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木一向玩真的
「每次出門都這樣!」
「每次吃飯都這樣!」
「講過幾次不可以這樣!」
「下次不能這樣!」
「叫你不要這樣還這樣!」
相信為人父母對於這幾句台詞超有既視感。
明明喊肚子餓,一上餐桌就挑三揀四;拿湯匙筷子的手總是瞬間失能,但搶餅乾果汁卻很神速;上學日都像卡在床板裡一樣挖不出來,週末早晨卻準時「洞拐洞洞」站在爸媽床前,著裝完畢表示可以出門了;一進到百貨公司玩具區就拉不走,上演星際大戰;在外面吃飯完全沒有形象可言,以至於爸媽臉皮日益增厚有如銅牆鐵壁,有時甚至會聽到旁人悠悠補一槍:「爸媽都沒在教的啊?!」理智線瞬間斷裂,只能摸摸鼻子鐵青著臉,火速收拾,手刀逃離案發現場。
天地良心,我們明明有在教小孩啊,怎麼會沒有教(抱頭)?!
學齡前孩子真的不是照書養就能乖乖聽話好棒棒。每個孩子天生的特質融合了父母的氣質,後天又受家庭環境的潛移默化,對付100個孩子,使出101招都不夠,明明隔壁王太家小孩棍子還沒拿出來就乖乖就範,怎麼我家吃了幾頓竹筍炒肉絲還是照樣起番?難道王太的棍子比較厲害?
和孩子約法三章,不要條件交換
其實我相信,採取「事不過三」「老娘跟你玩真的」這種有原則的態度及獎懲方式,小孩一定比較受教。同樣是犯規、做錯事,老北早上心情好,隨便訓斥兩聲就應付帶過;下午老木被倒會,就翻舊帳拿早上的事繼續開扁;出門吃喜酒,小孩鬧場,怕場面難看長輩碎唸,趕緊塞糖塞玩具哄騙:「你乖乖,等等給你買⋯⋯」「你聽話,等等就可以吃⋯⋯」這種橋段和場景幾乎每天都在家家戶戶上演,身為「甲方」的父母,請停止這種條件交換,而且「乙方」(孩子)其實並沒有資格跟你終止合約甚至斷交決裂!你不必要這樣破壞原則威脅利誘。
父母的原則,必須前後貫徹且夫妻一致,孩子才不會心存僥倖、鑽漏洞無所適從。若你剛剛怒吼:「一週都不准看電視、用平板、滑手機!」就算家裡剛買了豪華超大液晶銀幕或家庭劇院,就算剛好有一部叫好叫座的電影、世足賽正如火如荼開打,在小孩面前,也要無視於它的存在,哪怕小人兒在旁邊哭倒長城、摔杯摔碗、絕食拒睡,你寧可砸爛電視(誤),也不能拿起遙控器啟動它(只能等半夜小孩熟睡後偷看,而且絕對不能被抓包)!如此,只要電視停擺一天,家裡一整天都靜默無聲,就足以讓孩子體驗到因為無法遵守家規,以致某部分權利被剝奪的感受,這才是最有效且理性的處罰。
「再這樣要打屁股了!」
「我真的要打手心了喔!」
「我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要打下去了喔!」
「我數到3喔!」「1⋯⋯2⋯⋯2又1/2⋯⋯2又3/4⋯⋯」
到底哪一次是講真的?
孩子總有辦法胡攪蠻纏到父母忍受的臨界點,也會不斷測試、挑戰父母的極限,甚至當發現苗頭不對,還會非常靈敏地立馬停止撒潑,動之以情,發動「媽咪抱抱」「我會乖乖」攻勢,企圖遏止父母的怒火。而你也總是一次一次相信,孩子這次真的有好好反省,立志重新做人,直到不久後的下一次,小孩再度讓你的理智從斷線到粉碎。
姑且不論虎派貓派教育,也不論斷人本或者體罰,每個父母都有自己的管教準則,但一定要把持一致的原則說到做到,且不在盛怒下處罰,或許這樣做仍不會一次見效,但幾次下來讓孩子清楚你的界線後,孩子就真的受教了!
給父母的OS
有時我們會擔心管教孩子太多原則而少了彈性,然而只要父母給予孩子一個安全範圍和基本原則,反而能帶給孩子安全感。
本文摘自《母愛真火大!》
我是媽媽,但專長不是帶孩子!
負能量退散!人妻人母取暖書!
一人分飾三角模式切換使用說明,直擊媽媽們都懂但沒說的OS,
笑看一秒激怒媽媽的負能量及內心暗黑小劇場,
化怒氣為動力,善待自己,款待家人,慎待路人,
保證笑中泛淚,邊看邊說:對對對,我就是醬子!
出版社:如何
作者:莎拉媽媽(陳伊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