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還未上映就先被官方制止,理由是電影內容牽涉到校園暴力。其實校園暴力何處不在,就像是大人們總是義正嚴辭的說著:「只要你怎樣怎樣,就可以避免怎樣怎樣。」可是有誰,真正願意去探究原因? 加害者當然可惡,可是社會卻願意再給他們一次機會,那麼被欺凌者呢? 你怪他懦弱、膽怯,所以不敢說出口制止、也不敢求援? 說到底大家誰不是偷偷慶幸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指責別人當然容易,如果今天是自己呢? 陳念的母親欠下大筆債款,總只敢在半夜偷溜回家看望一下女兒,就又著急著背著包包離去。母親說:「我不能拖累你啊」,可如果這不是拖累,那什麼才是拖累? 同學程小蝶忍受不住了,從學校高樓一躍而下,當同學們紛紛拿出手機拍照、直播、上社群時,只有陳念脫下自己身上穿著的學生夾克蓋在小蝶的臉上,陳念說:「小蝶一定不希望她在大家記憶中的樣子是這樣的。」
施暴者將苗頭指向成績優秀的陳念,不為其她,當然就是陳念瘦小好欺負,而且她還有一個欠債落跑的母親。《少年的你》英譯Better Days,在那些『最好的日子』裡,是因為什麼而成為『最好』? 在一日放學回家途中,陳念一面擔心著白富美同學又帶著姐妹淘在暗巷堵,緊張的一直回頭張望著; 馬路上的三四個男人圍著一名男子拳打腳踢,陳念拿出手機撥打求救電話被發現了。那群人二話不說拉走陳念壓制在柏油路上,這是陳念第一次和小北見面,在兩人臉上滿是傷痕的時候。在相遇的時候,我們豎起滿身的刺,準備隨時反擊。是我看見你掛著滿身的傷痕回家、是我在無處可去的時候下意識的走向你、是你在那個我感到最無助又孤單的夜晚裡,煮了一碗麵熱騰騰的端到我面前,遞給我一支小叉子,告訴我不要害怕。是那一夜我們對彼此卸下武裝,那套大人們期待我們穿上的外皮,你哽咽著告訴我你的童年,明明是很久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你卻說的仔仔細細。你記得那日的早餐是肉包子、記得母親在你一口一口咬下包子時責怪著是你讓她無法再次擁有個家。『家』是什麼呢?『家』是避風港,而你和我則是成為了對方的避風港。
這個世界要小孩們也懂得走在大人訂定的規則上,卻又讓他們盲目的徘徊、沒有目標的前行。大人可以說「這不符合規矩」,但規矩是依什麼而決定的呢? 是財力? 是家世? 是外表? 還是受傷害的程度? 一道道深淺不一的傷口在陳念的眼角、嘴唇邊、額頭,和一頭完全不搭嘎的寸髮? 可是大人們又說「這沒有證據?」程小蝶的自殺不是證據嗎? 白富美手機裡的視頻不是證據嗎? 兩個未成年無血緣關係住在同一屋簷下,不算證據嗎? 學校老師睜隻眼閉隻眼地每天只曉得擦黑板寫倒數和押題? 每一份考題的答案卷上作文洋洋灑灑寫著『給二十年後的自己的一封信』,每一位考生寫出的作文內容居然是一模一樣的,這就是大人們的『規則』嗎? 『你放心生下你的孩子,讓他來到這樣的世界嗎?』陳念面無表情的問出這句話後,眼角流下淚抿著嘴不說下一句話。《少年的你》像是在池塘裡扔下一塊石頭,陣陣漣漪由中心逐漸向外擴散; 比起校園霸凌更該讓人恐懼的是這個社會和這個環境,才讓陳念和小北為了投向自由付出最大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