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與私人生活之間的切換非常重要。」
「『Off』與『On』的張力調節非常重要。」大家常常把這種話掛在嘴邊。
但是,事實上真是如此嗎?
我從機器設備租賃公司和人壽保險公司的上班族轉為自行創業,曾經參與兩家公司(Doctor Ci:Labo、Net Price)的股票上市與成長過程,至今有幸擔任七家公司的社外董事,和三百家以上大企業乃至於新創企業的經營諮詢顧問。
基於這樣的工作性質,我邂逅幹練的經營者、一流商務人士、比常人會賺或比常人能幹的人的機會不在少數。
我從這些人身上所感受到的是,其中很多人並沒有針對「On」與「Off」抱持「切換」或「調節」的觀念。
我反而覺得,對於他們而言,「On」與「Off」似乎是互為表裡,無須刻意分割。
這句話或許僭越了本分,但我自己也與他們抱持相同看法。
舉例來說,假設在某個假日午後,你出門到一家熱門餐廳吃午餐。
「價格公道又好吃!」有人會像這樣心滿意足地離去,也有人會思考:「為什麼能以這樣的價格,提供這種品質的料理呢?」
餐後到百貨公司購物。
「假日不管到哪裡都是人擠人呢。」有人只會像這樣在店裡茫然閒晃,也有人會思考:「這家店的店員與其他地方比起來,向顧客攀談的時機實在非常巧妙,所以才會這麼受歡迎呀。」
哪種人是會工作、賺大錢的人,無須說明便一目了然吧。
那就是能幹的商務人士的Off時間。
難得休假,連出去玩都要注意那些事,不是片刻都無法放鬆了嗎?可能也有人會這麼想吧,或許的確如此。
但是,能幹的人其實打從一開始就沒有什麼「連Off時間都得想工作」的意識。他們所抱持的,完全就只是「對於喜愛事物,想打破沙鍋問到底」的堅持罷了。
因為喜歡享用美食、喜歡購物,只要對其萌生疑問就想知道原因、想要深究思考,僅此而已。
正因為擁有那樣的「認真堅持」,即便沒在工作,也會自然而然地針對某方面以On時間的觀點切入思考。玩樂與工作彷彿「莫比烏斯帶」(Mobius band),下意識地相互連結。其結果,就是在玩樂的同時,逐漸創造出能對工作有所反饋的經驗值。
一流的運動選手,為了在比賽時能有最佳表現,日常生活中也會貫徹自我管理。
一流的專業行銷人員,為了掌握世界脈動,即便沒在工作,也會隨時豎起收集資訊的天線。
能幹的人非常重視「時間的價值」,他們會思考該如何有效率地推動工作,該如何消除白費的時間、毫無創造的時間。
因為,他們很清楚提高時間價值與成果具有直接關聯。
而相同道理,在Off時間仍然通用。
能幹的人,甚至傾向更為重視Off時的時間價值。
正因為是屬於自己的有限時間、是珍貴的自由時間,所以會認真投入自己的興趣和喜愛的事物。因為他們很清楚,單純只有放鬆的Off,以結果而言,無論身心都無法重新充電。
工作方面越是做出一枝獨秀的成長業績,在假日認真享樂的欲望就越是強大。相反地,在On時間,無論面對多大壓力的艱困場面,也都能以泰然自若的神情專注處理,甚至是對此類狀況樂在其中。
如此一來,遑論On與Off的分界線了,甚至讓人覺得,兩者根本已經逆轉。
我自己本身,如今對On與Off時的過法乃至於相關意識,與年輕時當上班族截然不同。而On的工作表現或隨之而來的年收入成長,則與我本身Off時間意識的提升成正比。
例如,我當上班族時起初的薪資是十五萬四千圓,三十多歲辭去上班族工作時已成長了數倍,而如今已能獲得再成長數倍的報酬。
讓On時間與Off時間無縫接軌,能提高整體時間價值,成長速度也能提升數倍……我是這樣相信的。
本書就是根據上述的自身經驗,彙整出在工作上展現最佳表現的「Off時間戰略」訣竅。
不論是年收入的成長空間或是人生的成長潛能,皆取決於Off時間如何度過。
工作時是緊繃時間、Off時是放鬆時間……從現在起,要不要試著跳脫這種窠臼老套的範式呢?
本書若能對各位拓展自我成長空間有所助益,本人深感榮幸。
報酬越高,工作上有壓力越是理所當然
「想消除工作上的壓力。」
或許有很多商務人士都會這麼想,或許也有人忙著尋找沒有壓力的職場或工作,頻頻轉職。
然而很遺憾的是,這只能說是「不可能的任務」。
因為,工作本來就不是一件輕鬆快活的事。沒有任何工作是做起來沒壓力的。
沒有任何工作能完全避開自己不擅應付的人
我們千方百計絞盡腦汁只為了滿足顧客需求,投入所有時間只為了如期交貨,努力嘗試任何可能性只為做出成果;更何況,在這個「成果至上」的世界,如果沒有隨之而來的成果,那些努力就可能完全化為泡影。這就是所謂的「工作」。
此外,也有不少經營者或經營幹部會因為「希望盡量解決人際關係的壓力問題」,來尋求諮詢。
但是首先,這個世界上沒有能靠自己獨力完成的工作。不論任何工作,毫無例外地都伴隨著人際關係、與他人的溝通。這既不是玩樂同伴的關係,也不是擁有共同興趣的朋友,自然不可能只跟氣味相投的人來往。
「公司」本就聚集著年齡、世代、思考模式、價值觀、經驗、生活環境等,各方面與自己不同的人,而「工作」就是必須與那些人順利地長久往來。
既然是上述形形色色的人聚在一起工作,過程中出現摩擦也是理所當然。討人厭的上司、不聽話的部屬,淨拋出強人所難的難題的交易對象……儘管程度有別,但是不論到任何職場,從事任何工作,都會有這種人存在。
所以,根本沒有任何工作能夠完全免除人際關係的壓力。
Off時間培養出的壓力因應能力
對於商務人士而言,工作不輕鬆快活是理所當然,有壓力也是理所當然。希望工作輕鬆快活,讓壓力完全歸零,說到底只是痴人說夢。
能做出豐碩成果的經營者,或者被稱為「一流人才」的商務人士,一般而言都清楚認知到這樣的事實。
他們明白工作是嚴苛的,「有壓力」早在意料盤算之中。
由於一開始就了然於胸,所以實際面對時也不會特別萌生「難熬」、「痛苦」等念頭。
甚至可以說,在「艱辛」或「壓力」等全都概括承受的情況下,他們還發掘出「工作樂趣」。
儘管如此,感覺上還是有很多人在面對每天的工作時,都以「該如何沒有壓力地工作」為主要課題。
而且也能看到很多案例,是「希望消除壓力」這件事本身反而造成更大壓力。
明明想將壓力歸零,但是無論如何還是感受到壓力,對於那樣的自己更感受到壓力……會像這樣陷入惡性循環。
不論是工作的艱辛或壓力,那一切不見得都是「壞事」。
正因為工作艱辛,從中激發出的能量更能成就大事。
正因為有壓力,做出成果時彼此分享的喜悅將更為強烈。
所以,工作是很有意思的。
既然無法免除,就思考該如何面對。
既然是理所當然的存在,那就不要逃避,思考如何巧妙因應。
能幹的商務人士了解面對壓力的方法,而且會在「Off時間」培養這種能力。
【延伸閱讀】
這個冬天不寂寞了~
因為妞書僮幫你準備了很多溫暖的好書
作者認為休假日做什麼?決定你的收入多少!!而且還說認真玩樂賺更大!!(馬上下班~)
本文摘自《贏在下班後》
出版社:皇冠文化
作者:池本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