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有多種形式,家庭也能有不同組合。妞編輯訪問到一對同性家庭的婚姻,告訴大家:「關於同性家庭,和異性家庭有多一樣,也有多不一樣。」
受訪者李小姐跟林小姐是一對同性伴侶,2015年在一起,2016年就確定要與對方過一輩子,2017年就想要擁有自己的孩子。於是他們遠赴日本做試管嬰兒,在2019年4月時生了超級無敵可愛的牡羊寶寶。
身為同性戀,他們可能是比較幸運的一對,家人的支持、試管一次就中,但礙於目前政府的法規,他們在這條路上仍困難重重。
為了想要有自己的小孩,林小姐花了一年的時間上網查哪些國家願意接受同性婚姻、能做試管嬰兒,最後選擇在日本做手術。為了確認手術過程順利,他們先在台灣找到友善且有緣分的生殖中心,每3天回診一次,幫忙日本診所追蹤身體、子宮狀況,是否適合受孕,台灣醫師一旦確認「取卵/植入的時機到了」,就必須立馬飛日本取卵、精卵受精、植回子宮。
林小姐:「我不知道台灣的生殖中心是怎麼看待同性戀,但我們在找生殖中心的時候確實有過不舒服的經驗。但後來我們找的這間生殖中心就很不錯,我們很坦白的跟醫師說明我們的需求,以及需要醫師幫忙的部分。如果醫生願意幫忙,我們就固定在這間生殖中心追蹤了~」
過程還曾因為打排卵針導致子宮過度刺激,腹水淤積,飛了日本後被退貨只好再飛回台灣。但幸好,他們還是成功有了自己的親親小寶貝。
將確認受精的胚胎植入身體時,林小姐還興奮地每天早晚驗孕,只為了看到驗孕棒上的兩條線。渴望小孩的心,比任何人都還要執著。
即便有了小孩,但台灣法律仍規定,如果想領養「另一半有血緣的小孩」,仍需請社工和這對伴侶聊聊,寫報告書,並交付地方法院的司法事務官開庭裁定。
Q:想問既是同性婚姻,養育孩子會不會比較和諧一點?畢竟都是同一性別,或許沒有來自火星、土星等不同的邏輯觀念。
A:「怎麼可能沒有?另一半也是白天上班,回家也想放鬆休息,有時候也會吵架、抱怨彼此,爭執的話題跟每對異性家庭都是一樣的。」
Q:那長輩對這個試管嬰兒也沒有任何意見嗎?
A:「沒有啊!當他們知道我們能有自己小孩的時候也很期待,孩子一出生他們也超疼的不得了,每天都想要抱出去炫耀。」
Q:關於孩子的性教育,你們想好說詞了嗎?
A:「以前可能會覺得沒必要解釋,就乾脆不說,但現在我們會大方地講,想說給孩子做個榜樣。有時候路人會好奇我們3個人的關係,尤其小孩又是混血兒,以為我們是朋友或是姊妹,但我跟我伴侶都會大方地回答:『我們是同性伴侶,孩子是我們的試管嬰兒』。幸好現在風氣有些改變,大家聽了解釋後都能理解。」
Q:為什麼精子的部分是要用外國人的呢?
A:「沒錯!很多人都以為我們崇洋媚外之類的,但其實不是。當初我們找了很多間精子銀行,但亞洲區的精子銀行流程比較麻煩,價格也偏貴,國際型精子銀行的亞洲人精子不多,品質也不是很好。所以我們是特別選了同樣有黑頭髮、黑眼睛基因的精子,盡量不要是金髮碧眼的那種。」
Q:你們覺得現在台灣對同性家庭的態度如何?
A:「其實從大家的態度,都能看得出來台灣有慢慢在接受『同性婚姻』這件事,因為當初的社工來訪、司法事務官簽核我們都沒有遇到太多的困難,社工只有提醒我們養育小孩的時間不夠久,這可能是司法事務官唯一疑慮的部分。但就領養/收養小孩這部分還是很麻煩,為什麼只能同性戀只能限單身的時候領養小孩?等等,太多無謂的限制了。」但自從2019年5月24日的同志婚姻法通過後,或許現在的規定已和林小姐當時不一樣囉~詳情可至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了解。
Q:如果有同志也想要跟你們一樣,生出有自己血緣關係的小孩,你們有什麼建議嗎?
A:林小姐:「一定要很確定自己真的想要小孩,因為我們跟異性戀不一樣,不會『不小心』懷孕,但養小孩過程真的很辛苦,所以一定要考慮清楚;再來是我們只能透過人工方式受孕,所以一定要有足夠的經濟基礎。像我們做這個試管嬰兒就花了100萬,包含生殖中心每次的回診、出國的機票費、住宿費,都是一大筆花費,以後小孩出生也是一筆費用。」其實林小姐的建議不分性別,養小孩是個很沈重的精神跟經濟負擔,如果沒有考慮清楚、不是真的想要,千萬要「安全性行為」,或是想清楚後再做人工受孕。
如果你們想要有自己的小孩,可以參考林小姐提供的簡易流程表:
尋找能「人工受孕」的機構>>確認受精方式(分為IUI、IVF、代理孕母)>>調養身體、追蹤子宮狀況是否適合取卵受孕(可和臺灣生殖中心配合)>>跟國外聯繫>>確認精子>>進行療程>>安胎>>恭喜懷孕,可到一般婦產科固定時間產檢囉~
收養另一半的小孩簡易流程:
同志登記結婚>>到當地法院填寫領養程序表單>>社工來訪>>社工提交報告書送交地方法院>>當地法院開庭,再次確認家庭狀況>>領養手續完成
你不孤單!你擔心的、傷心的、焦慮的我們都懂。
快來加入私密社團「媽媽妞真心話」,一個屬於媽媽們的交流小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