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奧運比賽辦在日本,對台灣人來說幾乎無時差、不用熬夜起床看比賽,幾乎是最好看也最方便的一次比賽。而台灣表現出色、接連奪牌!不過也有不少人注意到在奧運比賽中,奪了銀牌的選手興奮程度好像不比銅牌?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source:Davis Cup
其實在1982年,就有心理學家注意到這個問題。康奈爾大學的心理學家Victoria Medvec 和 Thomas Gilovich ,以及托萊多大學的 Scott Madey就曾針對1992年奧運比賽,對金、銀、銅牌的運動員做過實驗:以1分代表痛苦、10分代表狂喜,觀察各排名的運動員心情。
調查結果發現,銀牌得主心情指數只有4.8分,而銅牌得主心情喜悅度高達7.1分,再晚一點的頒獎典禮,銀牌的幸福指數只有4.3、銅牌的喜悅程度還有5.7分。不論是比賽結果、還是頒獎典禮,銅牌得主的喜悅程度都高於銀牌。
source:Tokyo2020
除此之外,心理學家David Matsumoto還特別再看一次2004年奧運,發現14名金牌得主有13人在比賽完後馬上表現出開心的情緒、26名銅牌得主有18人表現出開心的樣子,而銀牌不僅沒有笑,反而還會露出悲傷、失落的表情,落差極大。而且即使登上頒獎典禮,銀牌得主的笑容也多是勉強的樣子,並不是那麼真誠。
source:Tokyo 2020
而這樣的心態其實跟人類的「反事實思維」有關。反事實思維即是類似:悔恨、不甘心的心理。根據美國心理學會發表:「銀牌得主傾向與金牌得主比較。他們會反省:『是不是我做了一些不同的事情,我就能得到那面金牌』,但銅牌得主會有向下的比較,他們會想:『至少我不是第四名、連獎牌都沒有的人』。」而發表研究的心理學家Laungrath更補充:「銀牌得主一開始可能就會覺得自己有機會奪得金牌,因此失落感會更重。」
而這樣的「反事實思維」不只存在於運動競賽,在許多日常生活中也都有可能發生在「第二名」、及「接近目標卻只落得第二志願」的人身上,他們都曾對自己抱有很大的信心,但結果卻不盡人願。
source:Tokyo 2020
因此有許多網友觀察到這一現象後,紛紛表示要多多關心那個「第二名」的人,尤其是小朋友。有很多父母只看見孩子得了第二名,是個「不錯」的成績,卻忽略了小孩在準備比賽的過程中背負的巨大壓力、以及面對差一步就到手、卻失敗的落寞心情。
幸好這種「反事實思維」只要轉個念頭,就有可能讓心情好一點:就是想想自己做對了什麼事:「幸好事前有經過場堪」、「幸好前一晚有好好休息」……但老實說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馬上轉換成這種思考模式,大多都需要有人引導。
source:戴資穎@Facebook
雖然比賽結果對當事者而言很重要,更是代表一切,但身為旁觀者的我們也要適時的替參賽者疏通情緒:「一時的成敗不代表所有人生,重點是我們從比賽過程中獲得了什麼?」這些運動員得到了難得的經驗、成功的熬過了旁人難以想像的壓力,還有無人能及的毅力與堅強,這些特質都是讓我們變得更好的養分。
Source: Scientific American,NPR,Golf Digest
你不孤單!你擔心的、傷心的、焦慮的我們都懂。
快來加入私密社團「媽媽妞真心話」,一個屬於媽媽們的交流小天地~