與印章以符號性的方式呈現,就如同麥當勞巨大的黃色M型招牌,總是樹立得非常高,便於我們在城市叢林眾多的招牌中一眼就可以看見。
我也曾經有被鎖在門外的經驗,當我在街上找尋鑰匙店時,也是將目光放遠,試圖在眾多的招牌中找尋鑰匙的符號,這也不難理解老闆要將招牌做得如此醒目的原因了。
騎樓內有兩個招牌,分別寫了「配鎖匙」和「刻印」的字樣,落地窗上一左一右貼著印章與鑰匙的圖樣,路上看到的鑰匙店總是有附帶刻印的服務,令人好奇兩者之間不知有何關聯性?
據說早期兩者是分開的行業,主要是因刻印技術轉為電腦化之後,加上家家戶戶常有對於兩者的需求,因此漸漸兩者間就做了結合。
-
可能因為台灣地狹人稠及美學素養待加強,每當漫步各地街頭時,常可見到色彩對比強烈、造型誇張凌亂的招牌、加蓋鐵皮屋貼了塑膠浪板補丁、雜亂的電線與違建充斥等紛雜的街景。這樣的畫面的確讓人感覺凌亂,但矛盾的是,我又常因這樣獨特紛雜的畫面駐足。我不想畫新穎的大樓或雄偉的豪宅,卻對一般人以為「醜」的建築感到醉心。
尋找街屋的過程中,我慢慢爬梳腦中紊亂的想法,之後發現,原來這樣的房子會吸引我駐足,是因為房子本身所產生的「生活感」,使房子產生「獨特性」。這些象徵生活的元素附加在建築上,也讓這塊土地上的我們產生經驗上的共鳴,以及特殊的視覺衝擊。這樣直率、堆疊、複雜、多重元素所造成的街景,不也就是屬於我們的「台灣味」嗎?
本篇圖文摘自《街屋台灣:100間街屋,100種看見台灣的方式!》
第一本系統化、以水彩繪圖記錄台灣街屋文化之書
咀嚼最道地的庶民台灣味
讀出屬於自己的生活故事
招牌、鐵皮、水塔、帆布、騎樓、摩托車……,
這是我們的家,我們的城市,我們的台灣!
羅丹說:「這世界並不缺少美,是缺乏發現。」
一個背著畫具「行走」的畫家,以漫遊步伐、速寫筆法,穿越台灣大街小巷,從南到北、由西到東,用溫暖色彩呼喚出一間間街屋獨特的生命個性,用情濃文字帶引出建築的美麗與人間的故事。
在他眼中,那些斑駁「鐵皮」,是人們在地狹人稠的環境中對空間的生存渴求;那些五顏「招牌」,是色塊的拼貼組合所交織的彩光;那些「與樹共生」的房子,是讓空間柔軟粉妝的天使;那些「老屋」,彷彿神秘光譜得以和過去對話……;每一棟街屋,是「時間」與「居住者」共同打造的印記,讓它不再只是建築,讓它有了情感和溫度,而你我,就生活其中。
手繪的凝視與記錄,是將「台灣街屋」記憶下來最浪漫的方式。這樣直率、堆疊、複雜、多元的街景,正是屬於我們的「台灣味」;而市井的、人文的內蘊和豐美,只等待──你的發現!
作者:鄭開翔
出版社:遠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