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淚
代表聖母、抹大拉的馬利亞與聖彼得
日本有句俗話:「臉在笑,心在哭。」斯莫基.羅賓遜(Smokey Robinson)於一九六五年推出的暢銷歌曲〈淚水的痕跡〉,歌詞如下:「他們說我的生活像派對一樣熱鬧∕或許我發自內心地大笑∕內心身處卻是深深的憂鬱∕你會看出我在假笑吧∕如果你靠近一點,就能發現∕我臉上有淚水劃過的痕跡」,讓我有深深的共鳴。
雖然有很多以哭泣為題材的藝術作品,但絕大部分作品都是不走近瞧,根本看不出來。例如,北方文藝復興時期的巨匠羅希爾.范德魏登(Rogier van der Weyden)的名作〈卸下聖體〉(The Descent from the Cross),前景是臉色蒼白、傷心暈厥的聖母,但必須湊近瞧,才看得到聖母臉上流著好幾道淚水。就當時的油畫技法來說,的確可以像這樣寫實地描繪眼淚和淚滴。
羅希爾.范德魏登〈卸下聖體〉,1435年前後,西班牙馬德里普拉多美術館。
〈卸下聖體〉局部
從費拉拉畫派畫家埃爾克萊.德.羅貝第(Ercole de’ Roberti)繪製的壁畫〈懺悔的抹大拉的馬利亞〉(Maddalena Penitente)局部,可以推測抹大拉的瑪利亞應該是圍著耶穌基督的遺體傷心哭泣的其中一人,雖說是濕壁畫,卻精彩表現出透明的淚水。
埃爾克萊.德.羅貝第〈懺悔的抹大拉的馬利亞〉,1480年前後,義大利波隆那國立藝術館。
我想世上沒有母親面對白髮人送黑髮人的事實而不哀慟吧?面對耶穌的遺體,傷心哭泣的聖母成了一個獨立的主題,稱為「聖母哀悼」,像是西班牙畫家牟里羅的〈悲傷的聖母〉(Via Dolorosa)就是一例,聖母的臉頰閃著淚光。
牟里羅〈悲傷的聖母〉,1670年前後,私人收藏。
這位畫家活躍的古城賽維亞,有一尊非常有名的聖母像〈馬卡雷納聖母像〉(Macarena)。這尊聖母像是採西班牙特有的彩色木雕雕刻而成,而且會依時期,為聖母像更換不同的衣飾與配件。信仰虔誠的賽維亞市民會在每年的聖週期間讓聖母像乘坐彩車,巡遊古城賽維亞。聖母那閃著淚光的臉龐,充滿了包容一切的慈愛。
〈馬卡雷納聖母像〉,17 世紀,西班牙塞維亞馬卡雷納聖母堂。
〈馬卡雷納聖母像〉局部
藝術領域中,以哭泣作為表現手法的主題首推聖母,其次是羅希爾.范德魏登的畫作左邊的抹大拉的馬利亞,再來是聖彼得。義大利巴洛克畫家圭爾奇諾(Guercino)描繪聖彼得站在聖母身旁,哭泣不已的情景。聖人臉上淌落大粒淚珠,彼得在耶穌遭逮捕時,雖然就在身旁,卻在雞鳴前三次聲稱不認識耶穌基督,後來他留下懊悔的眼淚。
圭爾奇諾〈聖彼得的眼淚〉(Saint Peter Weeping Before the Virgin),1647年,法國巴黎羅浮宮。
〈聖彼得的眼淚〉局部
抹大拉的馬利亞親眼見證耶穌赴死,如同前述,她也是哭泣哀悼的其中一人。耶穌為她除去七個惡靈,她也因此成了耶穌忠心的門徒。拔除纏身的惡靈,意味著她原是一名妓女,有不少以她哭泣、懺悔過往罪過為題的創作。這個主題也因為提香的作品而大受歡迎,在巴洛克時代十分流行。
卡拉瓦喬(Caravaggio)早期的作品也是一例,一副庶民裝扮的女人垂著頭哭泣,湊近一瞧,可以清楚看見臉上的淚水,腳邊還散置著代表她前半生的飾品與香膏瓶。
卡拉瓦喬〈懺悔的抹大拉的馬利亞〉(Maddalena Penitente),1596年前後,義大利羅馬多利亞潘菲利美術館。
〈懺悔的抹大拉的馬利亞〉局部
二十世紀的巨擘畢卡索描繪過哭泣的女人,也是依循這樣的傳統。雖然不及歌曲那麼多,但藝術創作經常表現眼淚這個主題。縱然平時不是那麼醒目,但應該到處都有淚水的痕跡吧!我無論是在通勤的路上還是前往教會,都會為女兒祈禱冥福,不知不覺間,地上留下斑斑淚痕。
【延伸閱讀】
#妞書僮:尬的~原來櫻桃這麼有戲!《這幅畫,還可以看這裡》新書轉載3-1
#妞書僮:居然反應很慢的松鼠是淒美的梗!《這幅畫,還可以看這裡》新書轉載3-2
好書不寂寞~妞書僮來伴讀
作者宮下先生是日本媒體名人,這本書來自他的專欄「用母題來看懂繪畫」,專門教大家怎麼看畫~(真的有趣)
本內容摘自《這幅畫,還可以看這裡》
出版社:新經典文化
作者:宮下規久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