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參與某本咖啡書翻譯的審訂,其中「Body」的譯詞著實讓我頭疼。中文裡較常見的翻譯有口感、質地、醇厚度等等,或是從2016年起,世界烘豆賽事規則與評分表中譯使用的「體脂感」。
一個單字的翻譯經用多年仍無法統一,往往是因為既存的譯詞稍嫌不夠完美——總在某些使用場景中不太到位。在中文的語境裡,「口感」可能有時會複合了酸質表現、「醇厚度」則有引導越醇越厚越好之嫌(這極可能是前述官方改譯「體脂感」的原因)。「度」字帶有量化意味,適用於評分表;「質地」著重物的客觀性質、「感」則更強調人對物的感受。
細究起來,Body一字在英文中,最早是指「四肢與頭之外,動植物的主要部分」,後延伸為各種物或抽象內容的主要部分。一如軀幹內有器官與組織的集合有序,這字也隱含著結構概念。來到飲品,Body先用於葡萄酒的形容與評鑑中,接著隨系統移植沿用至其他飲品,包括咖啡。中文將之譯為身體,酒界譯為「酒體」,酒體一詞可能是最精準全面、並框出特屬酒類範疇的翻譯了,可惜「咖啡體」似乎在咖啡業界還少見。
過去,喝到一杯只有前段香氣而口中存在感很低的咖啡時,前輩們會用頭重腳輕、有頭沒身體來形容。相較於如今盛行的風味描述法,某日回想起來,我突然感覺那樣的形容很中文。
中文西化
中文西化的論戰為時已久,最早可推至民初的白話文與新文化運動,當時稱之為歐化。有一派主張直譯歐文句法,進而能改造中文的思考方式,激進者甚至主張全面廢除中文改用歐洲語言;另一派自然疾言捍衛中文特色:近年則以余光中的一篇《論中文的常態與變態》為主,重敲警鐘。甚至如餐飲服務業「現在為您進行送上咖啡的動作」的語句,是否因病態的西化轉化為語言癌,都成了大大小小的戰例。
世紀末到世紀初,更因國際貿易盛行、外文教育受重視、大量翻譯書籍的出版、網路強化與外國人的接觸等等原因,交織影響,我們日常使用的中文,早已融入部分的西化,甚至在流行語上亦深受日韓,以及如今的中國影響。
我們看待事物的觀點,會因為一些語詞的使用習慣而潛移默化,由於每一個用字都有所典,其雙關、多重相關,背後具有隱藏的思維。譬如「姿色」帶有古風、「超正超帥」很現代口語、「顏值很高」則明顯把美貌量化了。
若以咖啡的風味描述為切點來看余光中的文章,其中有兩個互為因果的部分,是我明確有感的:名詞化、科學至上(複合學術文體的影響)。
余光中:「英文好用抽象名詞,其結果是軟化了動詞,也可以說是架空了動詞。科學、社會科學與公文的用語,大舉侵入了日常生活,逼得許多明確而有力的動詞漸漸變質,成為面無表情的片語。」他引用法裔美國歷史學家Jacques Barzun對現代英文的觀察:「科學報告不免單調而冷淡,影響之餘,現代的文體喜歡把思路分解成一串靜止的概念,用介詞和通常是被動語氣的弱動詞連接起來。」批評現代社會中,科學至上、學術化造成名詞氾濫的災況。
既然同樣的狀況也在英文中出現,那或許我們可以意識到,其實中文面臨的真正問題並不是西化,而是現代化。
咖啡風味語言的現代化
在杯測制度與賽事引入台灣之後,我們的風味描述語言,也同樣地迎來了現代化。
現代化的風味描述,一如西化中文、現代英文,在追求客觀、明確的大前提下,喜將各種味道轉為靜態而具體的名詞。宛如將整體的品飲過程,切分成三到五幀不等、各自獨立的靜態攝影。同時盡量減少模糊、有爭議的主觀感受(譬如讓人想哭)。
現代化事實上也有不少好處,第一便是讓許多事物變得明確、觀念清晰。以風味為例,我們得以釐清過往所使用的「味道」複合了嗅覺與味覺,並能夠獨立出來探討。
第二則是多了許多形容風味的詞彙。透過許多杯測師、科學家的努力,我們擁有更多具象物來形容香氣(玫瑰、柑橘、巧克力),對於酸甜苦,也有更細部的區分與各自的形容,無論是化學性的或是純感官形容的,像是蘋果酸、腐敗的酸、西藥苦、碳苦、蔬菜甜、糖果甜。
翻閱中西文詩詞小說,描繪飲食的傳統名著之中,其實較少看到對於「味道」本身的詳細描述。無論中西,多是描繪吃食前後、吃時當下周遭或想像的風景,食材羅列與製作過程,以及飲食進而延伸至人生遭遇的喟嘆或讚美。講究些的作者,會有獨到的做法或吃法,譬如蘇東坡的東坡肉、東坡羹,又或追憶似水年華中必須沾著茶吃的瑪德蓮。蘇東坡作品中,較為明確像是現代風味描述的,即是一句「香似龍涎仍釅白,味如牛乳更全清」。
第三點由來自前者,我們因語言豐富了、認知到更多同質性食物的細節差異。甚至得以利用風味描述的關鍵字,來檢索商品、進而趨近我們想尋找到的那個味道。
現代化的隱憂
因為新型態風味語言的誕生,改變了消費者的認知觀點,也帶來了追逐風味的流行。
原本依著「風土」精神、試圖呈現出微型氣候差異的風味描述,似乎反而因市場追逐風味的情況,影響了部分產地轉向運用工業技術來製作風味。有了風味卻似遺忘了風土。
以往我們是用手指月亮,希望他人望見那皎潔與光暈。如今眾人望著手指,說那指甲油反射的月光真美。風味描述應當是指向月亮的那隻手,但我們是否因為手的侷限,而反過來依著手造月亮呢?
咖啡的風味即是它所說的話語。一個個香氣是一組組詞彙,交織成完整的詩句。
要小心風味明確亦是一個陷阱。如果我們是用控制的想法去極大化數個單一風味,然後消除掉其餘模糊的雜訊時,就像一段語句被刪除成了關鍵字,詞彙支離破碎地浮在空中,話不成語。又反思,我們為了講出一般人能聽懂的話語,是否也讓自己的詞句變得扁平而貧乏?
番外篇一:中文的飲食技藝
比起西方傳來的風味語言蘊含著科學,中文裡則著重在作法的技藝,在廚藝裡比起其他文化有非常多樣的細分(尤重火侯):煎煮炒炸烹溜熬燴燜燙涮燉煨蒸汆滷烤熗焗扒......等,作法都有所不同。對於一個有經驗的廚師或食客來說,其實食譜便像是一種風味描述。
番外篇二:中文的動態描述
從茶界亦可尋找到甚多滋味的用詞,蘭香、木香、醇和、醇厚、甘滑、鮮爽.......等。相較於現代英文著重靜態的名詞,也可觀察到中文因字詞組合的自由度極高,似乎更擅長動態的變化。譬如「回甘」、「上揚」、「生津」,都彷彿是形容一段特定時間內的動態表現。
撰文/余知奇
圖片來源/編輯部、Unsplash
-----------
關於 C³offee 咖啡誌
咖啡誌除了是專業職人的情報誌、咖啡玩家提升等級所需知識與資訊來源,同時也是一本可輕鬆翻閱,獲得知性滿足的享樂品味生活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