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兒童福利聯盟2020年做的一次調查中,妞編輯赫然發現原來台灣想生小孩的性別比例男生居然比女生還要高!而且也有很多男生信心能「成為好爸爸」:9成的男生認為請育嬰假有益於家庭關係、8成的男生也認為「爸爸能滿足孩子的所有需求」。但相信大家也已經猜到結果了,雖然爸爸們很努力想要融入家庭,但我們卻很常見到爸爸們因為工作關係,無法照著自己的期望融入家庭、滿足自我/媽媽/家庭的期待。
妞編輯這次也訪問了瑞典籍藝人方馬丁、在台的韓國爸爸「小朗哥爸爸」以及台灣神隊友代表「那對夫妻」Kim京燁,問問這些爸爸們對「當爸爸」後的婚姻、生活變化,以及爸爸的難處。
台灣代表:「那對夫妻」Kim京燁
source: Nico品筠&Kim京燁 【那對夫妻】@Facebook
Q1.有小孩後的生活,跟你想像是有落差的嗎?
我跟老婆愛情長跑九年,想法也蠻傳統的,認為有小孩家庭才完整,所以我們本來就打算要有小孩。至於養小孩後的生活也有心理準備。很多人都說養小孩很辛苦,生小孩前沒有預料過;但對我而言,我覺得當下並不會感覺辛苦,反而是事後回想才覺得很累,像是睡不好、無法好好吃飯,但因為我在當下只是專心地想著如何滿足老婆跟女兒的需求,所以那段日子其實是非常充實的,而且我也很享受整個育兒的過程。
Q2.當爸爸後有失落、覺得被排擠或是產後憂鬱嗎?
很多爸爸也會有產後憂鬱,但我跟老婆已經過兩人世界9年了,事實上也有點過膩了。在有了妮妮之後生活反而充滿驚奇跟驚喜,像我就從沒想過我們會去親子館這種地方。
Q3.什麼時候才會有「當爸爸的感覺」?
妮妮出生一個月後我才有當爸爸的感覺。說真的我從老婆懷孕時還沒有太大的感覺,雖然會對著肚皮講話,看到胎動會覺得神奇,但真的沒什麼感覺。直到小孩出生一個月後,爸爸要開始照顧他、幫他洗澡、幫他換尿布,有人會在半夜叫你起床……這種「他需要你、只有你能幫他」的時候,才有當爸爸的感覺。
Q4.小孩幾歲後爸媽才可以稍微解脫?
我個人覺得小孩從3、4歲後爸媽才能稍微放心,因為至少小孩會講話,能表達自己的需求,各項發展也幾乎都能確定了,而且也會自己走路、吃飯,父母生理上最疲憊的階段已經過去了。
Q5.有自己獨處的空間跟時間嗎?
平時白天我就陪家人,等老婆小孩睡了以後我就開始剪片,然後睡到隔天中午左右。我分配給工作、家庭的時間蠻平均的。而且我個人不太需要獨處,因為我很怕無聊,當我一個人的時候我會不知道要做什麼,反而是老婆跟小孩他們在做自己的事的時候,我還會想要湊過去跟他們一起。
Q6.給其他爸爸的話
很多人都覺得自己上班很累、很辛苦,需要有自己的空間跟時間,但我覺得人老了以後自己的時間絕對很多:小孩會離開你,有自己的生活。最怕的是你能陪他們時你沒有陪,沒有創造任何回憶,等小孩以後長大,你就會想:「我跟小孩之間有什麼回憶、有什麼關係嗎?」所以趁小孩還黏你、還愛你、還需要你的時候,就要好好把握。
韓國代表:小朗哥爸爸
source: 小朗哥爸爸@Instagram
Q1.有想要當爸爸嗎?
我本來沒有想要當爸爸,我只想當頂客族、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而已,但一兩年後老婆就想要有小孩了。當然有小孩後我們的生活就完全不一樣了,沒有了自由、不能隨心所欲地過自己的生活,但開始陪小孩後,發現養小孩的過程卻是非常美好的。
Q2.什麼時候才有當爸爸的自覺?
當老婆快生小孩的時候,我都還沒有很踏實的感覺,但等到我真的抱到還是新生兒的小朗哥,我就突然湧上一股人生從未有過、很難形容的感動,有種瞬間「愛上他」的感覺。
Q3.如何加速培養「爸爸的自覺」?
即使是有了小孩,我還是跟很多台灣爸爸一樣,每天幾乎被工作佔據,只有下了班才會幫忙做一點家事;對孩子的成長過程也幾乎陌生(雖然我以為我很懂),常有一種「寶貝怎麼會坐了」、「寶貝怎麼會站了」、「寶貝怎麼會走路了」這種驚訝的感覺,我以為這些進步都是小孩突然之間就會的。
直到今年2月換老婆上班,我在家全職顧小孩,我才第一次看到孩子為了長大,其實付出了很多努力、花很多時間學習,例如要跌倒了很多次才學會走路、吃飯吃得亂七八糟的,練習了好一陣子才能好好地用湯匙把食物送進嘴裡。陪著孩子一起成長、學會更多技能,我才有「我是爸爸,我正陪著我的孩子一起長大」的感覺。
Q4. 全職爸爸單獨育兒遇到最大的困擾
累。真的好累~最難的不是換尿布、準備寶寶食物這些生理上的照顧,而是心理上的累。像小朗哥差不多9點睡覺到隔天6、7點起床,但大人不可能這麼早睡覺,我們也都是半夜12點、1點才睡,但小孩起床後你就不能賴床,你也得跟著起床,想多睡一會兒也不行,這是我覺得最累的地方。而且小孩子睡覺充電很快,可能睡一下又活力百倍,又得跟著陪玩。
而且小孩出生時我的工作很忙,我是一直到今年疫情爆發時,工作量銳減才順勢當全職爸爸。那時候的我覺得很孤單,因為小朗哥也還不太會講話,我在台灣也沒有爸爸朋友,平常在家裡就只有我跟小朗哥兩個人;但現在好很多了,因為有慢慢跟大樓的媽媽們變熟,可以一起聊聊或讓孩子們當玩伴。
Q5. 爸爸育兒最常被誤解的地方
剛開始照顧小孩的時候,我的丈母娘跟老婆都很擔心,怕我照顧不好。像小孩子偶爾起疹子、紅屁股、拉肚子等等,第一直覺都會先問是不是爸爸沒有照顧好,那時候的我壓力也挺大的,需要一點空間。但等到我熟練起來後他們就放心了,畢竟這些東西都是可以練習的。
有時候爸爸也會有些「很有創意」的陪玩遊戲,可能會讓人看起來很不可靠,但媽媽們跟長輩還是要給爸爸一點空間,不要給爸爸們太多的壓力,而且父母同時照顧小孩,小孩接收到的刺激比較多,發展會比較快、比較聰明,像我現在開始全職帶小孩後,小朗哥的語言發展跟會講的韓國單字也比較多,這都是讓人興奮的進步。
Q6.準備獨自育兒、想請育嬰假的爸爸,需要什麼樣的心理準備?
在開始顧小孩前,爸爸的一定要開始運動、培養體力,因為陪小孩真~的很累!而且還很容易睡不飽,所以充沛體力是必須的!至於換尿布、泡奶什麼都可以再練習。
Q7.維繫夫妻感情
我覺得我開始當全職爸爸後,我跟老婆的關係都有變好。以前我都忙著工作,跟老婆、小孩比較少互動;但現在雖然老婆去上班,但工作性質比較彈性一點,可以準時上下班,老婆下班後就是我們一家人的時間。
現在是小孩睡覺以後,我跟老婆就可以看看我今天帶小孩所錄的影片,我們有了更多的共同話題、也有更多時間可以相處,這些都是我忙於工作、接案時所沒有的幸福時光。
瑞典代表:方馬丁
source: martinfermtw@Instagram
Q1.你們一開始想要小孩嗎?有小孩後的生活是不是跟想像有落差?
瑞典人喜歡家庭生活。方馬丁一開始還想要3個小孩,但因為台灣福利,所以就先生一個。
但生完小孩後,方馬丁的落差感比較大,因為瑞典的育兒環境非常友善,也有專屬於爸爸的育兒假;但在台灣育兒的限制就比較多,沒辦法像在瑞典那樣自由自在、輕鬆地陪伴小孩成長,經濟壓力也比較沈重一點。雖然有種種壓力,但方馬丁仍堅持要在台灣養育已經習慣台灣生活,因為在台多年,生活重心、朋友都已經在台灣。方馬丁認為「家庭教育一樣可以給孩子理想的教育環境,不一定要靠社會、政府提供的補助。」(這句話讓妞編輯非常認同:只要有心,其實不管在哪裡都可以給予孩子完整且有質感的愛與陪伴。)
Q2.都利用什麼時間獨處、放鬆?
方馬丁:「我比較有獨處的時間,因為我還有工作,中間有空擋可以讓我休息;或是等小孩睡了以後,才有自己的時間。」至於媽媽的作息都是跟著孩子,而且一顆心也總是掛在孩子身上,所以幾乎沒什麼時間獨處、放鬆。
Q3.什麼時候有「當爸爸的自覺」?如何加速培養「父親自覺」?
方馬丁:「從小孩一出生後我真的沒什麼感覺,一直要到安東會講話、懂得跟人互動後才有『我是爸爸』的自覺~像我有一次很有印象,有次我出外景,老婆就傳一個安東起床找爸爸的影片給我,我就覺得溫馨。這時候我就能明確感覺到:『兒子知道我是他爸爸,他需要我』。」
「至於要如何培養父親自覺,我個人覺得要透過『教』。教育孩子會讓爸爸會比較有責任感,透過『教』這樣的動作,爸爸能獲得成就感,有種『傳承』的感覺,我教你騎車、我教你自己吃飯,我把我的人生經驗傳承給你。」
Q4.給其他爸爸的話
我能理解爸爸們下班後覺得很累,想要有自己的時間的感覺,不管是誰都沒辦法連續工作,而且等爸爸充飽電後,小孩也差不多要睡覺了。
所以我覺得爸爸們一定要在假日撥出一段完整的時間陪伴小孩,是完整付出並有質感的付出與陪伴,不能只是「待在」旁邊而已,一定要放下手機跟工作,全心全意地跟孩子互動、陪他成長。
尤其孩子大約在4~5歲時會開始黏爸爸。這年紀的小孩活動力強、需要偶像榜樣,所以爸爸這時候的陪伴就非常重要,媽媽可能就是負責「養」,負責生活照顧的夥伴。但等小孩年紀大一點需要玩伴、需要消耗體力的時候,就非常需要爸爸了。
Q5. 等小孩多大,父母才可以稍微放鬆?
等小孩5、6歲吧!3、4歲的小孩幾乎還不會自己生活打理,而且還無法控制他的行為,想之前結婚紀念日想去吃個大餐,都還沒辦法好好吃、要一邊照顧小朋友,氣氛差好多。所以真的要到5、6歲,生活會自理、能聽話,父母才比較輕鬆一點。別以爲5、6年很長,時間其實過得很快,「咻~」一下小孩就長大了,所以這時候還是要強調:「一定要花時間陪伴孩子成長!因為眼睛一眨,你的孩子就要準備獨立、離你而去了!」
台灣的爸爸,或許是沒時間、或礙於面子,甚至是口拙,很少有機會能夠完整地吐露真心話,並常把工作壓力、育兒的挫折埋藏在心中。希望妞媽媽這次對三位爸爸的訪問能幫助各位媽咪們多了解自己的老公、自己的爸爸喔~
Source: 兒童福利聯盟
你不孤單!你擔心的、傷心的、焦慮的我們都懂。
快來加入私密社團「媽媽妞真心話」,一個屬於媽媽們的交流小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