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寺
東山區清水一
有一次,我難得有機會參觀夜晚的「清水寺」,恰巧有客人從英國遠道而來,於是我跟他連袂造訪。無獨有偶,當時東山也舉辦了「花燈路」企畫,兩千四百盞方形紙罩座燈沿路鋪設至清水寺,我心想:此行肯定值回票價。
美中不足的是,人實在太多了,產寧坂(譯注1)簡直是萬頭鑽動,寸步難行。話說回來,山坡夜路的點點燈火著實美麗,我沉浸於幽玄之中,任思緒飛馳。
路上的燈火,令我聯想起飛機的導航燈。說來有趣,兩旁綴滿燈火的人行步道,彷彿通往黃泉彼岸的通道。前往清水寺的人群逐漸變成半透明,宛如鬼魂大遊行。我們是一群走向黃泉的亡者。
後來我問那位英國朋友,原來他當時也跟我有一樣的感想。我想,主辦單位應該不是蓄意營造那種氛圍,但或許是沿路的燈火喚醒了那塊土地的「本質」,造成了影響。
清水寺果真是個「特別的地方」。無論沾了多少觀光客的手垢,這座寺廟依然神聖如昔。
奈良時代末期,延鎮上人在此結草為庵,後來由於坂上田村麻呂深感此寺靈驗無比,遂於延曆十七年(西元七九八年)擴大改建得氣派堂皇,此後,「清水寺」便成為京都的象徵。現在的清水寺是由德川家光捐款修建,但建於懸崖邊的清水舞臺則完成於中世紀。史上第一則從清水舞臺跳下去(譯注2)的事蹟,就在《今昔物語集》(譯注3)之中。
清水寺之所以如此受人喜愛,難道不是因為「恐懼」嗎?
我不禁如此突發奇想(或許是「花燈路」的座燈誘發了我的想像力吧)。
佇立於這座懸空的表演臺時,每個人都免不了開始想像「從這裡跳下去」的畫面。這股恐懼感,使人們對此地趨之若鶩,如痴如醉。
許多人曾經跨越欄杆跳下去,這是事實;「搞不好會死」、「說不定不會死」,這是心裡的天人交戰;想在美麗的風景中死去,這是潛意識的「自毀傾向」。三種要素形成奇妙的化學變化,構成令人痴迷的虛擬實境。像清水寺這種地方,實在是世間稀有。
對了,那晚在清水寺所拍的照片之中,有幾張照片怪怪的。我用數位相機在清水舞臺上拍了好幾十張照片,有幾張照片都拍到同一個奇怪的男子。光線昏暗,因此看不清五官,但從身材看來,應該是同一個人。
我沒有開閃光燈,所以每張照片的快門速度都很慢。這年頭相機的防手震機能很優秀,每張風景照都拍得很清楚,但是照片裡的觀光客卻朦朧得有如列隊前進的鬼魂。唯有一人,在照片中格外清晰,一動也不動地在漆黑的舞臺上,直勾勾地凝視鏡頭。
譯注1: 京都市東山著名的觀光勝地,又名「三年坂」。這是一條山坡上的石板路,即清水寺的神道。
譯注2: 日本有則諺語叫做「從清水的舞臺跳下去」(清水の舞台から飛び降りる),據說若能從清水的舞臺跳下去卻沒死,願望就會實現,後來引申為抱著破釜沉舟的決心去做某事。在江戶時代,據說約有兩百三十四人從清水舞臺跳下去,生存率是驚人的百分之八十五。
編按3: 相傳於平安時代末期由宇治大納言隆國編著而成,因此又名《宇治大納言物語》。共三十一卷,收錄一千多則故事,背景橫跨日本、印度、中國,每卷皆以「今昔」開始寫起,故名《今昔物語》。書中收錄的故事均有道德教化的意味,乃日本文學經典,對後世影響深遠。
本文摘自《京都的異次元旅行》
京都就是如此的地方啊!
這座古都會讓怪異的力量逐漸擴大。
這塊土地,不,該說是這塊土地上住的人有意或無意識的,
會讓怪異的事物如釀酒般適時的散發醇香。
──入江敦彦
「京都最有名的說書人」入江敦彥,
告訴你99個可能為真的恐怖傳說,99個京都人從不跟觀光客說的練膽景點──
當你滿懷興奮玩遍京都,你確定身後沒有看不見的東西跟著回來嗎?
(京都人笑)))))
當你發思古之幽情走過宇治橋,蹲在橋墩旁殷殷期盼著你的,是披頭散髮的宇治橋姬。
當你坐在榻榻米上享受著抹茶,在角落對著你的背影微笑的,是留著妹妹頭的座敷童子。
當你滿心歡喜地希望惠比須帶來財富……你自己看看這本書的第一篇吧。(撇過頭不忍說)
紅色的楓葉、熱鬧的賞櫻潮、典雅的寺廟建築、受鎮守之森簇擁的神社拜殿,
在美麗的面紗之下,似乎隱藏著某種禁忌。
路邊的岩石、纏繞注連繩的巨木、眼鼻受到磨損的地藏菩薩、盤踞在屋頂的鬼瓦,
在在散發出詭異的氛圍。
千年京都,千年傳說。
擁有左青龍、右白虎絕佳天然風水的古都,卻載滿了各種靈異故事,
陪伴京都人一代傳一代,不曾佚失。
無形、神祕的超自然氛圍為京都增添一股獨特風味,「恐懼」使京都更加迷人。
這是京都人默默在櫻花如織的景色背後,從未告訴過你的事;
當老闆端上一碗鴨肉蕎麥麵,瞥了一眼躲在你身後的長頸妖怪──
呵呵。(京都人笑著喝茶)
出版社:時報出版
作者:入江敦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