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李國修兒子是什麼感覺?」這是邀訪李思源第一個心中浮現的問題,但卻等到了最後一刻,在即將告別屏風,站在車水馬龍的十字路口才開口問,李思源毫不猶豫地說出:「生為李國修之子,對自己而言是一副盔甲,很沉重、會使肩膀很酸,但是自己很清楚明白要上戰場,一定要穿著這副盔甲,但是最後能不能夠在戰場上活下來,還是要靠自己。」
現在,李思源就要穿戴這副盔甲,上戰場。
看完電影 謝謝初戀情人吧!
2014年李國修的太太王月正式宣布全心投入電影製作,期望將陸續改編李國修的舞台劇作品,用電影的形式保留並發揚光大,首部電影作品《極光之愛》改編自舞台劇作品《北極之光》,由兒子李思源擔任編導。為什麼第一部選擇《北極之光》,因為這是李國修戲劇作品中最純愛的故事,初戀的主題也最符合李思源的年紀。
《極光之愛》是一部關於約定、等待、錯過與原諒的電影。相隔24年,兩段關於初戀的故事,透過北極光傳說娓娓道出母女穿越兩代的愛情。這個故事的年代分別是發生在1990年跟2014年,透過1990年的純粹愛情對比2014年的混亂感,就像每個人身邊總有朋友跟情人藕斷絲連,明明兩個人都不適合卻分分合合,如此苟延殘喘的愛情模式。李思源想藉此襯托出時代的差距,還有現代人看待愛情的方式。
在改編的過程中,李思源坦承最困難的是寫劇本,在動筆之前,先寫下了自己的初戀『我的初戀們』,發現到自己在第一段學會付出、第二段學會陪伴、第三段學會犧牲,每一段都學到不同東西,而這三段的共通點是遺憾,當時深深領悟到初戀的存在只是為了遺憾,而遺憾就是沒有結局的故事,而每個人其實都需要一個結局,才可以釋懷。電影當中想要闡述自我的原諒,則是希望大家看完電影能夠傳一封簡訊給初戀情人,跟對方說聲謝謝也和過去所發生的不快樂道歉。希望大家能夠跟過去的自己和解。神奇的是,雖然電影只保留原著少部分的台詞,劇情完全不同,但是當年曾參與舞台劇的人員看完電影之後,發現精神跟感受是相同的,不會讓曾經了解過舞台劇的人失望。
傳承父親正面精神 永保熱情
接下第一齣改編電影的重責大任,問李思源會不會緊張?而其實李思源從來沒有機會向父親學做事,例如:國修老師的編、導、表演等功力,但是在父親的教育底下成長,李思源完全學會了做人的精神,這使得思源在導演電影的過程更加順暢。國修老師教導李思源在面對人生時,永遠保持熱情跟正面的態度,排除所有的負面情緒,對生命中的每分每秒都要感動,就能夠去了解生命,看見所有最細節的事情,就能擁有無限靈感。
談到印象最深刻是男主角宥勝所演的爆發戲,當時宥勝為這場戲準備了很久,結果因為摩托車突然經過而必須重來,後來卻沒有那一次的表演好,宥勝感到難過,在李思源的鼓勵下,宥勝決定整理自己的情緒,當時關心著詢問宥勝狀況還好嗎?宥勝只淡淡的說出:「我正在排除腦海中的負面情緒。」李思源當場感動落淚,因為這正是屏風的表演精神,而這也代表了李思源傳承了父親的戲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