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議題永遠爭論不休無止盡,站在正面、反面的立場都會得出不一樣的結果;就結果來看,當每個人都只為自己著想,一定會有受傷的一方,甚至兩敗俱傷。美國作家茱迪皮考特(Jodi Picoult)擅長描寫爭議性高的道德倫理小說,她是說故事中的高手之高手,你很難不被她營造的故事情節吸引進去。有如在你身邊發生的案件,人生不就是充滿著矛盾嗎?無所不在的霸凌、為了自己好強取豪奪他人擁有的幸福甚至是器官、遭到別人的不理解。更讓人佩服的地方,是小說的結局往往出乎你的意料之外......
安樂死、器官捐贈:《姊姊的守護者》、《換心》
Photo Source: Viewimage- listal
《姊姊的守護者》
許多喜愛閱讀翻譯小說的書迷,一定都將這本書奉為人生中的經典,更翻拍成電影,影響力無遠弗屆!茱迪皮考特擅長刻劃角色特性,精心琢磨每個人物的想法與動機,當妹妹來到這世上只是為了提供姊姊血液、骨髓以延續生命,沒想到父母竟然還要她捐出一部分腎臟。難道以愛之名,就能放棄自己的選擇生存的權利?每個人都應該有身體的自主性,就算是個複製人也不應該輕易地拿取器官,逐漸悖離道德的觀念,能夠有所改變嗎?在這本書也會讓你對器官捐贈中贈與者、受益者的關係,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從一心救女的媽媽、無從選擇的姊姊和爭取權利的妹妹,慢慢發現很多事都是身不由己,更發現了當中無私的愛.....
《換心》
Photo Source: 換心-taaze
本書探討死刑問題與器官捐贈的矛盾,好不容易終於等到有人願意捐贈心臟,人生將再次璀璨光明;那位捐贈者卻是位犯下殺人罪的死刑犯,你願意拋開道德的束縛,為了生存下去同意移植嗎?作者同樣用不同角色的故事拼湊各種角度看法,除了死刑犯的觀點,越來越了解其他人。而在掙扎中的最後結局會是......
校園集體霸凌、槍殺案件:《事發的19分鐘》
Photo Source: 事發的19分鐘-books
「每個人都說我毀了他們的人生,可是當我的人生被毀的時候好像沒有人關心。」
不時會聽到國外校園傳來槍擊案的新聞,究竟開槍者有什麼深仇大恨、不顧一切要採取冷血行動?19分鐘可以幹嘛?書中利用倒敘法描寫男孩彼得在校園的19分鐘,看見同學老師就瘋狂掃射,再回溯到彼得從小到大總是被冷落欺壓,學校冷處理、他開始將所有情緒悶在心裡,不跟任何人說,直到有一天爆發......。探討人真的生來就是邪惡的嗎?會做這些事是不是有因可循?更重要的是,校園霸凌的影響力:當同儕間沒有人願意伸出援手,真的只需要一點關懷,就會帶給那個人一點希望,可以繼續活下去。而促使彼得掃射開槍的真正原因,將讓你意想不到......
強暴、自殘:《第十層地獄》
Photo Source: 第十層地獄-books
看似幸福美滿的家庭,其實背後有許多瘡疤等待作者一一揭露,劇情透過茱迪皮考特的抽絲剝繭,帶領讀者越來越深入問題的核心。父母的出軌、偽裝;女兒的自殘、被強暴,比起欺騙別人,為自己圓謊是不是更不可饒恕?在這樣黑暗色彩當中,書中的角色們能夠找到解脫嗎?
性侵犯的自剖人生:《罪證》
Photo Source: 罪證-books
以國外小說家的作品來看,茱迪皮考特的作品取材多元,平均一年出一本書的穩定量,讓她在台灣培養了不少讀者。今年7月在台灣上市的《罪證》,描述法律判決對一個人的影響,無罪與有罪真的用法律就能審判得當?一位被學生指控性侵的老師,選擇認罪的傑克是因為有犯案還是想盡快息事寧人?而這個舉動,讓他人生中冠上性侵犯的罪名,接下來的人生將會變得崎嶇坎坷......
同性戀婚姻合法化:《凡妮莎的妻子》
Photo Source: 凡妮莎的妻子-taaze
「每個人都有權利相信自己要相信的事,但是我不喜歡別人強迫我接受他們的信仰。」
一對夫妻因為生不出小孩,絕望之際也面臨了婚姻即將走到盡頭,一直以為自己是異性戀的柔伊,卻發現自己喜歡上凡妮莎,兩個人相愛後決定搬到同性戀婚姻和法的城鎮居住。一心想要小孩的她們,柔伊決定要用和前夫的胚胎讓凡妮莎受孕。三人溝通沒有結論就只能法庭見了......。從本書我們也能得知,真愛是跨越性別的,沒有人生來就應該只愛男生、女生。更讓人思考家庭的組成因素,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似乎只要具爭議性的話題,就是茱迪皮考特的寫作範圍,妞編特別佩服她必須每寫一本書,就要去摸透每個議題的本質;更重要的是,書中所要傳達的中心思想,必須引發共鳴或啟發。很多時候,這些議題人們總是選擇避而不談,但作者卻大膽地寫出來,儘管閱讀的時候心也隱隱作痛,卻也讓我們學會思考許多解不開理還亂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